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林昱彣 外電編譯
全球約有7.4億人深受「耳鳴」症狀所困擾
,而根據統計指出,
台灣每5人就有1人發生耳鳴;成年人耳鳴的盛行率高達15-20%
。若要預防耳鳴發生,調整飲食內容或許有一定助益。權威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近期刊載研究指出,平時均衡攝取
水果
、
膳食纖維
、
咖啡因
與乳製品等4大類飲食,耳鳴發生率最多可下降35%左右。
全球每10人就有1人耳鳴? 研究:吃4種食物有助預防
來自中國成都中醫藥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分析過往針對耳鳴飲食預防的8項文獻,一共納入301,533名健康正常人與有耳鳴困擾的成年人,年齡層約涵蓋20-69歲,受試者分別來自義大利、澳洲、英國、韓國與美國。在此研究中,耳鳴者也可能出現焦慮、憂鬱或睡眠困擾等問題。
研究團隊透過文獻品質評估、統合分析、敏感性分析,並評估可能存在的發表偏倚後,初步結果顯示,15種飲食類別或型態對於預防耳鳴有程度不一的幫助:
咖啡因、碳水化合物、乳製品、雞蛋、脂肪、膳食纖維、魚類、水果、人造奶油、蛋白質、糖分、多樣化飲食、蔬菜與水分
。
進一步分析上述15種飲食型態後,研究團隊發現,
水果、膳食纖維、咖啡因、乳製品為最能幫助預防耳鳴的4種飲食,分別與耳鳴發生率降低35.1%、9.2%、10.2%、17.3%有關
。至於其餘11種飲食型態,則未看到有顯著的關聯性。

耳部微循環良好、內耳血流穩定 或成飲食預防耳鳴之關鍵
研究團隊認為,水果富含多種
維生素
和
礦物質
,可能有助於
改善耳部微循環
,減輕耳鳴。另外,水果中也含有
類黃酮
等
抗氧化
和
抗發炎
物質,可能對與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和耳鳴的病理生理學有益。
較高的
膳食纖維
攝取量,則與可能
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有關。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的「
高胰島素血症
」,可能會
擾亂內耳環境
並增加耳鳴風險。另一方面,膳食纖維可幫助改善血管功能,與乳製品的預防作用相似;而異常的微循環會導致耳部血流持續減少,可能造成
耳蝸損傷
。乳製品對改善血管功能有一定幫助,
維持內耳的血液供應
之餘,也有助於降低耳鳴的潛在發生風險。
至於咖啡因攝取,過去有學者認為咖啡因可能有
減輕焦慮的作用
:作為
非選擇性腺苷受體拮抗劑
,在每日攝取10毫克/公斤的咖啡因劑量時,有助於緩解焦慮感受。基因分析也顯示,咖啡因攝取與耳鳴發生率降低之間存在關聯,其機制可能包括
阻斷腺苷受體
、
促進多巴胺釋放
、
抑制乙酰膽鹼酯酶活性
和
刺激交感神經
。
不過,本次研究也存在限制,例如僅納入8篇文獻,導致對預防耳鳴有益的飲食因素,未能彰顯出個別差異。其次,多數納入的文獻為橫斷面研究,難以確定飲食與預防耳鳴間的因果關聯。因此,是否能將飲食預防應用於臨床耳鳴治療,未來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與樣本數加以釐清。

出現耳鳴症狀該如何緩解? 國內外專家呼籲:快做6件事
倘若發現自己有輕微耳鳴的狀況,可以採取哪些措施緩解?根據
英國國民保健署(NHS)
與
台灣耳鳴學會
刊載指南表明,耳鳴患者應把握以下原則,主動改變自身生活型態,幫助緩解耳鳴症狀:
.身心放鬆:
放鬆運動如太極拳、氣功、瑜珈、冥想等,幫助身心靈得到放鬆,並阻斷耳鳴導致的惡性循環(壓力、焦慮),進而改善耳鳴的情況。
.專注活動:
專注於工作或有興趣的休閒興趣上,有助於轉移對耳鳴的注意力,而讓耳鳴的緩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規律運動:
能讓個人忘懷耳鳴的不愉悅,並能幫助自身面對耳鳴。
.聲音療癒:
聲音是治療耳鳴的最佳良方,尤其是聆聽來自大自然的環境背景音,能減輕惱人的耳鳴。
.音樂助眠:
耳鳴在夜闌人靜時會更加明顯,這時應透過低音量的聲音或音樂來遮蔽耳鳴。
.改善睡眠:
嘗試尋找改善睡眠的方法,例如就寢時間固定,或減少睡前咖啡因的攝入量。
最後,台灣耳鳴學會也建議,若耳鳴狀況持續,應盡早就醫獲得治療,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讓耳鳴症狀惡化。
資料來源:
台灣耳鳴學會|常見問題
Global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Tinnitu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ssociation of 15 common dietary factors with tinn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延伸閱讀:
全台耳鳴比例破15%!單側耳鳴比雙側更危險?醫:3大危險耳鳴症狀勿輕忽
有「耳鳴」問題好不了怎麼辦? 營養師揭5招:喝「這種茶」有望抒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