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天(26日)召開首場會議,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在專案報告中指出,為強化民力訓練暨運用,未來希望能培養約40萬成為具中等以上執勤能力的可恃民力。另外也將結合賣場、超商等通路,規劃另一個維生物資配售系統。
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在「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會議中進行「全社會防衛韌性規劃與挑戰」專案報告,說明委員會的討論內容將聚焦「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以及「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五大主軸。
徐斯儉並說明這五大主軸目前的工作情形,在民力的訓練及運用方面,希望在一般公務人力外盤整出所謂「可恃民力」,包括民間的救災團體、現役及退役的替代役、義警消、社區層次的民力任務隊及非政府組織、慈善團體等,且在各鄉鎮市區公所建立防災協作中心作為協調機制。徐斯儉:『(原音)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透過相關的訓練及演練,培養這一個40萬人的可恃民力,成為具中等以上執勤能力的一股力量。主要就是他能夠執行自救、互助、有組織性的社區層級合作,並且能夠支援災民的收容安置、簡易的人命救護、穩定社區的秩序等等工作。』
在戰略物資盤整及維生配送方面,將調整儲存及配送形式,盡量減少對能源及其他資源的依賴,並融入終端使用者的思維,包括如何以方便消費者使用的形式囤儲及配售物資。徐斯儉指出,未來除了維持目前在每個村里設置所謂「配售站」外,也將結合賣場、超商等通路,規劃另一個維生物資配售系統。
在能源方面,則需開發再生能源,以提升能源自給率、並投入併網工程及興建儲能系統;同時要強固電網,採分散及兼顧的方式,達到電網降低集中、提升穩定、故障隔離及提升戰時運作韌性。在關鍵基礎設施維運方面,則分核心固守、中層阻殲及外圍警戒3層強化防護量能。
在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方面,衛福部已盤點205家責任醫院,將推動韌性醫療整備計畫,強化供水、供電等機制;同時也盤點整備8萬3,863處防空避難處所、4,601處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6,042處緊急避難收容處所,進行設備維護及物資補給。
在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方面,則增建通訊基礎建設、提升警消通訊備援韌性,並充實「消防防災e點通」App及網站,整合避難、急救、醫療、收容及配售站等重要民生圖資。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 擬今年底桌上兵推 明年結合漢光演習演練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登場 曹興誠、霍守業等任顧問
總統:強化整備及應變量能 全方位驗證演練 提升四大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