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輸的感覺!10方法,如何幫忙孩子們消化競爭?更確保自己不會無意間激起紛爭...

不喜歡輸的感覺!10方法,如何幫忙孩子們消化競爭?更確保自己不會無意間激起紛爭...

心靈工坊 2020-11-02 11:03

幫忙孩子們消化競爭的感覺

舉凡紙牌遊戲桌遊鬼抓人樂樂棒球不論我們怎麼努力幫忙最後都會因為某個孩子輸不起而以大哭崩潰收場即便只是可能會輸的壓力他們都承受不住。——諾拉

大多數父母都很喜歡家庭遊戲夜,這是一個增進手足連結的大好機會!然後美夢就破滅了,大多數遊戲最終都只會有一個贏家,這意謂你勢必要處理至少一個、甚至不止一個崩潰的小孩。學習面對輸與失敗,對任何孩子來說都很不容易。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學習面對輸與失敗,對任何孩子來說都很不容易。

 

我想,當輸掉時一定會有些不舒服,而這值得你能同理他。同時只要不是同一個孩子每次都輸,輸的經驗讓孩子們能學習到:輸了又不會怎麼樣、日子還是會照常過下去。這其實對孩子們是有好處的,它讓孩子們建立起心理韌力。

然而,有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渡過這些感受,並讓比賽對每個人來說都更有樂趣。

  1. 讓輸變得比較能被接受。例如,比賽中有一條規則:贏的要負責結束後的清潔,這對輸的來說至少是個安慰。(贏家沉浸在勝利的光芒中,他根本不會介意,如果你也一起幫忙,就沒問題了。)
  2. 如果其中一個孩子們總是贏不了,你可以加入遊戲、和他一組。
  3. 找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遊戲,而不只是彼此競爭。研究顯示,比起玩競爭性遊戲,玩合作性遊戲的孩子們將會比較願意合作,較少攻擊性、也較不好鬥。有許多很棒的合作性桌遊,例如:大貓入侵(Max)、神祕鐘樓(the Secret Door)、數雞趣(Count your Chickens)與禁忌之島(Forbidden Island)等,提供了有趣的手足連結,同時也教導孩子們認知技巧與情緒技巧。相對的,抱歉!(Sorry!)這類桌遊的遊戲策略則是鼓勵孩子們算計彼此。
  4. 阻止孩子們幸災樂禍。「你贏了當然會很開心呀,這沒有問題,只是看在別人眼裡會不太舒服……我們家的規則是要對彼此好……贏了之後過度炫耀並不是很好的運動家精神。」同理他,即便贏得勝利後會很高興,家庭遊戲的精神在於好玩有趣,並讓彼此都樂在其中。
  5. 孩子們需要有些贏得勝利的經驗。因為他們在生活中,不論是與同儕或手足,經常嘗到敗北滋味。因此當你和他玩時,讓他贏幾次。這對於個性比較有競爭衝動的父母來說,可能有點難。之前有許多父親問過我,如果我們放水讓小孩贏,那孩子們要怎麼學會「公平競爭」?但想想看,身為父母,每次你贏他都是靠著身形、力量與經驗的優勢,何來公平可言?何況,他也認定自己會輸,想當然耳,他回頭便會去找手足,讓手足也體會到他剛才那種輸的滋味。

等他長大到一定歲數,他可能會懷疑你到底有沒有認真在玩,你可以說:「你覺得我不夠認真嗎?好,我要使出全力了!看我這招!」表現得稍微好一點。慢慢地,你將會逐漸全力以赴,終而,你的小孩將會光明正大地贏過你,而絲毫沒有傷及他的自尊。

  1. 協助孩子們同意一起遵守規則。玩遊戲時,孩子們往往會因為弟弟妹妹沒有遵循規則而生氣。如果告訴他們弟弟妹妹還在學習規則、並不是故意要「作弊」,會對這種狀況有幫助。你也可以告訴幼兒:「哥哥說他今天想要按照認真的規則進行遊戲,看起來你想要用大家都不知道的規則玩……這是怪怪規則嗎?你會想跟哥哥一起用認真的規則玩嗎?還是你會想跟我一起到廚房,幫我做三明治?」
  2. 如果孩子習慣作弊,單獨和他玩,逗他發笑。《幫助小孩茁壯成長》(Helping Young Children Flourish )作者阿萊莎索爾特(Aletha Solter)說:「作弊意謂孩子們需要有人幫忙他消化無能挫折的感受。」當你單獨和孩子玩時,允許他偷吃步,假裝你沒有發現,但大聲地哀嘆自己表現不好、表達你很困惑為什麼一直輸,孩子一定會笑得合不攏嘴,而笑會療癒那導致他作弊的「我不夠厲害、不夠好」感覺。在贏了你幾場之後,他與手足玩時,比較不會作弊。
  3. 當情境對弟弟妹妹而言太不平等。建議他們想一想能否讓弟弟妹妹先起頭,或是給一些特別的加分機制,例如讓他有權利要求「重來一次」來挽救。依照孩子經驗與年紀的不同而做調整。
  4. 不論輸或贏,都逗孩子們笑,藉此消弭情緒張力。大多數孩子們會因為輸了而感到沮喪,它引發的是人類普遍對自己的失敗、「我不夠好」所產生的焦慮。歡笑則會減輕焦慮,如何讓孩子們笑呢?勞倫思柯恩在《遊戲力:陪孩子一起玩出學習的熱情與自信》中建議,父母可以在每次骰子投不中好數字、對手太強、遊戲失分時,都發點牢騷(並確保自己輸掉遊戲)。我補充一點,發牢騷時盡量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讓他們不會因為贏過你而有罪惡感,笑你輸掉遊戲並不會讓他們變得壞心刻薄。這有助於他們消化掉內心的恐懼,當他們輸的時候更能保持風度與愉快心情。

 

確保自己不會無意間激起競爭

我們已經討論過大多數父母容易無意間激化手足競爭的做法了。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大多數父母容易無意間激化手足競爭,為什麼?

 

  1. 父母站在某個孩子那邊,一起對抗另一個孩子。「不要再踢你姊姊了!」
  2. 父母拿孩子們做比較。「你就不能像哥哥一樣,讓我好好刷牙、不要動來動去好嗎?」
  3. 父母在孩子們身上貼標籤。「他比較有腦袋……她是小惡魔。」
  4. 父母放任與某個孩子之間的關係持續惡化,而不再親近。

另有一件事情看似無傷大雅,且對於管理孩子們的生活很有幫助,我們大多都曾做過。為了鞭策孩子們,誰不曾試過挑起孩子們之間的較勁?「誰先穿好睡衣,就能先聽媽咪講床邊故事。」但這個做法會讓孩子們習慣為了得到你的愛而與手足競爭,而且總會有個孩子比輸了,這會激發心裡的怨懟與更多的衝突。你真的希望家裡永無止境地播放著的主旋律是「我贏了!」……「不公平!」……「我先的!」……並不斷夾雜「戰敗者」的哀號嗎?

 

本文摘自心靈工坊《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與孩子的情緒對焦二部曲〕》。

 

【更多資訊請上《心靈工坊》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ShareBa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