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的烘焙麵包何時引進台灣?很多人會說日本時代(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因為麵包在台語一般都稱「pháng」(注音ㄆㄤˋ),源自日語「パン」(pan)。
日本人確實把「パン」一詞帶來台灣,並融入當時相對於官方日本語的民間主流語言「台灣話」。不過,麵包並不是日本人的發明。日語パン音譯自外來的葡萄牙語pão。
歐洲十五至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在十六世紀中最早抵達日本時,已傳入麵包等西洋食物。
很多人以為「麵包」一詞是華語,其實閩南語也有此一用詞,清代的《廈英大辭典》(一八七三年)就收錄了「麵包」一詞。
(延伸閱讀:西門町曾經是墓仔埔?日本人因此特地從京都請狐仙來坐鎮)
日本時代的《臺日大辭典》(一九三二年),也收錄「麵包」(mī-pau)、「菓子麵包」,並有「烘麵包」的用詞。
日本人善於改良外國食物,久而久之就成為日本傳統。在明治時代,日本人把傳統的甜點「菓子」,融入西方的「麵包」,創造了「菓子麵包」,例如著名的「紅豆麵包」。
在日本時代,台灣主要有兩種麵包,一是「食パン」(shokupan)指西式吐司麵包;一是「菓子パン」(kashipan),指日式甜麵包。
此外,日本的油炸麵包「揚げパン」(age-pan)。這種一般做成橢圓形的麵包,以高筋麵粉加上鹽、糖、雞蛋、奶油、酵母等揉成麵糰,經發酵、膨脹後,再包裹麵包粉油炸,把麵包炸得外酥內軟(一般是咖哩內餡),看來就是今天台灣「基隆廟口營養三明治」的原型。
(延伸閱讀:沒有松樹也沒有山!曾經有「小蘇州」美稱的松山為什麼叫松山?)
以此來看,台灣在清代就有做麵包,只是不普遍。事實上,台灣做麵包的歷史,可以再往前推到十七世紀上半葉的荷蘭、西班牙時代。
根據荷蘭《熱蘭遮城日誌》,當時荷蘭人日常會吃Tarwebrood(英語Wheat bread),也就是小麥做的麵包。荷蘭人及華人、原住民基督教徒在做禮拜紀念主耶穌時,也會吃麵包、喝葡萄酒。
當時荷蘭人還僱用華人擔任Broodbarkker(英語Bread baker),即麵包烘焙師。荷蘭人並以法律規定麵包的用糖和重量,以及能否摻雜米等,曾在當年的「寬街」(今台南安平效忠街)張貼雙語告示。「寬街」的荷蘭文街名為Breedstraat,英文稱之Broadway(百老匯)。
根據荷蘭時代台南西拉雅語的聖經《馬太福音》,有關「五餅二魚」神蹟故事中的餅或麵包,西拉雅語稱之Paoul,聽起來很像閩南語的「包仔」(pau-á),可見當時西拉雅語吸收了閩南語的詞彙。此外,西拉雅語稱麵包烘焙師為Soihu,聽起來也很像閩南語的「司阜」(師傅,sai-hū)。
*本文摘自《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貓頭鷹出版。
【作者簡介】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政治大學、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臺灣史、東亞史,史學理論、歷史民俗學。曾主持「新港文書研究」,以及「荷蘭時代決議錄」譯註等計畫。精熟荷蘭語與荷蘭文獻,其編著的《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解讀十七世紀中葉北台灣的荷蘭古地圖,是研究早期台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譯註及著作有《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稻鄉出版)、《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及《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合著)、《解碼臺灣史1550-1720》(合著)等書。
相關著作:《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
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現任作家、講師,兼任導遊,關注台灣庶民的語言與文化,致力台灣歷史的史普寫作。
曾任聯合報文化記者及主編、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中興大學駐校作家、聯合新聞網〔讀.書.人〕專欄作家。
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四十種台灣歷史、文化、民俗、語言、人物著作,包括《台灣史新聞》、《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與翁佳音合著)、《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激骨話:台灣歇後語》,以及《鷄籠中元祭》、《台灣小吃之美:基隆廟口》、《台灣宗教之美:迎媽祖》等繪本文字。
2021年9月出版首部歷史小說《艾爾摩沙的瑪利亞》。
相關著作:《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台灣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