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緘默者的幼年生活
雖然焦慮障礙(包括社交焦慮障礙)大多開始於青少年或成年初期,然而,選擇性緘默症的平均開始年齡卻早得多。事實上,有許多選擇性緘默的成人覺得自己打從出生就是如此(通常因為父母是這樣告訴他們的)。
由於選擇性緘默症開始於幼年時期,因此許多孩子尚未進入幼兒園或小學,便已出現症狀。這些還沒上學的選擇性緘默小孩,無法和阿姨、伯伯、爺爺、奶奶、其他親戚朋友或家裡的客人說話。對於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幼童,家長、親友或陌生人經常(但並非一定)將此歸因於害羞,而願意加以包容。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選擇性緘默者,對於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幼童,家長、親友或陌生人經常(但並非一定)將此歸因於害羞,而願意加以包容...
記得小時候,每當陌生的大人靠近時,我都會躲在媽媽身後。大人們總說我是「惦惦吃三碗公」,其實在默默地觀察周遭。當下我的確是感到高度警覺,我聆聽所有人說的話,看著所有人的一舉一動。
然而,當青少年時期的我還是不能說話時,我很快就發現自己不再「可愛」了,並且對於自己的行爲感到難以接受。
選擇性緘默的小孩通常在第一次進入家庭以外的團體環境時,才引起注意,例如在幼兒園。家裡的父母和親戚覺得孩子的行為平常而自然,但是學校老師則覺得突兀且值得高度關注。他們所面對的小孩和同儕明顯不同,只要有任何大人或同儕在場,便緘默、面無表情,甚至可能肢體僵硬。
選擇性緘默症在幼年時期的可能特徵包括:懼怕成人、分離焦慮、在例行醫療檢查時感到焦慮或僵硬,以及對於觸覺或較大的聲音敏感。因此,選擇性緘默的孩子無論在心理或生理上,都似乎天生具有敏感的特質。以我自己為例,記得小時候,我不喜歡許多生理感官刺激,例如:吃太飽、赤腳走在草地或沙地上、潮濕或粗糙的紙張質感,以及被觸摸或擁抱,都讓我難以忍受。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感覺統合障礙、自閉症與其他狀況的孩子,也會討厭這些感覺。感官過於敏感,是某些發展障礙和選擇性緘默症的共同特徵,但是選擇性緘默症並不被視為一種發展障礙。
對陌生人/成人的恐懼
選擇性緘默孩童的家長常會注意到,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顯現對陌生人的恐懼。
安潔雅寫道:
珍妮佛在幼年時期主要的困難,是與成人溝通。她在家裡和家人相處時,相當活潑、快樂,但是一旦與家人分離就顯得退縮,難以對任何大人表達她的感覺。要是有人和她說話,她就很害怕;只要覺得被注意,她就極度困窘。她和小孩溝通沒有問題,她很愛玩,同儕都喜歡跟她玩。但是如果有大人靠近,她就立刻變得沉默、僵硬,無法說話或做出動作。探訪親友時,珍妮佛會一直黏著家人,無法離開我們身邊。
在例行的健康檢查中,有可能顯現徵兆
幼童常常在進行例行健康檢查時,顯現選擇性緘默症的徵兆,至少事後回想起來是如此。聽力與聲音的相關檢測,尤其容易顯現出來。同時,做健康檢查時,幼童必須離開家庭,離開習慣的安全環境。
薇薇安寫道:
海柔在九個月大時,到社區健康中心做例行的聽力篩檢,由一位巡迴檢測員和護理師施測。她坐在我的大腿上,檢測員面對我們,用玩具分散她的注意力。此時,護理師拿著小鈴鐺,悄悄來到我們後方。
當護理師搖鈴鐺時,我感覺海柔開始身體緊繃,然後侷促不安。檢測重複了三次,因為海柔沒有轉向聲音的方向。最後檢測員判定她聽見了,因為她的確已經做出反應,不過,她似乎是表現出不舒服而非好奇。
海柔的姊姊同樣大的時候,也是由我抱著做聽力篩檢。鈴鐺一響,姊姊立即轉身去看是誰。她似乎很好奇,並不會像海柔那樣,彷彿擔心和人目光接觸或擔心背後有陌生人。
在托兒所與遊戲團體中的狀況
選擇性緘默症經常在托兒所或遊戲團體中,第一次引起注意。這是孩子第一個家庭以外的社交/團體情境,家長通常會離開,形成分離焦慮。事實上,丹妮兒記憶所及的第一次恐慌發作,便發生於幼年時的遊戲團體中:
我還清楚記得人生中第一次的小小恐慌發作。有一天,我的曾祖父母帶我參加一個遊戲團體,我發現他們要離開了,便無法控制地嚎啕大哭,感覺像是過了好幾個小時,但實際上不到五分鐘,一直哭到他們回來帶我回家為止。從此,我再也沒參加過遊戲團體,在三歲開始上學之前,我和年齡相近的人沒有任何互動。
引發幼童選擇性緘默的可能原因
在幼童的生活中,有時存在著引發焦慮的因素。本章的目的並非學術研究,因此並未完整表列出來。不過,在幼童和家長各種不同的經驗當中,可以整理出以下的主要因素。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引發幼童選擇性緘默的可能原因
◎幼年時期與主要照顧者分開
這是我自己的經驗。我三歲時,外公去世了,媽媽無法承受,變得「異常」哀傷,因此送我到親戚家住了幾個月。雖然我完全不記得那段時期,但是可以確定當時我必定是緘默且極度焦慮的。大概就在那時候,我爸爸不小心割斷了手腕的動脈,我記得他終於出院回家時,我躲在沙發後面。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創傷(從小孩的觀點而言),以及家庭狀況因素,都可能引發我的選擇性緘默症。
◎搬家
搬家和遷徙也可能是形成選擇性緘默的因素,尤其是轉換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背景之間。我小時候搬了好幾次家,因為媽媽對於居住地點充滿嚮往。我認為反覆搬家影響了我在學校與別人互動的能力,搬家次數愈多,影響愈大。
凱特寫到搬遷至另一個大陸的經驗:
我兩歲生日的前一個月,弟弟出生了。我是個「快樂的小甜心」,我愛弟弟,自己一個人也玩得很起勁,話說個不停,基本上就是一個正常的兩歲小孩。那是一九八一年。
當時,我的父母正設法度過經濟危機,壓力很大。我並不確定自己是否受到影響,但我弟弟確實有反應,他不斷地哭。四個月後,我們從東北英格蘭,搬到了南非約翰尼斯堡的龐特城市公寓三十五樓。
後來,我們在六個月之內搬了五次家。每次搬家後,我都交到了新朋友,但是不久又得從頭開始。當時兩歲的我,似乎可以適應。但是漸漸地,我不再和朋友說話,除了家人之外,我不再跟任何人說話。我不但說話有困難,要直視別人也很難。拍照時,我無法對著鏡頭微笑,除非攝影的人是我爸媽。現在的我,要重新連結到當時的人生階段去理解自己究竟怎麼了,真的很難。不過,合理的解釋是,我感受到周遭的高壓情緒,於是以緘默來因應。
◎家庭狀況
家庭狀況並不是引發選擇性緘默症的常見因素,不過仍有少數這樣的例子。由於選擇性緘默症屬於焦慮障礙,顯然會因孩子生活中任何層面產生的焦慮而惡化。
薇薇安的選擇性緘默症因為繼父搬進家中而變得更嚴重,不過,她經歷的年紀比我小得多。薇薇安寫道:
當我還很小的時候,世界感覺很安全。在家裡,我是個不折不扣的話匣子。然後,我上了幼兒園,同時家裡住進來一個不熟悉的人──我繼父。
突然之間,我嚇傻了,世界突然讓我無法負荷,它曾經如此安全,現在卻充滿威脅而且無法預料。學校讓我心中籠罩焦慮的霧霾,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不發一言。
面對選擇性緘默症,必須盡早處理
在幼年時期,選擇性緘默仍是可被接受的行為,此時最受苦的可能是父母與親戚。父母常會擔心孩子的未來,而孩子自己並不擔心;祖父母等親戚則因孩子不和他們說話而懊惱。幼小的孩子大多覺得自己的選擇性緘默是正常行為,不會造成不愉快,除非別人挑戰他們的行為,讓他們感到不舒服。
儘管如此,幼年時期仍然是幫助選擇性緘默症痊癒的最好時機,一旦錯過了,便可能成為一輩子的障礙,就像我一樣。
舉例來說,安潔雅描述女兒的選擇性緘默症持續到成人時期:
珍妮佛擁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有媽媽、爸爸和姊姊,我們一直給予她全心的支持,但仍然無法減少她的恐懼、焦慮,也無法遏止選擇性緘默症的持續惡化。我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她不斷碰到誤解她的各種專業人士,他們把珍妮佛貼上倔強和頑抗的標籤,但是事實正好相反。珍妮佛一直希望取悅別人,別人指責她沒禮貌或對她生氣時,她總是非常傷心。所有的誤解,都只因為她無法回答或表達任何情緒。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為什麼孩子不說話?:選擇性緘默症,一種選擇不了的沉默焦慮》
【更多內容請上寶瓶文化粉絲專頁;本文由寶瓶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