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犯錯,並經歷失敗。」冰箱上的10條教養守則,解決你最頭痛棘手的養育問題,每日一則練習!

「讓孩子犯錯,並經歷失敗。」冰箱上的10條教養守則,解決你最頭痛棘手的養育問題,每日一則練習!

日月文化出版 2017-11-20 10:53

★孩子是否常常打斷你做事?每當他們呼喚你,你是否就停下手邊的事,把注意力轉移到他們身上?
★你希望孩子可以不要再哭哭啼啼或大吼大叫嗎?但每當他們哭鬧鬼叫時,你是否也仍然回應了他們?
為什麼這些情形會造成你的困擾?你該思考的是:你的行為其實也決定了孩子的行為模式。

 

守則1

在乎當下,更考慮長遠的影響

當你在準備晚餐時,家裡的三歲孩子從房間裡大叫,要你現在就過去幫他弄個東西。我們很容易只專注眼前的事(當下),卻忽略長遠之計。在那個時候過去幫孩子的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好讓他停止繼續大叫,我們也可以安靜地弄好晚餐。

同樣的,你正忙著做事情的時候,家裡十歲的孩子走過來跟你大嘆:「好無聊。」你跟他霹靂啪啦地說出一串可能引起他興趣的活動,這樣似乎是當下的權宜之計;或者,當孩子對我們不理不睬時,對他們大吼大叫可能是唯一可以讓他們注意的方法。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我們應該要給孩子機會去學習接受和忍耐這種感受,並讓孩子學習如何處理和影響自己的感受。

 

在日常忙碌的家庭生活中,碰到這些類似情況,我們一定要注意平常和孩子的互動模式所帶來的長遠影響。舉例來說,假設孩子一吆喝我們,我們就停下自己的事情去回應,長久累積下來,也等於無心之中暗示了孩子:孩子只要大聲吆喝,大人是會優先處理的,這樣等於沒有給他們機會練習「等待」。

如果我們習慣去「修正」孩子的感受:包括「無聊」──我們彷彿就在告訴孩子有些感受是「不好」的。但事實上,人生裡無法避免總會發生不好的感覺,我們應該要給孩子機會去學習接受和忍耐這種感受,並讓孩子學習如何處理和影響自己的感受。

同樣地,如果我們習慣對孩子大小聲來獲得他們注意,我們也就等同於暗示了他們「不用理大人說的話」,直到大人開始大吼大叫,而且我們自己的示範也教了孩子,用大吼大叫來獲取他人的注意力是可以接受的行為。在上述所說的這些範例中,關鍵就出在「習慣性」,如果你持續這麼做,積沙成塔,事情才會落到這個地步。

在乎當下,更考慮長遠的影響──意思是就算在處理日常家庭生活的問題時,也必須牢記我們對家庭和孩子的遠景,不要只為了解決眼前短期的問題,就犧牲了長期的目標。

 

守則2

避免「可是」兩字

上一條守則〈以同理心看待孩子〉,是跟孩子鞏固彼此情感連結和關係最好的方法之一,卻可能因為「可是」這兩個字,抹煞了我們原本想暫停下來、與孩子共感的好意。

讓我沿用上一條守則的範例來解釋,「親愛的,我知道你很氣憤,因為還要做完事情才能去提姆的家,我懂為什麼你覺得掃興。如果是我,還要等等才能去做我很期待做的事情,我也不會開心的。」到此為止一切都很好。但是我們常常會加上一句:「可是──你應該在出門前把事情做完的。」「可是」這兩個字有負面的涵意──當你表達完同理心之後,緊接著說出「可是」,就會抵消先前的善意。

這兩個字會破壞你才創造出來的情感連結,並且再度引發衝突。

 

守則3

尊重孩子的真實樣貌

尊重孩子的真實樣貌──聽起來容易,等你發現孩子和你不一樣時,你就知道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簡單。本項守則的意思是:讓孩子可以用和我們不同的方式去感覺、思考和體驗事情,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法寶就是:運用同理心。

就像父母做過頭的情形一樣,大人常常沒有察覺到自己並不尊重孩子的本性。我們真的必須注意,是否在無意之中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是漠視了他們的觀點。

幾年前,我無意間聽到一個對話,這則小故事可以解釋不尊重孩子的本性會有什麼後果。有一位爸爸去接結束營隊活動的女兒,當這位爸爸抵達時,孩子正和朋友玩得開心。爸爸跟女兒說該走了,孩子回答:「我還不想走,我現在玩得正開心。」她爸爸回答:「但是妳已經在這裡待一整天了,已經玩夠了。」女兒開始生氣,然後抗拒說她還沒有準備要走。父女倆就這樣僵持對話好幾回,最後這個爸爸硬是拉著女兒的手臂,把她架到車子上。

這種情況比較有技巧的處理方式是:從一開始就以同理心來看孩子。當女兒說她不想走的時候,爸爸可以這樣回答:「寶貝,我知道妳現在玩得很開心,妳真的還不想走(同理心)。很抱歉。同樣的,我們要和媽媽一起吃晚餐,如果我們遲到,就沒有禮貌了(道理)。請和妳的朋友說再見,然後去拿妳的東西吧(要求)。」

當我們無意中不尊重孩子的真實反應時,可能會導致親子衝突,然而這和我們原本的目標卻是恰好相反的。以下還有第二個例子。

一名國小一年級的孩子,數學功課寫得很辛苦,他很洩氣地說:「我不會算。」很多善意的父母會有這類的回答:「可以啦!你會的,寶貝。來,我教你怎麼做。」

父母的本意是要鼓勵孩子繼續努力,所以跟孩子說,這個問題雖然很困難,但是他真的有能力解題──雖然父母的意圖善良,但基本上你卻在推翻他的經驗,也就是說,你在否認他所表達出來的心聲。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樣的回答會讓一些孩子更堅信他們就是做不到,「不行,我就是不會!」很遺憾的,孩子的心情也會從「對功課感到無力」而轉變成「大人不明白我的情況」,心情惡化至沮喪、生氣、難過。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父母的意圖善良,但是卻在推翻小孩的經驗。也就是說,你在否認他所表達出來的心聲,該怎麼做?

 

有一種更有技巧的方式可以回應這種情況──以同理心來回答:「親愛的,我知道為什麼你很辛苦,現在對你來說,這項功課很難(同理心),來抱一下(擁抱,或是其他正向的肢體觸碰)?好吧,跟我說你哪裡不懂,我們來看看作業的問題可不可以用其他方法來解決(引導)。我懂,數學現在對你來說很複雜。同樣的,我也相信你可以想出解題的方法。」

在這個範例裡,請注意!有個地方很重要,說法卻有細微的差別,要說「我相信你做得到」,而不要說「你做得到的」。第一種說法只是你在陳述你的意見;而第二種卻像是半強迫性的要求孩子、去做到他不一定能完成的目標。

 

守則4

讓孩子犯錯,並經歷失敗

父母要做孩子人生的教練,讓他們當真正上場的球員。

父母「做過頭」的情況有很多種,例如幫孩子完成作業;五歲的女兒把外套放在家裡(又忘了帶),你就幫她送去學校;點心時間才剛結束,孩子把手中的垃圾交給你,你就收下,然後他轉身跑去玩──這當中的共通處是:你幫孩子做了他們能夠自己做到的事,或是可以學著替自己做的事。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上學忘了帶東西,你一直幫孩子送外套(或是午餐、功課,或是其他東西),他就不會發生外套沒得穿(或是午餐沒得吃,或是作業沒有帶)的不愉快經驗,這些經驗其實會驅使他應該自己去做這些事情。

如果你一直提醒孩子去做功課,其實你可能在短期內看似幫助了他;但長遠來看,這會是個問題──因為他沒有機會學習如何對自己負責。他如果忘了寫功課,學校的成績就會很糟,但這些都是他需要自己去面對和處理的。你的提醒可能讓孩子失去練習機會,譬如「時間管理」,這些都是重要的人生技能。

父母常常做過頭,甚至還渾然不知。有時候是因為生活忙碌,只希望日常的事情能夠交差了事;有時候因為父母們覺得自己做得比孩子更好更快;有的時候,只是父母們不願看到孩子不舒服,或是事情沒有做好。

然而,犯錯和經歷失敗、失望和不舒服的感覺──都是必要的人生經驗,可以提供孩子機會去學習,怎樣能做得更好,並練習新的技巧。父母想要保護孩子不去面對這些不愉快的經驗,這是很正常的,但是這麼一來,孩子將在未來付出極大代價。

我們可能避免了一些(對我們以及對孩子)短期的痛苦和不舒服,但是長遠來看,我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當孩子還處在家庭的支持環境下,剝奪了他們學習和操練重要人生技巧的機會。

父母做過頭還有另一個大缺點:這也會變成親子角力戰的起因之一。拿先前提醒孩子做功課這件事來說,情況常常是:當你提醒(而且最後變成你堅持)他們做功課時,他們會拖拖拉拉,抗拒排斥,接著就演變成親子的角力戰。

如果你一開始沒有這麼做,情況會如何呢?

請注意,我並非鼓吹大家永遠不要幫孩子,或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絕不幫忙。互相幫助和同心協力是重要的家庭價值觀。我的重點只是,希望你想想,有哪些事常常幫孩子做,但事實上孩子是可以靠自己學習去完成的。持續學習新的技能、從各式各樣的事情當中學習、在犯錯中成長,更能幫助孩子產生自信和真正的自尊。

 

守則5

幫孩子培養好習慣

孩子從出生到五歲是發展特別重要的階段,此時神經的連結和路徑以驚人的速度在成長,這時的大腦已經成長到最終成人時期的百分之九十。這些神經的路徑就像森林裡的小徑,一旦路徑被開通後,就會持續下去,而且使用的頻率只會愈來愈頻繁。

身為心理學家,我把神經的路徑看成是「習慣」和「信念」,也就是我們沒費什麼力氣,自己就會去做、去想和感覺的事情,例如你已經習慣了怎麼想(消極或積極)、習慣了如何去感受(感激或焦慮),以及平日行為的習慣(說「請」和「謝謝」,或是吃完飯後會收拾餐桌上的餐具等等)。

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地方開始,幫助孩子學習和練習好習慣,像是每天晚上刷牙,或是有好的禮儀;再進一步,當孩子想去玩3C產品時,引導他們去看書或是去戶外玩耍,這些活動也能培養出更強大的生活感知力,適應力更強、有耐心、樂於助人和樂觀進取。「習慣」是經由常態性活動和不斷的重複所養成,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時常做的事、說的話、想的事情和感受,都可以培養成「習慣」。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創造新習或是改變舊習,我們也可以透過重複練習新的習慣、想法或是感受,直到其形成新的習慣。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如果我們想要創造新習或是改變舊習,我們也可以透過重複練習新的習慣、想法或是感受,直到其形成新的習慣。

 

幼兒早期是培養親子關係的關鍵時刻,藉由本書的教養原則,孩子在早期培養出的習慣和信念,能對他們有建設性的幫助,這樣對我們和孩子是有極大優勢的。據說美國社會改革的領袖佛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講過一句話:「培養內心堅強的孩子,比修補殘缺不全的大人,容易多了。」

 

守則6

別在公開場合管教孩子

想像孩子剛剛做了令人非常無法接受的事,像是打了其他小朋友──你趕緊跑過去處理情況,而且開始管教他──請等一下!

父母馬上反應是好的,因為反應愈快,孩子的學習效果也愈好。但是,如果你是在公共場所對孩子說教、或是讓孩子覺得這是公開的場合──因為他可能會被別人看到、或是被別人聽見你所說的話,孩子可能大部分都聽不進去(也就是你試著要訓誡他的內容)。

對很多孩子(特別是年紀大的孩子)而言,他們非常在意同儕團體和自己的公眾形象,在公開場合被管教會讓他們覺得丟臉或是羞愧,這種強烈的感覺會更勝於集中注意力去聆聽教誨。

教養的目標就是希望孩子下次能夠做得更好,而且當孩子能夠專注時,學習效果才會最好。所以,請不要在公開的場合裡管教孩子。

 

守則7

教養的目標是學習,而非處罰

管教的目標就是「學習」。在英文裡,「discipline」一字源於拉丁文的disciplina,意思是「指示」或「知識」;而英文裡的「disciple」(跟隨者、學徒)也是源於相同的拉丁文字根。

既然管教的目標是學習,管教就和處罰不同;處罰的意思是「因為犯規而遭受或負擔懲罰」,所以管教和處罰之間有極大差別。

我們可能本意並非要懲罰孩子,但是一定要非常注意自己的心境和動機,才能留心做的事是符合「教導」的本意,而非處罰他們。

舉例來說,當我們管教孩子時,如果很生氣或是壓力很大,就更有可能會嚴厲地去處罰他們,如此將會導致孩子承受的後果過於苛刻,甚至可能超過他們犯錯的程度;或是對孩子有過於粗暴的肢體行為(例如將孩子帶進房間時,抓著他們的手臂有點用力過頭)──就算我們沒有真正失手打孩子,或是打屁股。

當我們對孩子太過粗暴,或是給他們的處罰過於嚴厲,這樣也會讓孩子注意到父母不恰當的行為或是不公平的回應──這些都可能轉移了焦點──原本我們試著要教導孩子的真正本意。

相反的,當我們把管教的目標設定在「學習」時,這個目的就可以改變我們的方法和心態。心裡懷著這個目標,就更可能讓孩子承擔公平和合理的後果以愛管教以同理心對待並且把焦點放在行為上

當我們把教養的目標放在「讓孩子學習」時,即便孩子要承受犯規的後果,也能讓我們和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

 

守則8

孩子的大腦不一樣

有兩件事,常常讓父母覺得很無力,尤其是家裡有年幼的小孩時:一是每件事情都要花好久好久好久的時間去處理;二是每件事都要重複和提醒好多次。

在還沒有小孩之前,早上出門多輕鬆愜意;現在出個門好像至少要花兩倍以上的時間。叫你家的學步兒穿個鞋子,十分鐘後你可能發現他在專心玩積木,根本早已把穿鞋子的事拋在腦後。叫一年級的孩子放學進門先把外套掛起來,結果他下午回家還是把外套扔在地上。養孩子真是個耗費大量時間和不斷重複的工程。

沒錯,這背後是有原因的:小孩的大腦和成人的大腦不同。小孩跟大人不一樣,大人通常可以專心投入做一件事;但小孩會分心(如同我們大人常常發覺的)。小孩這種「分心」讓家長很無力:因為家長常常覺得一直在花時間提醒小孩專心,然後不斷重複碎唸。

當你發現小孩「分心」的時候,請記住:小孩的大腦是設計來探索和學習的,他們的前額葉(掌管重要的執行功能,包括計劃和專注的能力)並未發育完全。這個特色讓小孩擁有愛探索和充滿彈性的大腦,研究人員認為這對人類的演化至為重要。心理學家艾莉森.葛普尼克(Alison Gopnick)就形容,嬰兒和小孩就像人類的研發團隊,如果沒有小孩和他們獨特的大腦,會嚴重削減我們人類累積的學習成果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當你發現小孩「分心」的時候,請記住:小孩的大腦是設計來探索和學習的。孩子為了要學習,需要很多的機會來嘗試、嘗試、再嘗試。

 

同樣的,個人的學習也需極度仰賴「重複」。我們嘗試某件事情、從其他人身上或周遭環境得到回應,並且知道哪些作法有效、哪些作法無效,然後再嘗試去做,一而再,再而三的嘗試。孩子為了要學習,需要很多的機會來嘗試、嘗試、再嘗試。

跟大人相比,當小孩的注意力集中在別的事情,比較無法分心再注意周遭環境。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稱作「周邊感知能力」,也就是一般被形容成「左耳進,右耳出」的狀態,幼兒在這方面的能力是很弱的。這種現象,相信父母普遍都遇過────你的小孩可能就在旁邊,但是你問他們問題,他們卻毫無反應。

碰到這種情況,父母可能會以為小孩愛理不理(因此覺得生氣和沮喪),但其實小孩可能正在經歷「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這表示除了當下正專注的事情之外,他很難察覺周遭的其他動靜。

所以,當下回你發現小孩分心,或是好像對你愛理不理,姑且先假設他沒有惡意,然後試試以下的訣竅。

 

守則9

請少說「做得好」或是「你好聰明」

我們很容易直覺的以為,讚美孩子很棒、特別或是有天分,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培養自尊心,但,事實上,很多研究明確地顯示,不具體、能力導向和過度的讚美,可能會有反效果,導致孩子發展出一種心態──心理學先驅學者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稱之為「固定型」心態。

德威克解釋道:「有固定型心態的學生,相信他們的基本能力、智力、才華都是固定的特質。他們的能耐已經被確立,所以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要看起來永遠聰明,絕對不可以愚笨。」

有固定型心態的孩子常常會變得不願去冒險,或是嘗試新的活動,因為怕會「看起來笨」、或是喪失他們特別和才華洋溢的身分。

然而,德威克的研究發現,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出不同的心態,教導他們:智力和能力是可變動的特質,是可以經由努力和毅力培養出來的。

她稱此為「成長型」心態:「成長型心態的學生知道,他們的才華和能力是可以經由努力、好的教導和毅力培養出來的。他們並不會覺得每個人都一樣,或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愛因斯坦,但是他們相信如果努力向上,每個人都可以變得更聰明。」成長型心態的孩子把失敗當成是學習過程的一部分,並且明白成功、努力和毅力直接相關。

家長和其他大人,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成長型心態,而讚美就是一種方式。若要鼓勵孩子有成長型心態,讚美應該要具體,而且把焦點放在孩子「在過程中所投入的心力」,而非是「結果」或「能力」,這種具體而重視努力的讚美,可以促進成長型心態的培養。

「做得好」就是不具體讚美的最好例證,雖然這個說詞是正面的,但「做得好」並沒有具體告訴孩子到底是「做了什麼」而贏得這個讚美。很多家長一天到晚都講「做得好」,或是用其他類似的話來稱讚孩子(其實也沒有做得特別好),這樣有說跟沒說一樣。

另外一種讚美也常在無意間帶來意外的負面效果,那就是結果或是特質導向的讚美,例如「你好聰明」、「你的          好厲害」,或是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而非放在他們到底做了什麼事,而贏得這個讚美。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若要鼓勵孩子有成長型心態,讚美應該要具體,而且把焦點放在孩子「在過程中所投入的心力」,而非是「結果」或「能力」。

 

 

守則10

超速罰單

你在美國看過架設在交通繁忙路邊的電子車速顯示器嗎?他們檢測你的時速,當你開得太快,就會以閃動時速的方式提醒你。每個人對這些標誌各有不同的反應,有些駕駛會看重這種提醒,放慢速度;有些人則置之不理。

孩子也差不多是這樣。想要讓他們改變,有些孩子只需要提醒一次,有些孩子則像那些不理會閃動標誌的駕駛,繼續加速通過。對於這些孩子來說,讓他們收到超速罰單(當然也要給他們機會練習、培養更好的行為),他們的行為才較有可能會改變。這時超速罰單也就是「後果」。

當然,如果孩子對於行為的提醒有正面回應,那麼做到這裡就可以停了。但如果孩子不理會你設的界線,可能需要開張罰單給他(承擔後果)。

除非後果會威脅到孩子的健康或安全──否則請讓孩子體驗這些行為造成的後果。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改進判斷力、促進學習,更能提升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如果不讓孩子去體驗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等於阻絕了重要的學習機會。

所以,父母該以何種方法來促進孩子學習呢?

「順其自然」通常是最好的方式(例如沒寫功課被老師記了警告),但是很多時候仍然要適當介入,例如孩子拒絕扣上安全帶──萬萬別在此刻「順其自然」;或是有時候是必須要介入而且立即採取行動,例如孩子在飛機上踢前座的椅背,你阻止他而他不理會你的時候。

如果你需要設計一套「後果」,以下是一些參考:

一、有意義的(在那個時間點對孩子最重要的東西,像是他最喜歡的玩具或衣服):對孩子有意義的東西,其他人來看可能沒什麼,所以要決定正確的後果,你必須知道什麼東西對他而言最重要(注意,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東西隨時可能隨著時間而改變)。

二、相關的(無論何時,盡量要跟情況有關聯):有關聯的後果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例如暫時先從孩子手上拿走蠟筆,因為他正在畫傢俱,而不是畫在紙上。當情況牽涉到對其他人做了不對的事情,相關的後果通常也包含賠償,例如要道歉、把壞掉的東西換成新的。

三、與犯規行為合乎比例:避免嚴苛或長時間的後果──這樣子就帶有懲罰的意味。當父母生氣或是沮喪的時候,最容易發生這種情形。懲罰通常會帶來反效果,如果懲罰過於嚴苛,孩子只會在乎「後果不公平」,而忽略了原本應該學到的教訓,還可能破壞親子關係。

舉例來說,想像這個場景:警察發現你超速──你的時速超過速限十六公里。警察要你停到路邊,你預期會被開普通的罰單。但是如果這位警官今天心情很不好,開了一張一萬元的罰單給你,你怎麼想呢?你不但沒有從這個經驗中學到教訓(下一次我開到這個社區時要放慢速度),反而著眼於這張罰單是多麼的不合理(更別提給你開罰單的警官了)。

四、可以做得到(可以執行的,而且可以盡快):後果應該是你可以,而且會持續去做到的。另外,請記得,當你執行後果時,「立刻」永遠最有效果(如果無法立即執行,請見第六十六條守則〈稍後處理〉)。

所以,沒收學步兒最喜歡的毛絨玩具一周、或是罰青少年禁足一個月──都不是好主意,因為這樣就變成「懲罰」(而不是把焦點放在教導),而且也很難執行(你要監控青少年一整個月嗎?如果那個毛絨玩具可以幫助你的學步兒入睡呢?沒收一周是否衍生其他問題呢?)。

後果絕對不該牽涉到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像是食物、住處和愛。也請記得,用正面的強化方法,孩子的反應會最好,所以改變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替他們創造機會,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有機會去練習。

後果要如何執行也很重要:父母應該要先和孩子溝通,而且要用冷靜的方式來執行。後果的目標不是要處罰,而是要促進學習。因此,補償常常是最好的後果。如果你請孩子不要在室內丟球,後來他卻打破了花瓶,那麼你應該讓孩子自己從他存的錢或是零用錢裡,拿錢出來賠償花瓶。

同樣的理由,當你執行後果的時候,要確定提醒孩子,為什麼他要承受這個後果,如果還有其他的事,就和他一起討論(例如他的行為會對別人有什麼影響):「親愛的,我要把球沒收,明天再給你,我們必須討論你如何賠償打破的花瓶。我請你到外面去玩球,因為室內有太多東西是易碎品。現在你爸爸和我度蜜月時買的花瓶已經破了,我很難過,那個花瓶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很多家長的難題是,當眼前沒有立即會遭遇到的後果時,必須自己先制訂。某些情況的後果是容易想像的,例如孩子拿蠟筆畫傢俱,你可以立刻拿走蠟筆。其他的情況比較困難,例如孩子在特殊的場合行為不當。你也許當下會想叫孩子離開會場,但其實他不能離開這個場合(或是「離開」正是他的目的)。這時,你可能需要制訂一個對他來說是有意義的後果,例如沒收他的火車玩具組。

我建議父母,在冷靜的時候,先計劃出幾個有意義的後果,而且對孩子是適合的。這樣你就有許多備案可供選擇,因為當你對孩子生氣或心灰意冷時,會破壞到你的思考能力──你無法公平的思考或想出其他更有創意的點子。

最後,記得,後果可以阻止不當的行為,但是父母也必須告訴孩子,什麼樣的行為是他們比較樂見的,然後給孩子練習的機會。

 

本文摘自大好書屋《冰箱上的75條教養守則:就從每日一則練習開始,解決你最頭痛棘手的養育問題!》。

【更多資訊請上《日月文化集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文章
女警自轟2/和摯友轉帳玩「87」諧音梗 她LINE Pay 2筆錢竟被認定竊盜
女警自轟2/和摯友轉帳玩「87」諧音梗 她LINE Pay 2筆錢竟被認定竊盜

CTWANT

鋒面殺家門口!這天溫度驟降 猛變天「連6天下雨」
鋒面殺家門口!這天溫度驟降 猛變天「連6天下雨」

TVBS新聞網

不如跑外送?公務員窮飯碗 幼教、社工、護理師「累又低薪」
不如跑外送?公務員窮飯碗 幼教、社工、護理師「累又低薪」

品觀點傳媒

黃金一錢9360元恐再飆破萬 專家:從業50年第一次見到
黃金一錢9360元恐再飆破萬 專家:從業50年第一次見到

TVBS新聞網

台灣人口數連38月「生不如死」 3縣市房價卻翻倍漲
台灣人口數連38月「生不如死」 3縣市房價卻翻倍漲

品觀點傳媒

顏佑庭證實上月結婚 牽手新娘「屁屁」婚紗照曝光
顏佑庭證實上月結婚 牽手新娘「屁屁」婚紗照曝光

CTWANT

快訊/長榮貨櫃車圳頭交流道上翻覆! 傷亡仍不明「已成立警急應變小組」
快訊/長榮貨櫃車圳頭交流道上翻覆! 傷亡仍不明「已成立警急應變小組」

中天新聞

單週近14萬人「拉」進醫院!      全台連爆203起腹瀉群聚「8成禍首是它」
單週近14萬人「拉」進醫院! 全台連爆203起腹瀉群聚「8成禍首是它」

匯流新聞網CNEWS

6旬男「蚯蚓爬滿腿」腫痛皮膚變色     醫師一招「封路」逃離猝死風險
6旬男「蚯蚓爬滿腿」腫痛皮膚變色 醫師一招「封路」逃離猝死風險

匯流新聞網CNEWS

「嚴重超速」新制上路9個月 新北取締近4千件!4大超速熱點出爐
「嚴重超速」新制上路9個月 新北取締近4千件!4大超速熱點出爐

CTWANT

健檢報告「類風濕性關節因子陽性」是罹病了嗎? 醫解釋4大可能
健檢報告「類風濕性關節因子陽性」是罹病了嗎? 醫解釋4大可能

健康醫療網

快訊/高雄拖板車「6大捆鋼捲掉落」!多車遭砸爛、路燈被撞斷
快訊/高雄拖板車「6大捆鋼捲掉落」!多車遭砸爛、路燈被撞斷

CTWANT

(撞死行人片)桃園貨卡路口撞倒「行人」 驚悚撞擊瞬間畫面曝光
(撞死行人片)桃園貨卡路口撞倒「行人」 驚悚撞擊瞬間畫面曝光

記者爆料網

高雄5月男嬰疑遭保母虐待「頭骨碎光」 社會局緊急查處曝下場
高雄5月男嬰疑遭保母虐待「頭骨碎光」 社會局緊急查處曝下場

CTWANT

比黃子佼更過分!葛斯齊點名男星「約妹廁所激戰」 4身分線索曝光
比黃子佼更過分!葛斯齊點名男星「約妹廁所激戰」 4身分線索曝光

中天新聞

獨/女警遭檢舉含冤自轟!關鍵第三人身分曝 疑為前警大校長家屬
獨/女警遭檢舉含冤自轟!關鍵第三人身分曝 疑為前警大校長家屬

CTWANT

八里籃球場驚見「男屍吊掛球架」!家屬拒領遺體冷回:政府處理掉就好
八里籃球場驚見「男屍吊掛球架」!家屬拒領遺體冷回:政府處理掉就好

CTWANT

64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