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台北和上海的雙城論壇是否能够如期舉行,被視為兩岸關係好壞與否的溫度計。圖為2019年7月,台北市長柯文哲在雙城論壇中致詞時,與前來與會的上海市長應勇,不約而同都提到「兩岸一家親」的說法。(圖/翻攝自YouTube)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今年的兩岸關係幾可確定是相互已讀不回的寒冬,一是隨著美國總统大選的逼近,川普的反中牌一定愈打愈變臉,二是北京當局和蔡政府彼此難有調整的空間。法國哲學家盧梭針對選擇的兩難提出的「獵鹿或獵兔」說,很值得兩岸政府和人民共同思考。
「以大事小以仁,以小事大以智」,兩岸領導人對於老子的話應該耳熟能詳,但行大於言才是仁愛和智慧。盧梭講的獵兔和獵鹿的對比,正好像當前兩岸關係的合分統獨。獵兔時不合作的風險較小,但回報也較小;獵鹿時則要求最大程度的合作,但回報也大得多。
根據經濟學理論,理性人一方面考慮風險,另一方面則考慮互利,至於能否成功解決上述選擇的兩難問題,取決於合作心理與社會結構的共同進化。
而這種社會結構的出現與集體行動的形成受到三大因素影響,一是位置,也就是與相鄰的人之間的互動;二是訊號,也就是善意與否訊息的傳遞;三是彼此的心態是否傾向合作,並以此形成社會的網絡和共識。
北京當局應該從去年香港反送中事件中明瞭,直接干預香港的自治權,對影響台灣人民的集體行動的三個因素都有不利的影響。北京當局最近在「港版國安法」中顯然又碰觸了台灣人民疑慮「一國兩制」的敏感神經。
針對「一國兩制」,中國大陸讓香港、台灣和世界民主陣營不安的是,人大多次主動對《基本法》進行釋法,違反1997年對香港自治50年不變的承諾,對民主、自由、人權和法治的普世價值更是嚴重的傷害。北京當局如果為維繫自己的一黨專政而强求兩制,當然就應更立法尊重對方的法制和自治的獨立。
兩岸關係是一涉及國家安全、經濟利益、人性尊嚴等多邊複雜又敏感的元素,必須動態地考量其中時間、空間、系统的變化,特別是人民的心理感知和情感的好惡。台北市長柯文哲以醫師背景,提出善意、對話、友誼、交流等感性的途徑,符合認知心理的人性觀點。
外交和兩岸關係攸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的重大利益,除了捍衛主權,和大陸保持和諧的互動關係也是台灣人民深刻的期待。因此,柯文哲呼籲兩岸儘速恢復對話管道,展現善意,才能避免對立和分歧的擴大。
「兩岸一家親」是目前兩岸相互冷對抗中少數可以期待的溫度,身兼台灣民眾黨主席的柯文哲則是兩岸政府對抗中「解封」的希望。今年7月台北和上海的雙城論壇是否能够如期舉行,被視為兩岸關係好壞與否的溫度計。兩岸領導人對於可預見將來的兩岸關係是想「獵鹿」還是「獵兔」,雙城論壇是一個很具代表性的觀察指標。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著有《動態風險逆轉》、《動態危機管理》、《公門修行》、《創意人的七堂課》等國家文官年度精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