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蘭君/採訪報導】
疫苗安全性問題一直是民眾關注的焦點,每年只要有疑似不良事件通報,就會佔據媒體版面,可是疫苗真的有這麼不靠譜嗎?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長庚紀念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疫苗安全要看時序性和因果,簡單來說,在時序上有相關性,例如打完疫苗後發生症狀,應該稱為「不良事件」,確定了因果關係、的確是由接種疫苗疫苗引起的,才稱為「不良反應」,前者是疑似,後者是確認,兩者不該混為一談,不良事件也絕不等於不良反應。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黃玉成理事長(左)與李秉穎榮譽理事長(右)表示疫苗安全講究實證。(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死疫苗在48小時內就有症狀 超過時間就無直接相關
他進一步舉例,所有的疫苗可以大致分成活的疫苗(活性減毒疫苗)和死的疫苗(不活化疫苗),死疫苗像是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等,打完後局部很快就可能出現腫、痛和身體倦怠1,症狀很少超過48小時才發生;肺炎鏈球菌疫苗也是約有1%機率會在48小時內發燒,所以超過48小時以後才出現的症狀,大多跟死的疫苗無直接相關2。
活疫苗通常最快1周後才出現症狀
至於活疫苗像是MMR(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卡介苗、水痘等,這類疫苗就像病毒進入人體,會有潛伏期,所以症狀通常較晚發生,MMR可能在打完的1周後才會出現發燒症狀,此外,也有少數血小板低下症;水痘則通常是5-26天後才出現症狀;依醫囑接種卡介苗可能出現腋下、頸部淋巴結腫脹,我國卡介苗骨炎、骨髓炎發生比率約百萬分之55,卡介苗不良反應平均發病年齡約為接種後6個月至2年,因此對於接種卡介苗之幼童成長至2歲至3歲間,若發現幼童出現骨炎、骨髓炎的症狀(例如:局部腫脹、肢體無力、步態不穩等),宜至小兒科進行診療評估,經過醫療照顧後,幼童多半能恢復正常生活。因此打完活疫苗如果立刻出現症狀,通常可能與疫苗無直接相關。
黃玉成強調,卡介苗還是有接種必要,因為可以預防小朋友感染結核菌腦膜炎和瀰漫性結核菌感染,這兩種嚴重疾病如果不打疫苗,患病機會大增,兩害相權取其輕,因此以疾病嚴重度和盛行率來看,依醫囑接種卡介苗有其必要。
GBS本來就有一定的發生率 不能全推到疫苗頭上
至於最近傳出有人打疫苗後,確診「格林-巴瑞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黃玉成表示,GBS是一種免疫性反應,通常在感染後數天至4週內會有症狀發生,典型表現包括肢體先有麻刺感,接著出現肢體無力的症狀,通常從腳開始往上擴散至大腿,最後可能造成全身麻痺,嚴重者甚至可能影響呼吸,目前確實病因未知,只知道是自己的免疫系統不當的攻擊自己的周邊神經系統所引起。由於在一般正常情況下,GBS就有一定的發生率,台灣每年大約有400例,因此就算不打疫苗也會出現這些個案,如果這些個案中恰好有人打疫苗,那疫苗就容易就變成代罪羔羊,但研究也顯示,GBS的發生無法完全排除是疫苗的影響,但在統計學上是沒有顯著影響的。黃玉成也再度強調,其實疫苗安全性要講求實證,而不是以單一個案以偏概全,就像有人突然猝死,如果他們之前剛好打疫苗,很多人就會把疫苗當成嫌疑犯,其實這對疫苗並不公平。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黃玉成理事長(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黃玉成也舉出實例,曾有一名接種疫苗後出現「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teven-Johnson Syndrome)」的患者,結果是因為患者服用的抗癲癇藥物引起,並非疫苗造成,也有11個月大的女嬰打完疫苗後猝死,最後證實是B19微小病毒導致心肌炎過世,都跟疫苗無直接相關15。
對疫苗的刻板印象 揭開安全性面紗才能解惑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也強調,所有疫苗都是經過嚴格臨床試驗和上市後追蹤,才能在臨床上使用。
他舉例,幾年前以色列4名老人一同接種同個批號疫苗死亡,引起國際震動,台灣也將該疫苗下架,但經WHO調查發現並無直接因果關係,後來以色列進行研究,發現有打疫苗的長者死亡率反而低於沒打疫苗的,長者短期內的死亡率增加跟有無施打疫苗其實並沒有直接關係。日本新聞曾經報導少數女性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出現慢性疼痛的情況,後來經衛生單位調查,發現為心理擔憂所引發的生理反應,並無科學證據證明與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有關。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李秉穎榮譽理事長(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這些情況就像當年施打新型H1N1流感疫苗,不良事件幾乎都不是由接種疫苗直接引起的,只是打疫苗與本身疾病發作的時間剛好重疊,「但新聞媒體每天都在報導,造成民眾有錯誤印象,覺得不安全,一直延續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