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乖巧懂事,為何上學後不只老是請假,還想辦休學?!父母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為孩子好?

從小乖巧懂事,為何上學後不只老是請假,還想辦休學?!父母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為孩子好?

圓神出版 2017-12-01 09:49

你是回到「孩子狀態」的大人嗎?

有個學生入學後沒幾個月就時常請病假,在家休息的時間比上學的天數還多。但其實她的身體狀況沒什麼大問題,我與她深談之後,她告訴我:「實在念不下去了,很想辦休學。」

「我知道我媽一定不會同意,但我又不想來學校,只好一直請假。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生病,反正有時候也真的不太舒服。」

我請她的母親來學校談談。母親告訴我,孩子從小乖巧懂事、自動自發。因為是單親家庭,母親擺小吃攤做生意,十分忙碌;孩子放學後就在小吃攤寫作業、念書,順便幫忙母親,從來沒有一天讓母親操過心。

「我們母女倆相依為命,感情很好,晚上也都睡在一起。」母親對我說。我一聽不對勁,照理說,高中生早就該自己睡覺了。

「幾年前,她父親因為對我長期施暴,鬧上法院,判准離婚。從那之後,每到晚上我一個人睡都感到恐懼,她陪我,我才覺得比較有安全感。」

原來如此,孩子竟成了母親的情緒伴侶了。

於是,孩子雖然在學習上感到志趣不合,念不下去,卻不敢對母親開口要求辦休學,準備重考。口頭上雖說「母親不會答應」,內心深處卻是擔心,做出這樣的請求,就不再是母親眼中的乖孩子,就在不自覺中,讓身體的病痛來表達自己不想上學的意圖。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孩子不敢對母親開口要求辦休學,準備重考。口頭上雖說「母親不會答應」,內心深處卻是擔心,做出這樣的請求,就不再是母親眼中的乖孩子,就在不自覺中,讓身體的病痛來表達自己不想上學的意圖。

 

因為在孩子心中,只有保持乖孩子的形象,才是照顧母親需求、滿足母親期待,以及和母親持續保持情感連結的最好方式。

 

孩子狀態的父母造就自我犧牲的孩子

孩子基於對父母的愛,總是能敏銳地察覺父母的心情,同時滿足父母的需求。有時候,孩子是透過乖巧、順從、懂事,回頭照顧父母內心的缺憾。在此同時,孩子也不斷地犧牲自己的需求,特別是對未來發展的決定權。

很多時候,當父母本身沒有足夠的成長,或因為某些壓力而退化成「孩子狀態」時,孩子就可能回過頭來成為父母的照顧者。而當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與父母不同的主張、卻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時,只能下意識地犧牲自我主張,以壓抑內心深處可能背叛父母的罪惡感。

當孩子內心強烈渴求獨立自主,又必須繼續照顧父母的需求時,為了平衡兩者,會發展出許多令人費解的莫名症狀,或自我破壞的行為模式,正如前述的案例一樣。

所以該正視的,是身為大人的我們,是否無意間讓自己處在了孩子的狀態中,讓真正該被關愛的孩子,反而得回過頭來,照顧我們這些貌似成熟,實際上內心匱乏的大人。

 

看似貼心懂事的孩子,其實是……

當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像天使般貼心,能敏銳地覺察大人的心思。乖巧、聽話的同時,也表現出父母心目中理想的樣貌;對於父母的安排,能欣然地接受,同時體會父母的好意。

如果孩子從小到大,總是順從父母的要求,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但在面臨到自己做決定時,也常放棄堅持,聽從父母的安排。我們反倒要擔心,看似貼心懂事的孩子,其實是在回頭照顧父母的需求。

我時常看到一些孩子,小時候貼心順從,長大之後不知道怎麼變了調。他們並不是叛逆,也不是和父母起衝突,還是乖乖地接受父母的安排,然而,可以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孩子與父母之間存在著對抗、角力與拉扯。

這種隱性的對抗並不明顯,但父母與孩子的內心都不好受。

事實上,孩子雖用「順從」與「不想違逆父母」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愛,另一方面卻想做真正的自己。

 

從照顧父母,變成一味在關係中討好

習慣回頭照顧父母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成為一位能敏銳察覺他人感受、富同理心、懂得主動照顧他人需求的大人。

他們常不自覺地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當兩相衝突時,總是選擇犧牲自己來優先照顧他人。就像從小與父母之間的互動一樣,其實真正擔心的是不被認同,或不被愛。

在任何人際關係中,為了與他人持續保有情感連結,他們也會不自覺地透過照顧他人的需要,來取悅與討好他人,以獲得好評,甚至擁有歸屬感。當進入愛情或婚姻關係中時,也容易成為討好另一半或過度承擔他人責任的伴侶,為親密關係埋下了不安定的種子。

然而,任何人都無法透過一味討好,來獲得本身就缺乏的愛與認同感。這份來自幼年時期的匱乏感與未被滿足的需求,將在為人父母後,無意識地投射到對孩子的期待上,要求孩子回頭照顧自己的需要,並在無意間複製了自己父母的模樣。

 

讓孩子充滿罪惡感的情緒勒索

「我的孩子今年就要從高中畢業了,未來想念A科系,但我希望他念B科系。本來兩方都相持不下,最後他還是聽我的話,勉為其難地選了B科系。但是每次見到他失望的眼神,我就忍不住自我懷疑,我這樣要求他,真的對嗎?」

一個家長在我演講後,前來問我問題。我反問他如此要求孩子的原因。他說:「興趣畢竟不能當飯吃,我擔心他將來沒前途,所以說服他讀B科系比較穩當。」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在孩子的生涯選擇上,親子間總是上演著類似的戲碼。孩子們很掙扎,放棄自己的理想抱負。

 

在孩子的生涯選擇上,親子間總是上演著類似的戲碼。孩子們很掙扎,放棄自己的理想抱負;而父母見到孩子的難過與失望,也是心疼不已。

只是,父母常以「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名義,來代替孩子做決定。儘管看到孩子的痛苦,即便知道父母不該過度干涉孩子的未來發展,但只要想著這是「為了孩子好」,父母心中的天人交戰,彷彿就交代得過去。

我常在會談或演講授課的各種場合中,聽到年輕朋友的抱怨:「我只是要轉換個跑道,爸媽就擔心得要命。一天到晚要我三思而後行,他們擔心的,難道我就沒想過嗎?」

有的說:「我爸媽說,他們很為難。一想到我要轉換跑道,就吃不下、睡不著。我說,這是我的人生,我自己負責,請他們不要擔心。他們就說:『天下父母心,哪有不擔心的?』但是,看到他們擔心成這樣,我很懷疑自己是否還要堅持下去。」

這就是一種情緒勒索,透過讓孩子的內心充斥罪惡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堅持。此刻,父母變成了孩子狀態(吃不下、睡不著,需要有人安撫照顧),反過來要孩子回頭照顧他們的煩惱、恐懼與焦慮。

 

支持孩子走自己的路

真正「為孩子好」,不是為孩子擔心、操煩,而是讓孩子回到孩子的角色,放手追求、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請相信,孩子自出生起,便已具備讓自己過得成功快樂的能力了。父母的任務只是催化孩子將這些能力充分地展現出來,而非左右孩子如何使用這些能力。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父母的任務只是催化孩子將這些能力充分地展現出來,而非左右孩子如何使用這些能力。

 

父母對孩子的愛,若是帶有過多的焦慮、恐懼或擔心,往往來自於成長過程中的創傷經驗,或者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一些未能完成的缺憾。這些問題該由大人自己去處理,而非投射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承擔,甚至無意間成了父母的照顧者,而無法將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好。

如果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一直回頭看著父母,如何將心力聚焦在眼前的挑戰,又如何全力以赴地追求成就呢?

父母唯有安頓好自己的內心,才能擁有足夠堅實的力量,支持孩子的成長。請用個成人的心態,照顧好自己吧!如此,孩子便能毫無罣礙地充分發展人生,長成自己真正的模樣。

 

本文摘自圓神出版社《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更多內容請上圓神出版。書是活的粉絲專頁,或圓神書活網;本文由圓神出版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文章
好天氣沒了!連5天「全台炸雨」猛變天 雨最大時間曝
好天氣沒了!連5天「全台炸雨」猛變天 雨最大時間曝

TVBS新聞網

香港歌手黎明詩驚傳病逝 婚後曾一度淡出演藝圈
香港歌手黎明詩驚傳病逝 婚後曾一度淡出演藝圈

CTWANT

全台變天!大雷雨「南往北狂炸」連下5天 午後1地雨勢最猛
全台變天!大雷雨「南往北狂炸」連下5天 午後1地雨勢最猛

TVBS新聞網

好市多299元「滅蚊神器」超好用!網曝唯一缺點:蚊子炸到無全屍
好市多299元「滅蚊神器」超好用!網曝唯一缺點:蚊子炸到無全屍

中天新聞

寶林2死!台大醫喊避免「這種飯、麵」重複加熱 米酵菌酸更猛爆
寶林2死!台大醫喊避免「這種飯、麵」重複加熱 米酵菌酸更猛爆

TVBS新聞網

快訊/「寶林茶室」禍首曝光!衛福部專家會議推測「這毒素」或成元兇
快訊/「寶林茶室」禍首曝光!衛福部專家會議推測「這毒素」或成元兇

中天新聞

別再騎了!台南「這段」是腳踏車道 1個月取締機車高達265件
別再騎了!台南「這段」是腳踏車道 1個月取締機車高達265件

記者爆料網

台南公布第35波酒駕累犯名單 人數多達22人遍布14區
台南公布第35波酒駕累犯名單 人數多達22人遍布14區

記者爆料網

煮飯慰勞看護被拒!女子怒「搞清楚地位」 全網不挺反轟:沒常識
煮飯慰勞看護被拒!女子怒「搞清楚地位」 全網不挺反轟:沒常識

TVBS新聞網

寶林中毒2死!蔡正元驚揭「1關鍵疑點」:怪到非常不尋常
寶林中毒2死!蔡正元驚揭「1關鍵疑點」:怪到非常不尋常

TVBS新聞網

桃園男登山不慎滑落山坡成冰冷遺體 忠犬護屍4天3夜讓人動容
桃園男登山不慎滑落山坡成冰冷遺體 忠犬護屍4天3夜讓人動容

記者爆料網

寶林茶室2死8救治!醫示警「炒飯症候群」奪命 高溫也殺不死
寶林茶室2死8救治!醫示警「炒飯症候群」奪命 高溫也殺不死

TVBS新聞網

見面會「門票滯銷」!主辦宣布李多慧高雄場取消 認:時間人力太困難
見面會「門票滯銷」!主辦宣布李多慧高雄場取消 認:時間人力太困難

中天新聞

61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