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過黏人,是釋放甚麼樣的訊息呢?

孩子太過黏人,是釋放甚麼樣的訊息呢?

教育知識學園 (作者: 湯梓辰) 2020-06-10 18:19

孩子的依附關係

教育知識學園 作者 湯梓辰

jttang0@gmail.com

相信許多父母都會遇到這種狀況,當孩子觀察一個場景時,眼神是充滿期盼的想要去玩,但是非要父母陪著一起去,否則就不願意去自己行動。或者,當父母一離開孩子的視線,孩子就會感覺到害怕,因此而大哭。

而孩子黏人是釋放著甚麼樣的訊息呢?

依附關係

當孩子進入約在六、七個月時會開始與主要照顧者建立「依附關係」,這種關係可能會讓孩子怕生,害怕進入一個人的陌生環境。

兒童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在人際關係發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什麼是依附關係?依附關係是當孩子試圖去尋求並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聯繫的一種傾向。通常,另一個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但也可以是其他互動密切的家庭成員或是褓母。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John Bowlby於1950年代提出依附關係理論(Attachment Theory),對「依附關係」的定義是說:「孩子依附於某人,是指他對某個特定人物或在某個情境有強烈尋求親密和接觸的傾向,特別是在孩子害怕、疲累或生病的時候。這是孩子們會有的行為特質,這個特質改變不易也少受當下情境的影響」。 

孩子的安全堡壘

也由於依附關係的狀況,孩子通常會選擇一個大人為安全堡壘為中心,而這樣他們才敢去主動探索陌生環境。當感受到威脅害怕或受挫就會退回到安全堡壘身邊;當安全堡壘離開時,有些孩子就會焦慮哀傷,這也是有些孩子會產生分離焦慮。這樣的「依附關係」一歲時會達到高峰,一直維持到1.5~2歲左右。

當父母越是要訓練孩子的獨立性,強迫跟孩子的安全堡壘分開,越是刻意訓練,孩子體內的緊張焦慮的激素會升高,被安撫下來的時間也會變長。另一個,有趣的研究則發現,如果刻意減少白天抱孩子的次數,晚上孩子哭鬧,來討媽媽安撫的頻率,會明顯升高。而這些孩子的心理狀況來告訴我們,孩子就是要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能有辦法去發展其他的能力,這則是孩子必經的歷程。

心裡學研究指出,依附關係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際社交及情緒發展,因此從小孩子擁有「安全型依附關係」長大後通常會比較開心、合作、也容易相信別人。

孩子的成長

三歲之後隨著孩子獨立意識的逐漸發展,孩子會逐漸的更喜歡獨立的去探索世界,也就相應的降低了對依附關係的關注度。

孩子黏人是孩子由依賴走向獨立的必經階段是孩子成長必然要經歷的過程,給予孩子適當的安全感,則是引導孩子獨立成長的必要條件。

 

 

熱門文章
金賽綸躺金秀賢床上熟睡 《橫豎研究所》再放新證據
金賽綸躺金秀賢床上熟睡 《橫豎研究所》再放新證據

CTWANT

美財長警告 若報復川普關稅「事態將升級」
美財長警告 若報復川普關稅「事態將升級」

中廣新聞

全球10天10強震!台灣留意大地震 郭鎧紋籲隨身帶一物可救命
全球10天10強震!台灣留意大地震 郭鎧紋籲隨身帶一物可救命

TVBS新聞網

緬甸強震位處「實皆斷層」 專家:地球像「被巨刀劃過」
緬甸強震位處「實皆斷層」 專家:地球像「被巨刀劃過」

TVBS新聞網

巴菲特、李嘉誠「罕見1動作」外媒示警:恐有大事發生
巴菲特、李嘉誠「罕見1動作」外媒示警:恐有大事發生

品觀點傳媒

1-2月發票中獎清冊出爐!幸運兒最低僅花35元抱走千萬
1-2月發票中獎清冊出爐!幸運兒最低僅花35元抱走千萬

中天新聞

恐怖黴漿菌肺炎又來了!孩童確診增加現「大白肺」 9徵兆小心
恐怖黴漿菌肺炎又來了!孩童確診增加現「大白肺」 9徵兆小心

TVBS新聞網

70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