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貿抗爭即將結束了,編輯群說,現在還寫服貿會不會落伍了!我說,我們本
來就不隨著新聞起舞,因為在新聞事件的當下,太多的非理性對話,太多理想的包裝,學運雖然結束了,大家的恐懼還是存在。我們不是在報導新聞,我們希望傳達的是「心聞」(內心所聞)。所以,我必須分享一篇我在商周服貿專輯內他們所寫出來的編輯對話的內容。
那是學生占領的第136 小時,商周的編輯群在為他們的報導定位,根據商周所述:首先有人提出「反對程序正義,支持服貿」的論點,當時大家是苦笑著,因為沒有人敢大聲說支持服貿,因為心中有懼。但我覺得並不是真正的懼怕,而是搞不清楚狀況,政府突然要讓服貿過關,卻又是「突然」就進入院會,這些措手不及的動作,讓一堆人莫名其妙,別以為媒體人就很清楚,財經媒體一堆人是搞不清楚經濟為何的,但還是天天在撰寫新聞、意見評論,所以,恐懼不是來自於了解內容,而是不了解內容。
有句爭執吸引了我,「你們在怕甚麼?如果中資拿100 億來台灣辦《中國商業周刊》,你覺得台灣人會買我們,還是買它(《中國商業周刊》)?」其實我想台灣人至少在情緒上不會對於中資的媒體有興趣。「但如果花100 億把你買走呢…把整個商周團隊都買走呢?」原來位居商業雜誌龍頭的編輯群,也是如此害怕中資進來,原來這就是他們所謂的大象。可是我有點不懂的是,這個大象是具體的中資,還是心中虛擬的恐懼?
同樣身為一個媒體人,我也在想如果中資進來願意花100 億把整個團隊都買走,第一我一定賣,白天當《中國商業周刊》的員工,領中資的薪水,晚上就利用網路反駁中資媒體的言論,拿賺來的100 億與它抗衡,試想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時,革命黨人不是都拿著滿清的餉糧反滿清,抗日時中國共產黨不也是拿著國民軍的餉糧來反國民黨,這就叫做生存彈性。大家覺得中資真的能控制台灣媒體嗎?喜歡TVBS 的人不會被三立的言論影響,喜歡看自由時報的人也不會被中國時報所影響,這就是台灣,早有立場各自黑白。
另外,我覺得如果就媒體併購角度去反服貿,就是見象不是象了,中資早就透過某商業雜誌,利用委託發行的名義(中資負擔印刷及編輯費用),在台發行新的雜誌了,我以前熟知的雜誌就已經如此2 年了,這說明大象早就進來了,大家卻沒看見,所以在全球化的地球村,任何的防堵都沒有意義,只是讓少數有機會的人可以賣台,如果大辣辣的開放,這些賣台的人反而會現出原形。
告訴商周的編輯群,不用擔心中資會買走經營團隊,頂多挖角幾個,能力差的他們還看不上,你們自己也知道現在雜誌的銷量與影響力每況愈下,他們要的是電視,所以我們不用太擔心,也別太奢望他們會花100 億來買。
【本文出處:大想法6月號。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大想法雜誌粉絲團》粉絲團
www.facebook.com/bigthink888。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