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病變發展到末期時,會導致關節面軟骨嚴重磨損甚至變形,引起疼痛、行動不便及功能受限,對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被譽為「全台最難掛號」的骨科名醫呂紹睿,在他的著作《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中,分享了他的專業見解。
呂紹睿指出,置換人工膝關節可以顯著減輕症狀、矯正變形,並有效改善關節功能,是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見效最快、效果最顯著的方法之一(見下圖)。這一治療手段為無數原本行動受限的病患帶來了新的希望,顯著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
▲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明顯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圖:時報出版)
置換人工膝關節是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最佳作法?!
呂紹睿醫師針對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風險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提醒。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過程中,無可避免地需要破壞部分正常的組織(例如切除膝關節的前後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因此人工膝關節無法完全取代自然關節的生理功能。即使進行手術後,患者的行動也不可能像天生關節般靈活自如,這點必須有心理準備。
此外,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必須瞭解並慎重考慮手術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與併發症,呂醫師列舉了幾項需要注意的潛在問題:
一、手術中的風險與併發症:手術過程中,患者有可能面臨靜脈栓塞、心肌栓塞、腦血管病變及輸血反應等風險。
二、細菌感染:儘管手術在先進的手術室進行,感染的機率約為千分之五。但若不幸遭遇細菌感染,患者可能需重複接受手術清創,甚至在必要時取出人工關節,待感染完全清除後再重新植入。而植入物在手術成功後的幾個月甚至幾年後,仍可能因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而受到波及,從而需進行再次手術。
三、關節僵硬:若膝關節彎曲角度無法達到理想的程度,需視情況進行關節鏡處理,以增加彎曲的靈活性。
四、人工關節定位不良:人工關節可能因定位不準確而出現脫臼、半脫臼或活動範圍不足等情況,若情況嚴重,則需再次手術來矯正。
五、人工關節鬆脫與磨損:長期或過度使用人工關節可能導致磨損,造成接合面因骨融化(Osteolysis)而鬆脫,需重新手術,植入新的人工關節。
六、人工關節交接處骨折:人工關節與骨骼的交接處屬於應力集中點,若患者不慎跌倒,容易在此處發生骨折。輕者可通過復位固定手術進行治療,但若嚴重,則可能需要重新置換植入物。
呂紹睿醫師強調,決定接受手術之前,患者應充分認識到這是治療膝關節病變的最後防線。一旦選擇這個方向,便踏上了無法回頭的不歸路,需極為謹慎。
置換人工膝關節時,傷口越小恢復越快?!
人工關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一些廠商與少數醫師合作,推出所謂的「迷你傷口」手術來吸引病患。然而,呂紹睿醫師指出,這種做法在十多年前確實引發了骨科界的激烈爭論,正反意見紛陳。
呂醫師認為,當放入同樣大小的人工關節時,硬是將傷口縮小,只會使手術的困難度增加,這種做法並不符合外科手術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即必須「看得清清楚楚,做得確確實實」。事實上,長期的追蹤研究結果並未顯示迷你傷口有任何明顯的優勢,相反地,由於手術視野狹窄、操作難度加大,反而提高了併發症的發生率。
此外,呂紹睿醫師還強調,有些廠商為了遷就小傷口,對人工關節的原始設計進行改動,縮小部分元件尺寸,這樣的改良可能會對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產生不利影響。呂醫師呼籲患者在選擇手術方式時,應慎重考慮長期效果,而非只看表面上的創口大小。
人工膝關節的壽命只有10年?!
人工膝關節是由鈷鉻鉬合金(Cobalt-Chrome-Molybdenum)和強化處理的聚乙烯材料製作,這些材料根據人體關節的構造和功能精心設計,旨在提供替代和支撐膝關節的功能。為了確保人工關節與人體骨骼之間的穩固連結,通常會使用骨水泥(Bone
Cement)固定,或者利用人工關節上的孔狀處理(Porous Coating)讓骨頭自然長入以達到固定效果。
呂紹睿醫師指出,金屬與聚乙烯材料雖然具備一定的壓力耐受度,但材料也有其疲勞極限。隨著使用頻率越高、負重越多,材料的疲勞可能提早發生。一般來說,對於年齡較輕、活動力較強的患者,人工關節的壽命往往相對較短。人工關節的實際使用年限,與每位患者的生活方式與使用習慣息息相關。
根據臨床追蹤報告顯示,對於活動度較低的年長者(60歲以上),經由經驗豐富的團隊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有95%以上的病患可以使用超過十年。對於逐漸減低活動度的老年人來說,10年以上的耐用性等同於足以陪伴一生。因此,「人工關節只能使用10年」這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呂醫師強調,人工關節的壽命取決於多種因素,並非一概而論。
本文節錄:【自己的膝蓋自己救】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呂紹睿
1958年生於新竹竹東──當時任教臺大醫學院的父親,應鄉親父老之盼,返鄉成為小鎮醫生──因而在醫院出生、長大,也從小見習父親的醫者風範,並走上「醫療拓荒者」之路。
現職
- 慈濟醫療志業膝關節健康促進委員會主任委員
- 大林慈濟醫院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
-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 大林慈濟醫院教學部主任
- 教育部部定教授
學歷
- 陽明大學醫學士
- 日本福岡大學醫學博士
- 美國芝加哥 Rush-Presbyterian-St.Luke 醫學中心研究員
- 德國杜冰根大學外傷中心研究員
- 瑞士日內瓦大學醫學中心骨科研究員
經歷
- 大林慈濟醫院 教學副院長
- 大林慈濟醫院 國際醫療中心主任
- 嘉義基督教醫院 骨科、外科部主任
- 嘉義基督教醫院 關節鏡及關節重建中心主任
- 澳洲雪梨大學 骨科訪問醫師
- 瑞士伯恩大學 骨科訪問醫師
部落格:踏腳石─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