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景福宮外,沿著人行道設置57根防撞桿,為了要保障行人,不過由於人行道拓寬、路幅變小,不少駕駛人不習慣,常發生擦撞,把防撞桿撞壞,而賠償費用一支就要價2萬6700元,目前都發局已經著手檢討,研擬使用成本更低,也更安全的防撞措施。
一根根防撞桿,圍繞著桃園景福宮外,街區改造第一階段已完工,市府沿人行道設置57支防撞桿,原本是為了保護行人安全,近期卻引發爭議。
黑色防撞桿,好幾支東倒西歪,有的甚至底部都被撞壞,原來這裡最近車禍頻發,因為人行道拓寬、路幅變小,常有駕駛不習慣新道路,在轉彎時發生擦撞。
桃園區民生里里長劉恩伸:「現在人行道做好了,做好就變成防撞桿它弄成這樣,很多民眾都說太擁擠,有時候那個大公車要轉都很難轉,所以常常發生就是被撞斷。」
剛設立的時候,還曾發生一周撞壞六支,而且一支竟要價高達兩萬六千七百元,比汽車維修費還貴,讓車主大喊吃不消,議員在質詢中也提出疑問。
桃園市議員于北辰:「不小心A到了這個柱子,車子受損就算了,一問之下那根柱子比修車還貴,那根柱子兩萬六千七百塊,日本進口,沒有說進口的不好,但是功能性跟所謂的民眾的接受程度,必須要互補。」
放在一起比一比,景福宮新型防撞桿,整體深色系搭配反光貼紙,材質為鋁合金重視設計但不耐撞,從日本進口單支要價兩萬六千七百元。
而傳統防撞桿明黃色也有反光條,整支PU材質被撞到可以回彈,依產地不同市價約一千元到三千五百元不等,與新防撞桿價差大。
都發局表示,當初選用鋁合金防撞桿,是考量街景美學與行人安全,但近期確實接獲多起損壞通報,目前已著手檢討研擬使用成本更低,也更安全的防撞措施。
延伸閱讀: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