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轉暖的中午,一個迷樣男子帶著死侍(電影角色)面具,以及他的「辦公室」-一台筆電,走入民視台北中心。上樓後他戴上面具,並在發現這樣根本喝不到為他準備好的開水的情況下,接受專訪。但面具是必要的,因為他的創作將導致特定黨派長輩的不悅,而他不願看到長輩不開心,他就是「台灣迷因」。
今年30出頭的他,創立了《台灣迷因》臉書粉專,以及YouTube頻道,目前頻道架上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改編自卡通海綿寶寶主題曲的《國瑜草包》,這支破百萬觀看次數的影片,同時也是他最滿意之作,「台灣迷因」表示,就連在幼稚園當老師的朋友都跟他說,這首歌現在連小朋友都會唱。
專訪問剛開始,「台灣迷因」便用悶在死侍面具下的聲音替迷因做名詞解釋,他說迷因是源自國外的詞語,廣義而言,代表的是資訊可透過各種形式,快速地散播。在所有說中文的國家中又屬台灣最自由,「台灣迷因」相信推廣迷因文化、結合各類素材產出的迷因創作對台灣將能帶來助益。
網路上流傳許多《台灣迷因》出品,對政治人物極盡幽默、諷刺之能事的創作,使人好奇究竟幕後有多少工作人員一同運作。然而眼前男子卻坦言,實際上《台灣迷因》並沒有嚴格的制式影片計劃,許多影片都是東湊西湊找朋友一起產出。創作YouTube影片並非他們的主業,「台灣迷因」表示大家只是做好玩未有營利,一天有時也就利用工作之餘的1個小時在粉專與頻道經營上,但若遇有影片上架的日子,就得花費4、5個小時。尤其是剪接,那是製作過程最費工時的部分,幫忙剪接的朋友五點下班回到家吃完飯就得一路剪影片剪到凌晨3、4點。「台灣迷因」強調,粉絲看到的影片之所以與相應議題搭配即時,實際上都是夥伴們犧牲睡覺時間用肝換來的。
接著「台灣迷因」指出,台灣最大娛樂產業就是政治新聞,YouTube發燒影片前幾名從2018年開始許多時候都是由政治影音佔據。目前年輕人的網路使用率多過電視,如同迷因這樣幽默、諷刺表現形式,相當適合讓政治議題在網路上受流傳,同時呼籲年輕人關心台灣民主、關心國家。
至於自己所觀察到《台灣迷因》給社會帶來的效果為何?他表示,那就是大家越來越ㄎ一ㄤ(kiang)了,大家越來越自由,許多人開始效法其團隊玩創作。雖然不敢說自己創立《台灣迷因》對社會有什麼樣正面影響,但很樂於見到年輕人喜歡迷因文化。
同樣讓人感到好奇的是,出身在深藍家庭的「台灣迷因」,究竟是如何發展出與原生家庭相當不同的意識型態?對此他指出,之於當前年輕世代影響最深就是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經歷過這場運動的他對於政治與民主有了不一樣的想像,他認為這場運動本身具有高度神聖與啟發性,使他政治態度有了轉向。
《台灣迷因》所釋出影片對於特定政治人物的嘲諷如果用說話力道比喻,可說是聲嘶力竭,記者追問是否因此招來各種形式的麻煩?「台灣迷因」果斷指出沒有,甚至大讚台灣政治人物的寬容,倒是政治人物的支持者們幾乎在每一支影片下方聊天串裡都發起出征,可是對此「台灣迷因」並不放在心上,也不會去刪留言,除了認為大家都有表達自由外,也因為另一項感受:「我就是讚、我就是爽、我就是要做」。
至於近期在選前與黃國昌(時為時代力量不分區候選人)、陳柏惟(時為台灣基進區域立委候選人)、鄭運鵬(時為民進黨區域立委候選人)合作拍攝的影片,「台灣迷因」說相當欣賞黃國昌在拍攝《迷の片:辣個自由的戰神》時所展現出的態度,除了在要求黃國昌擺出超萌姿勢時溝通順暢,也看到了一個原本在立院批判力道強大的戰神很認真地練腳本、很認真地配合。「台灣迷因」說:「他雖然看不懂腳本,我猜他一定看不懂,有很多笑點他一定不懂,但是他尊重我們的判斷,他這一點我必須說真的滿敬佩的」。
談到與鄭運鵬拍攝《迷の片:喜歡鋼彈錯了嗎?》的合作過程,「台灣迷因」則略顯滿意地表示,他本身就是一個很懂迷因的中年人,見到有這樣的立委在立院覺得很棒,帶入了許多年輕人元素。
而陳柏惟那支《迷の音:聽海-陳柏惟》,「台灣迷因」說整個梗的發想核心就是認為顏寬恒和朱立倫歌唱能力太糟,坑殺眾人耳朵,不能讓大家以為台中只有一個版本的《聽海》,所以邀請了陳柏惟獻唱,而他也爽快答應。
然而記者不死心追問,在此刻是否有什麼話希望跟韓國瑜市長說?「台灣迷因」毫不遲疑地表示:「我會想跟他說,可憐啊!」
由於實在太短,深怕沒能挖掘更多專訪內容,記者再次確認是否只有這句話?「台灣迷因」回應:「對,可憐啊!」
隨著一句可憐啊,專訪也宣告結束,「台灣迷因」在講了這麼多話以後,終於摘下面具喝了第一口水,死侍,也是會口渴的。
(民視新聞網/鄭皓中、陳柏安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