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碳水循環?
身體長期缺乏三大營養素之一的碳水化合物,很容易在某個節日或某個誘因之下食欲爆走,導致破酮爆碳。
在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的規定下,為了防止持續性落髮、間歇性抽筋、長期性便秘、週期性口腔黏膜潰瘍、不定期的睡眠不安穩、食欲不振或食欲大增、甚至導致情緒低落或精神亢奮,還必須購買瓶瓶罐罐的營養補充品,之後因為必須面對卡重和一吃碳水就體重回彈的難題,還有許多人甚至要面對人際關係上的不被認同與家人的不支持等。
吃飯皇帝大,吃原本是一件滋養身體而且非常美好的事情,卻因為種種飲食法,讓生活充滿了限制。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碳水循環飲食法,是最貼近日常生活、容易執行與走得長久穩健的一種飲食法,可以名正言順的享受碳水的美味,更破除了碳水化合物被妖魔化的說法,傳達出適當的碳水對人體的重要性,只要注意精緻澱粉的攝取(譬如一般甜點、蛋糕、餅乾或者過度加工的米麵食品),了解自己可以攝取的量、在對的時間攝取,就可以開始方便執行、享受美味,更可以融入社交、維持體態與健康。
長時間採用限制碳水的飲食法將會遇到瓶頸
在講到碳水循環的好處之前,如果目前使用限制碳水攝取量的飲食法,減下來的重量除了脂肪與肌肉,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身體細胞脫水,所以減脂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容易發生以下狀況:
一、卡重
脂肪減少與體重減輕的同時,肌肉量也會減少,所以基礎代謝所消耗的熱量就會減少,這時如果攝取的食物量跟剛開始接觸生酮、低糖、減醣、限醣、控醣飲食法的時候一樣,就會卡重甚至體重增加。身體很聰明也知道如何節能,更有適應力,不會讓自己的體重無限下降。因此長期缺乏碳水,卡重是一個必然現象。
二、一吃碳水就頭暈,隔日體重回彈2公斤
試過限制碳水飲食法的人,大多都曾經雀躍於它的成效:「天啊,在這麼短的時間,不但可以大魚大肉多油多菜的,還會瘦這麼多!」
開心歸開心,但還是要警覺到,剛開始減少的重量中,大多是身體的水分。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身體的器官、細胞、組織、很需要水分來維持正常運作與新陳代謝,而短期造成體內大量脫水,體重當然會減輕,但時間一長,身體就會啟動生存模式的機制。當有一天食欲大勝自制力,忍不住享受了碳水的美好,身體就會像久旱逢甘霖那樣,幫助細胞儲存水分,少吃碳水時細胞會脫水,多吃碳水時細胞就會儲藏水分。在缺少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法之下,身體一定知道自己缺乏碳水化合物,所以一旦吃了碳水化合物,身體就會像海綿一樣快速吸收。再者,脂肪需要時間與過程才會長在身體上,沒有可能一個晚上「長胖」2 公斤,這 2 公斤絕大部分都是水分。
三、到底應該怎麼吃?
我不知道一般人可以持續多久的生酮、低糖、減醣、限醣、控醣飲食法而不放棄,或者多頻繁會克制不住食欲而吃了甜甜圈,但我可以確定的是,當發生所謂的補碳、破酮、破戒、失控、大吃的情形時,其實就已經落入碳水循環飲食法了。
如果你非常喜歡限制碳水的飲食法,也不會想念碳水的美味,又可以維持健康與活力,社交、旅遊也都順風順水,那麼我獻上誠摯的祝福,請繼續原來的飲食方式。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如果還是對多元的碳水有所想望,有時候很難遵守某種飲食法,碳水循環飲食法剛好可以滿足你內心對記憶中美食的懷念與渴望。
如果有一種方式,可以教會自己如何安排碳水的攝取方法,先好好安排何時可以享用美食,像期待見到心愛的人一樣,滿心歡喜的看待碳水,我覺得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所謂「間歇性碳水循環法」,就是間歇性斷食法搭配碳水循環飲食法,以「每天8小時用餐+16小時休息」,搭配「運動量大就吃高碳vs.運動量小就吃低碳」的飲食法。
依每個人生活作息、基礎代謝、身體狀況的不同,打造出個人專屬菜單,不再受限於斤斤計算醣類、勉強忍耐口腹之欲的生活。
碳水循環飲食法的特色
- 可以自在的調整飲食內容,享用心愛的美食,在生酮、減醣、低醣、限醣、控醣飲食法之下有更自由的選擇。
- 技巧的補充碳水化合物只會讓你更慢老(增肌),聰明的吃水果會讓你更年輕。
- 解析TDEE每日總熱量消耗 / BMR基礎代謝率 / 計算卡路里 / 體重數字增加的迷思與陷阱,讓數字幫助自己更健康的減重!
- 將艱深的科學基礎,轉換為有趣的桌遊,讓數字說話,深刻的了解自己,以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
本文摘自如何出版《田安石的碳水循環飲食法:寫給因為生酮、減醣、瘦身而心累的你》
【更多內容請上圓神出版。書是活的粉絲專頁,或圓神書活網;本文由圓神出版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