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台北—街>
作者:莊永明
艋舺、大稻埕、台北城─所謂的台北「三市街」,是台北市的「原型」,這三個「聚落」的發展,先後有序,而且各有其成長背景,也因此街道的布局、房屋的造型,也各有其獨特的個性。
艋舺和大稻埕都有過商船麕集、帆影林密的年代,是同屬於「商業社區」,只是艋舺是閉塞的,而大稻埕則是開放的。
艋舺在一八二○年代,已儼然是台灣北部經濟、政治與軍事的中心,和台南、鹿港鼎足而立,這個由漢人移墾、建造的市街,經歷了漳泉械鬥、異姓爭鬥,產生了強烈排他性,形成了保守性格。
淡水河床的淤塞,使這個由「番漢交易」之地所形成的郊商殷盛的市街,逐漸地走向了衰敗,將其貿易市場拱手讓給了「下游」的大稻埕。
分類械鬥,被三邑人追、趕、跑的同安人,退入大稻埕,和以後在新莊方面戰敗遁入大稻埕的漳州人,本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心,攜手合作,在奇武卒社故址,建立了新的家園。
艋舺人的褊狹民族思想,阻止了外國人「協助」它振衰起敝的機會,倒是大稻埕人接受了西方資本的投入,在歐風美雨下,加上自己的打拚、進取,逐漸地繁盛起來;大稻埕不僅在「台北」取代了艋舺的地位,更因為保有了「台灣風格」,成了台灣的「明日之星」!
一八八○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東進,震撼了東方古老的王朝,風中殘燭的大清帝國,在法國人的挑釁之前,完成了台北城的建築,這一座偏處海隅的帝國最後城堡,連著台灣在馬關條約談判席上,作為甲午戰爭打敗仗的籌碼,輸給了搭上世界「帝國俱樂部」列車的日本人。為了抗拒自己被賣身,台灣居民擁護著清國官吏,揭櫫著「民主」大幟,成立了「台灣民主國」,並且祈求獲得歐美的承認,只是日本人不肯輕易放棄戰利品,揮軍前來強制接收,台灣人的血肉終敵不過船堅砲利。
日本帝國對於擁有的海外第一個殖民地,不免自炫一番,在經濟上推行「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建設之餘,不忘將台北修飾得更近代化,以展現帝國實力。這些對「本島人」(台灣人)自稱「內地人」的日本人,劃定了「城內」是他們的統治權力中心和居地,次第蓋了不少的宏偉建築,更修築了好幾條寬闊大道,而且都市計劃的藍圖,眼光也一點都不膚淺,全是循著「百年大計」去規劃,畢竟他們認為「太陽旗」是永遠不會西墜的。
「本島人」雖然受盡屈辱、卑視,在政治上不能「伸腳出手」,但是憑著移民後裔的海洋性格,在商業上展現了身手,大稻埕能在大正年代,用「自己掙來的錢」,建造了那麼多具有「台灣風格」的西洋建築,令後生的我們,也不得不為之驕傲!
更重要的是,大稻埕本著其「開放性格」,采擷和接納當時風起雲湧的民主思潮和民本精神,促使了台灣新文化的萌生,無論文學、戲劇、音樂都有可觀成就,難能可貴的是「本土性」意識堅強,將日本統治者定位在「非我族類」上;這就是「大稻埕人」與「台灣人」曾是同義字原因所在!
歷史的軌跡,能留痕之處並不多,「台北老街」保住了一些當代的建築,雖然已經都是在風燭殘年之中,畢竟幢幢都是歷史見證物,它能夠矗立,便是我們的幸運,這種「歷史教材」是獨一無二,不能再求,誰能忍心讓其消毀呢?
回首三巿街,深度探索
三巿街─艋舺、大稻埕、城內,各有其時代背景,從什麼角度做深度旅遊,才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建議是這樣:艋舺,以「宗教之旅」做重點,參訪清水巖祖師廟、龍山寺、青山宮,了解這三座廟、寺、宮,其宗教信仰、廟會活動、巿集形色,可以看清楚老台北歲月身影,當然,剝皮寮歷史街區這個「活標本」也必得順道走走,庶民生活鮮活呈現其間。大稻埕,參訪港町(貴德街)、永樂町(迪化街)、太平町(延平北路)此日治時代代表台灣人「本色」的三大町通,循著一九二○年代的非武裝民族運動歷史遺點,以及一九三○年代的「台灣新文化運動」澎湃時期的歷史景點,將可知道「自覺年代」的台灣史,是多麼可歌可泣!
日治時代的台北城內街景。
城內,雖不見一八八四年完工的台北城牆,但殘存原貌的北門,清楚地訴說城起城落的興衰故事。日本治台五十年,所規劃的巿街、興建的官署、「三線路」和殖民建築,足令吾人反省日本帝國主義所欲展現的「西化建設」。
帶著懷舊心情,走讀「三巿街」,何止令人思古,畢竟厚重且有深度的觀光視野,是需從歷史的源頭出發!
艋舺的第一街是今日的貴陽街,也堪稱「台北第一街」。大稻埕的第一街是今日的迪化街,大家所熟悉的年貨大街。城內的第一街,應數哪一條?台北城於一八八四年竣工後,城內街道布局已依衙門、寺廟、店屋有所規劃,是故難求哪條街是最早的答案。而且日治後的「巿街改正」,原先的「巿容」,已經變化太多。不過,啟程的地點,可從北門跨入延平南路出發,因為它是日軍進城之路。
舊照片上的北門。
──本文摘錄《台北老街【30周年暢銷紀念新版】》(時報文化出版)
---------------------------------------------------------------------------------------------------
【作者簡介】
莊永明
莊永明(1942-2020年),台北市大稻埕人。1980年,應詹宏志先生之邀,在中國時報開闢一個「台灣第一」的專欄,每週一次、有系統地撰寫出台灣的人文、歷史等文化性的文章,前後長達一整年。在這個專欄中,陸續介紹過「台灣第一個醫學博士──杜聰明」、「台灣第一個畫家──黃土水」等。這個專欄推出後,讀者反應非常熱烈。很多人甚至主動提供更多的相關資料。
莊永明首開先例地整理出「台灣第一」的文稿,著名的文學家柏楊就說過:「莊永明是台灣第一個寫出『台灣第一』的人。」著作有《台灣第一》、《台灣記事》上下冊、《台灣諺語淺釋》10冊、《台灣風情》、《台北老街》、《台灣歌謠追想曲》、《台灣名人小札》、《台灣先聖先賢傳──韓石泉》、《傳唱台灣》、《島國顯影》、《呂泉生的音樂世界》、主講《台灣歌謠尋根》CD、2020年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合作的《臺灣歌謠傳鄉情—食百二,唱一二○》(臺語篇)CD專輯、《立言傳曲──莊永明口述影音紀實暨文稿紀念專輯》(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等。
《台北老街》獲中國時報開卷版十大好書;《台灣歌謠追想曲》獲1994年本土十大好書;《台灣歌謠尋根》獲1994年金鼎獎推薦優良唱片;《台灣醫療史》1998年獲巫永福文化評論獎。莊永明於2004年獲第八屆「台北文化獎」。
莊永明一輩子撰文並親身導覽,或在迪化街或在許多台北老街,為台北文史留下難以忘懷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