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草莓栽培面積及產量持續成長,目前約24座草莓農場,去年總生產10萬株。桃園市農業局輔導成立「桃園市草莓推廣協會」,推動草莓產業升級。理事長莊育來估計每年已有5000萬產值,方便都會區民眾採草莓是最大優勢。
桃園市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為進一步提升桃園草莓產業發展,農業局長期輔導栽培技術、產業觀摩研習等相關計畫,更輔導成立全市首個草莓推廣協會,鼓勵設籍或實際於桃園市經營農產業、栽培草莓或相關溫室作物的經營者加入。農業局也規畫打造「桃園好農-安心草莓」品牌,建立草莓採果網路宣傳平台,開發周邊產品、推動加工及輔導夏季栽培,提升收入穩定性。
桃園市草莓推廣協會理事長莊育來表示,桃園這2、3年來草莓植栽發展快速,目前每年估計約5000萬台幣產值。他說,桃園位於都會區,也離雙北近,遊客採果方便。此外桃園目前都採溫室栽種,下雨天也能採摘。
莊育來也提到,過去幾年桃園草莓果農多為玩票性質,現在都陸續專業化,228連假以前遊客相當多,沒有一個場可以開放到1天,幾乎2、3個小時就被採光。他表示,桃園溫室比例高,不少草莓農從溫室蔬菜轉型,草莓2個月就能結果,因此要在溫室蔬菜、草莓之間轉換很方便。
莊育來說,協會正在規畫架構網站,並放上場域現況,讓民眾知道開放採草莓的時間,方便遊客也一起做大市場規模。
陳冠義指出,桃園草莓種植從中壢為主軸向外延伸,涵蓋龍潭、平鎮、大溪、八德、蘆竹、大園、觀音、新屋,目前紅草莓系列有黑鑽、黑金剛、優雪、豐香、蜜香、美豐、香水,其餘則有雪兔,在中央、地方合作下,多名農友導入設施栽培、高架化及智慧化管理,結合桃園交通方便及消費人口近等優點,草莓產業發展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