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邁向「工業遺產2.0」保存目標
的高雄港站北號誌樓
台灣這幾年面臨了許多工業遺產或產業遺產的文化資產保存課題,而這些場域或建物的修復、保存及再利用,都一再地考驗著我們是如何面對這些新型態文化資產的態度與作為。很高興地,有不少的鐵道相關文化資產,都在許多人的努力下,開啟了新的保存思維邏輯,而有了更進一步不同於以往的保存方式。像是以國定古蹟轉型為國家鐵道博物館的台北機廠,或者是高雄港站的北號誌樓,都不只是外觀建物凍結式地保存,而是以「活的」思維,將留下的機械轉型為仍可操作的動態保存,並且在重視「物」的保存外,還考慮到更多不同觀點下的整體脈絡。
回顧台灣這幾十年來工業遺產的保存,可說是始於「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政策,像是松山菸廠、華山文創園區等案例均是。這些工業遺產的廠房建築轉作商業用途時,雖然藉著懷舊表徵吸引大眾目光,但卻失去了工業遺產的核心內涵。這幾年,隨著對產業脈絡的重視,規劃者開始意識到產業建物的修復與再利用,還必須搭配內部生產機具的保存才能體現其意義,例如糖廠中的製糖機械,號誌樓中的聯動機關,或是自來水廠中的唧水設施,也都必須保留下來才能訴說其價值,因而演變為「工業遺產1.0」的概念,亦即除了保存建物外殼,也把內部機具留下。然而,「工業遺產1.0」的保存,留下了機具機械,但卻是屬於標本式地保存,缺乏活生生的運作甚至永續發展下去的可能性。因此,「工業遺產2.0」的全新樣貌呼之欲出,也就是不僅保留其相關機械,還要讓它動起來,賦予新的生命,成為未來保存再利用的一部分。
以高雄港站北號誌樓而言,雖然鐵路已經停駛,但是保存下來的舊高雄港站區,除了軌道外仍有室內機具完整的號誌樓聯動機械。在「工業遺產2.0」的保存思維上,號誌樓內的各式機械,即便不能百分之百回復原本用途,仍可直接演示其運作的原理,這正是「工業遺產2.0」保存的極佳範例。
而本書除了重新整理高雄港站北號誌樓當年運作時與操作上的實態外,也從其存在的起點出發,運用時間與空間不同的脈絡探討其發展緣起與歷程,帶領我們走過整個高雄港區鐵道的輝煌時代,還描寫了歷經二戰、戰後復員、美援到經濟奇蹟的突飛猛進,最後則是在都市發展等內外因素下功成身退,在文史保存呼聲中轉型的過程。本書的出版,搭配珍貴照片及地圖,讓生硬的史料更加具象,也讓北號誌樓在「工業遺產2.0」的保存方向上,提供了不同脈絡的珍貴參考史料。
這本《解鎖!北號誌樓》的書,在研究高雄鐵道史不遺餘力的謝明勳撰寫下,藉由重新書寫北號誌樓和高雄鐵道及城市的連結,勾勒出有別於以往的整體面相,還更進一步藉由此書寫,回頭詮釋北號誌樓存在的價值,這正是以「工業遺產2.0」為核心建構鐵道產業遺產的理想藍圖中,除了機具動態保存外所必須具備的敘事脈絡縮影。期待讀者在北號誌樓完成修復開放前,可透過書中各個篇章的豐富內容,理解這整個場域的歷史故事,以及豐富的發展歷程。期待北號誌樓未來的重生,以及以「工業遺產2.0」作為鐵道文化資產保存具體實踐的努力能夠順利成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洪致文
【推薦序】
蒼穹星空下的深長記憶
車站的號誌樓,就如同航空站的塔台,是鐵路一個重要關鍵的任務場所。台灣鐵路從1887年起迄今,隨著工業化及科技化時代的變遷,已少見在車站內還看得到號誌樓,如果用車站人生來形容鐵道運轉本業,那麼這個號誌樓就有如人的靈魂一樣,集站務於一,只要此處運作順暢則一切大致平穩運行,所以也可說號誌樓指揮若定就有如車站內的定海神針一般。
縱貫鐵路1908年通車的終點站就在高雄港站現址,當年算第一代的高雄車站,後因都市計畫發展高雄站搬遷新址,而將原本車站改稱為高雄港站。1928年前後的港站發展,從沿著港口的岸壁線逐漸形成,至1938年臨港線成形,經1948年台灣鐵路管理局成立,再到2008年廢站為止,正好一百年。在這期間的1970年至1990年正逢台灣經濟快速起飛的歷程,高雄港扮演成長發展的絕對關鍵,而肩負鐵路運輸重任的高雄港站正好承擔著重要的角色。
此時台鐵的高雄港站,共有一站四車場,港站本站仍有構內必須配置機關庫、整備線、檢修線、上下行到開線、停車及折返線等,還有統籌負責金門軍運的苓雅寮車場(現為光榮碼頭)、在加工出口區的中島車場,以及前鎮車場(相鄰原高雄機廠) 與草衙車場,如果稱它為以高雄港站為核心的環港鐵道也不為過。因此,南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台灣鐵路高雄港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扳動轉轍器的車站人生
「高雄港站」對一個二十五歲進入鐵路局未滿兩年,還在專業職場探索的我而言,是人生一個非常特別的經驗,最大的挑戰就是到號誌樓擔任行車副站長。當時大學畢業在路局從事的工作環境,大多是實習後調派列車長,或許自覺列車長工作過於單純,便自告奮勇請調下站,一看派令是高雄港站副站長,才開始認識這個完全陌生的貨運車站,直到我1987年考取交大研究所離職唸書為止,在港站正好一年半。高雄港站工作相當繁忙,第一臨港線及第二臨港線功能各異,港站內配置完整,具整體客運及貨運機能之標準化作業規模。因為有內部輪調制,自己有一段時間負責13號碼頭軍運的苓雅寮車場及70、71、72號碼頭貨櫃運送的草衙車場,當然中島及前鎮車場貨運業務最忙,但因有調車班長技術嫺熟,所以工作亦符常軌,唯有號誌樓的行車副站長,要獨挑大樑、需背記構內路線群,那時中鋼鐵路支線還在,每逢颱風或地震發生都會對鐵路行車及調車工作有所影響,尤其遇到接二連三的事故現場處理,更是讓人感到忙不過來。
例如:平交道事故、車輛出軌、機車故障等,有時扳回轉轍器異常更是緊張。因此,在號誌樓的工作崗位必須全神灌注且具備相當的鐵路運轉智能及反應敏捷的身手。也深切體悟到鐵路的學問在貨運,只是貨運成本高營收低,貨物運輸轉往公路而漸式微。感謝一群熱愛鐵道文化的有志青年,在高雄港站廢站後,堅持理想及理念轉型成打狗鐵道故事館。
記憶真的像鐵軌一樣長
欣逢過去一起打拚的優秀同事謝明勳科長來電,邀約為新書《解鎖!北號誌樓》為序,明勳兄曾擔任打狗鐵道故事館館長,也是長期關心和參與鐵道文化的工作者,此次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支持下出版最具代表性的《解鎖!北號誌樓》一書,又是一件行動派的力作。他知道我服務公職期間曾經擔任高雄港站副站長,二十多年後短暫的副局長職務及三進鐵路局接了局長,人生歷程有如北號誌樓上扳轉的轉轍器,在不同的轉捩點上,有著滿滿的記憶與情感。憶往服務高雄港站期間,從陌生到熟悉,與鐵路運轉及調車的同仁一起工作,對他們辛苦付出倍感敬佩。
相對於今日,再次見證了用心的鐵道迷,為鐵道文化傳承下去的堅持,可以回歸初心為鐵道印記,打造高雄港站北號誌樓的美好一頁。在這說一聲謝謝你!
台灣鐵路管理局第二十任局長
台灣鐵道觀光協會發起人
周永暉
02/20(週六)下午7點,
本文摘自玉山社《解鎖!北號誌樓》
【更多資訊請上《玉山社出版公司》;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