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紀念託管會將於本週六(29日)起舉辦「汪精衛一手資料」系列座談會,汪精衛外孫女何重嘉今天(26日)透露,這次將邀請一位高齡90多歲、曾在汪政權淪陷區生活的嘉賓,現身分享史實;何重嘉也呼籲,當年歷經汪政權時期的海內外華人長輩,能和託管會聯繫,共同將更多第一手史料公諸於世。
脫離當權者視角 從史實面探究汪精衛
汪精衛紀念託管會再度於台灣舉辦汪精衛主題座談會,今年除了在台北舉行,還將首度前進台中。汪精衛外孫女、《汪精衛與現代中國》系列執行主編何重嘉表示,汪精衛在很多人的歷史記憶中,被視為「漢奸」或「賣國賊」,但隨著近年陸續出版汪精衛的政治論述、詩詞作品、文學評論和家族手稿,可以讓更多人從多方面認識汪精衛以及汪政權,而不是單方面依據當權者的角度詮釋歷史。
何重嘉說,有一位在海外的博士生上網留言,感嘆想寫出具中立角度的汪精衛傳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她深知這位研究生遇到的是政治問題,而不是歷史問題,因為若從當權者的視角來看,汪精衛在兩岸都不討好。
但她發現,從近年出版相關史料書籍的銷量到座談會的盛況,可以感受到有很多人想進一步探究當年史實,只是目前在華人世界,可能只剩台灣保有充分討論的言論空間。
何重嘉:『(原音)在華語的世界裡面,除了台灣,沒有其他什麼地方,我們可以那麼公開來談汪精衛,以前在香港可能可以,現在應該不可以,現在的人其實是對他這個話題有興趣,那麼我覺得趁這個機會,多一點把他自己的言論分享給大家,因為罵他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了解他是做什麼的人太少。』
用過「中儲券」 9旬翁將親臨座談會
3月29日下午在台北紀州庵舉行的首場座談會,主題是「汪精衛的政治生涯:從理論到實踐」,何重嘉提到,這場座談會由學者潘邦正主持,並邀請兩位歷史系教授丘為君和許育銘擔任主講人,丘為君將從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汪精衛政治理論的建構,許育銘則會探討汪精衛後來與日本政軍界的互動細節,揭露戰時中日合作表象下的博弈。
座談會另一個主題是「作為反共先知的汪精衛」,將一連舉辦兩場,5月4日下午在台北「左轉有書」、5月11日晚上在台中「引書店」,主講者包括余杰、桑普、矢板明夫、柴宇瀚、丘為君等人,一同探討汪精衛對共產主義的批判思想、政治行動的邏輯脈絡,以及當年這些抉擇在當代兩岸與國際局勢中的迴響。
何重嘉談到,這次還有一名神秘嘉賓,現在高齡90多歲了,小時候在汪政權下的淪陷區生活,還用過那時中央儲備銀行的儲備券,他將從海外專程來台,分享當年的政治環境和生活點滴。
何重嘉:『(原音)我希望多一點人知道,原來在淪陷區生活,雖然已經被敵人侵略了,但是他們生活可能也還可以很好,如果我外公是為這個事情犧牲了那麼多,不是他自己一個人,他旁邊很多人,還有後代,我們的幾代都有犧牲,多少都有,為了什麼?我想問一問那個見證者,如果見證者跟我說,啊全靠汪精衛,所以我們的生活比較安定,那個對我來說是一個安慰,他不是白白的犧牲了,我們也不是白白的犧牲了,所以其實汪精衛是失敗還是不是失敗,那個很難說。』
抗戰勝利80週年 嘆戰爭沒有真正贏家
今年適逢紀念二戰與抗戰勝利80週年,台灣各界將舉辦各項相關活動。何重嘉感慨地說,面對戰爭,無論最後是戰勝還是戰敗,都沒有真正的贏家,她不希望世上有戰爭,而且每個政府都應該給予人民更好的生活。
她說,如果有人在抗戰勝利80週年之際,想到了汪精衛、想到了這個人在85年前的1940年3月建立的汪政權,期待他們能繼續接觸更多史料,全面性的理解那個年代。
何重嘉也期盼,在海內外的華人長輩,若曾歷經汪政權時代,能和汪精衛紀念託管會聯繫(Info@wangjingwei.org),將有助於還原更多史實。她強調,唯有好好理解歷史,才能好好面對未來。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二戰80週年系列(五)不可忘、不可辱的國軍敵後抗戰史
抗戰勝利80週年 賴總統提守護民主四行動對抗極權侵略
精湛的旋律演繹 崢嶸的國軍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