她是Shane,今年20
歲,曾就讀北一女數理資優班,
目前在商務公司擔任行銷。
同時也是一名情感型思覺失調症患者。
高二以前,她的人生規劃是一條清晰的道路,
以生科為志業,目標是成為中研院的研究員或大學教授──
17 歲時,生病卻攪動了這一切。
我還以為我有陰陽眼
Shane 從5 歲時開始就有幻聽,10 歲出現幻覺。
「我大概知道,自己會感受到一些別人聽不到或看不到的事物,但我一直以為,是我有陰陽眼。」Shane笑著說。
從小Shane 就自認是個努力又認真的人,幻聽和幻覺,不至於影響她的日常生活──於課業上、滑板社、科展競賽及課外活動,Shane一直都有出色的表現。但是到高二時,她突然就覺得沒辦法了。
情感型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症,為大腦在處理思考與記憶的功能損毀,導致患者容易出現幻覺、幻聽,及認知功能的下降。從《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齣戲,就能窺見一二。
但Shane 的狀況,卻又有些不同,她是「情感型思覺失調」。除了上述的症狀之外,情感型還會綜合憂鬱症或躁鬱症的症狀,而Shane的狀況,比較偏向憂鬱症。
我有時候覺得自己滿衰小的
「當時最讓我困擾的是我躺在床上沒有辦法念書。」
「因為我對自我要求很高,不能忍受自己在床上耍廢。我明明手腳沒有斷掉,但就是站不起來、也睡不著。」
「我覺得自己很爛、很廢,怎麼可以這麼頹喪?但當意識到自己真的沒有辦法時,我很生氣、很絕望。」
生病打亂她的人生規劃,後來她休學了一年,復學後考進了志願生科系,一個星期就又休學了。
我永遠沒有辦法想像半年後的我會幹嘛
這些改變,不過是Shane三年間的冰山一隅。她說從前的自己,是一個有明確人生規劃的人。但17歲以後,她便永遠沒有辦法想像,半年後的自己會幹嘛,連自己的髮型都無法預測。
「基本上我的朋友對於我的打扮,已經不會再受到驚嚇了。他們已經習慣我的生活、正在做的事情,或是穿著髮型,都是一直在變動的人。」
變動中的不變──友情無價
講到朋友時,Shane臉上的烏雲瞬間散開。她說高中休學那年,是朋友們經常找她耍廢、騎車載她出去玩,她才能找到維持繼續活下去的念頭。
去年7月,Shane覺察自己的精神狀況惡化,到精神病院住了一個禮拜,朋友們為了能夠輪流陪伴她,還開了一個共用行事曆,將探病時間排得滿滿的,所有時段都有不同人陪伴她。
「我都有點不好意思,大家給我很多愛。」
「一路上從狀況很糟到現在,支撐我到現在還沒有死掉的,是我的朋友們。」
Shane這麼說著時,眼神裡看起來,也充滿著愛。
「生病後的人生,可能會讓你感到痛,
但也可能讓你看到從沒預料到的風景。」
本書收錄48篇關於疾病的故事,
集結癌症、精神疾患、罕病、照顧者與醫病人員的真實分享。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