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預計11月初從第13輪開始,開放部分mRNA疫苗(BNT和莫德納),給第一劑打AZ者全年齡混打第二劑,消息一出讓第12輪已經預約施打第二劑AZ的民眾觀望,甚至出現緩打現象。不過,醫生提醒,雖然有研究指出,AZ混打BNT保護力較高,但副作用發生率同樣也比較高。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團隊今年2月進行研究,第一劑打AZ疫苗,第二劑再打BNT,形成的抗體濃度是AZ+AZ疫苗的9倍,不過出現發燒、冷顫、肌肉痠痛、頭痛、虛弱等副作用的機率也較高。
前台大醫師林氏璧在臉書上分析AZ混打mRNA的利弊,他認為,疫苗保護力的觀察除了施打後短期的保護力外,維持多久也是重點。mRNA疫苗目前看來抗體掉下來比較快,反而腺病毒載體疫苗可以撐比較久。而且混打,就是承受兩種疫苗不同的風險。AZ第一劑,mRNA第二劑,都是不良反應較高的,豈不是要被火車撞兩次?
林氏璧認為,除非是醫護或邊防人員,不建議一般人執著於AZ混打mRNA。以目前疫情觀察,他推測,台灣人要出國後回國免隔離,可能已經是半年以後的事了,現在就把抗體打高高,不一定有太大意義。反倒是半年後如果真的要出國前,再打一劑mRNA(例如莫德納加強針)讓抗體衝高高,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