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三公九卿制度,得從秦始皇時期說起,中國歷史上許多制度追根溯源,都能追溯到這位中國大一統的開創者身上。秦帝國建立之後,秦始皇在地方上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在中央則設立三公九卿制,以統治全國。
秦朝二世而亡,大漢王朝的創始人劉邦,是個地頭蛇出身的秦朝鄉長,劉邦聘請的職業經理人蕭何、曹參等人則是秦朝基層公務員。漢朝立國之後,基本繼承了秦朝的全套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作為中央政府的基本架構,也被保留了下來。
西漢時期,所謂的三公九卿,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以及御史大夫。其中丞相是政府部門的最高行政長官,太尉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御史大夫主管監察。表面上看來,三公各有分工,地位相當,頗有些「三權分立」的感覺,實則不然。
太尉雖然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但和平時期卻是沒有兵權的,戰時也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所以軍權歸根結底是在皇帝手中,太尉充其量也就是總參謀長。而御史大夫的權力更小,除了監察職能外,更多的是承擔一些管理圖籍、奏章的文書類工作。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漢早期,丞相權力極大。皇帝作為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有權任命丞相,但是丞相一經任命,便全權負責管理國家。皇帝若對丞相的行政管理有所不滿,雖然有權罷免丞相,卻無權直接插手政務。
丞相的權力如此之大,以至於西漢初年,曹參在擔任丞相時,曾直接要求皇帝不要插手政務。他對漢惠帝說:「高皇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翻譯成現代話就是,老一輩已經定下了基本國策,陛下你什麼都不用插手,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恪盡職守,天下就一定太平了。
西漢初期,丞相位高權重,以至連皇帝都要禮敬三分。凡丞相覲見,皇帝得離座;丞相病重,皇帝得親臨問疾,並遣使送藥;丞相去世,皇帝要前往弔唁,並賜棺、賜葬地、賜冥器等。此外,西漢初期的丞相蕭何、曹參等人,還都有「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殊待遇。
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高權重,這無疑極大地削弱了皇帝的權力。漢武帝時期,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達到頂峰。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任用過十三位丞相,其中七人被罷免,五人被處死或是被迫自殺,僅一人善終。百分之三十八的死亡率以及百分之五十四的失業率,使得丞相成為這一時期最為危險的職業。
對於有著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來說,即使是不斷撤換丞相,仍然不能讓他感到滿意,他的最終目的是加強皇權、削弱相權,做到真正的「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為削弱相權,漢武帝下令,政府頒佈的行政命令,必須加蓋皇帝玉璽才能生效。
同時,漢武帝在「內朝」中增設尚書台,專門負責審議政府奏章工作。凡是奏章、檔等,只有經過尚書台審議,最終交由皇帝加蓋玉璽之後,才具有法律效力。就這樣,國家大權在尚書台拐了一個彎之後,又回到了皇帝手中,漸漸地,尚書台成了最有權威的機構,丞相最終就只有「坐而論道」的權力了。
據傳,漢宣帝時期,丞相丙吉在長安城內散步,路遇打架鬥毆致人死傷,他不聞不問,行不許久,遇見有駕車的老牛在喘氣,他反而上前詢問駕車之人。
隨從人員大惑不解,丙吉解釋說:「打架鬥毆,有京兆尹管,丞相不必過問;牛若未走多遠就喘氣,是天時不正,作為丞相,我有責任協助皇帝調理陰陽,所以要問問。」由此可見,曾經權傾朝野的丞相,已經徹底淪為閒職。
除了對丞相動手之外,漢武帝還廢黜「太尉」一職,將最高軍事長官更改為「大司馬」。之所以取「司馬」之名,在於漢朝征討匈奴,騎兵是當之無愧的主力,而戰馬也就成了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名為「司馬」,實則取「司戰」之意。漢武帝最為鍾愛的兩員名將衛青、霍去病,都曾擔任大司馬一職。
後來,漢成帝時期,更「御史大夫」為「大司空」,漢哀帝時「丞相」更為「大司徒」,漢朝三公正式改為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由此「三公」也被稱為「三司」。
*本文摘自《活在大漢》,商周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祈莫昕
生長於彩雲之南,自由職業者一名,以撰稿為生,喜讀歷史,也愛幻想,善於發現歷史中不易察覺的動人之處。曾在《環球》、《風光旅遊》、《今日民族》等旅遊、民俗、歷史類雜誌上發表文章數篇,計十多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