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中除夕/祝曉鋒
【『好報』報系:台灣好報】2022.01.23
處理完年前的一切事情,大年三十早上九點我們一家就收拾停當,帶著愉悅和期待駛出西安城區,奔上福銀高速。一路上人車寥寥,暢通無阻,霧霾異常嚴重,心情卻格外敞亮。歡快的車輪彈撥出悅耳的音旋,高速上所有的噪音彙聚為濃濃年味的歌律串燒,韻感十足。對年的期盼和牽掛已讓大部分在外遊子,早早的從四面八方彙聚到一個個圓心,每個人心中的寧靜港灣,無數次魂牽夢引的、給予孕育、曾經幼稚、經歷青澀、培養成長之地——老家。
一個小時的輕鬆馳騁就到達了老家所在地的縣城。
我的老家在關中農村,距離縣城大約有三十公里,父老鄉親世代聚居在美麗的漆水河畔。也許是越美麗越偏僻,老家生活就醫還是不便,父母親獨自在老家生活自不可以。所以十幾年前考慮到父母年事已高(父親今年八十七歲,母親八十一歲),我們就安排父母一直生活在縣城。我也經常力邀父母來西安和我們一起生活,雖然我們百般討好,千般孝順,但他們待不了多長時間就以環境不熟悉、生活不習慣、周邊沒熟人等等理由嚷嚷回家。其實我們也知道,這些都不是問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乾縣人,父母認為乾縣才是他們的家,尤其年齡大了,離開乾縣就感覺沒有了根基,缺少踏踏實實的歸屬感。
大哥一家已熱情迎候,不多時二哥一家也從外地準時歸來,一大家人談笑風生,甚是熱鬧溫馨。
十二點多簡單吃過午飯,緊接著就要辦理兩件事情:一是提前準備年後看親戚的禮品,二是除夕最重要的事情——回老家上墳祭祖。
縣城不像大城市,春節這幾天開門的超市及年貨銷售點還是較少。往年初四開始串親戚還好,初三有不少開門營業的,買禮品尚來得及。今年正月初二有兩家親戚的新靈(新靈就是人去世還沒有經過三年,每年正月的祭拜;各地有所不同,我們這裏的新靈是正月初二)要拜。明天是春節,大家闔家團圓,幾乎沒有開門營業的,所以今年除夕下午必須要把禮品都準備好。
街道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超市店鋪裏人頭攢動,小盒大包出出進進,一年的辛苦在這幾天得到了集中的購物釋放。年貨禮品店貨物堆積如山、琳琅滿目,一片大紅很是喜慶。大哥對禮品數量及配置早已成竹在胸,指揮若定,這個二十五份,那個二十份,再來個八份……我和二哥按要求搭配取捨,清點數量,做好勞務。兩車的往返運輸,禮品一應俱全,回家再次核對不多不少,剛剛好。
大哥已經把上墳祭祀用的香蠟紙錢準備妥當。下午兩點準備出發回老家,父親心情很好,說要和我們一起回去看看轉轉。於是父親,我們兄弟三人,我兒子及我兩個侄子一行七人(我們老家風俗一直謹遵:大年三十女人不上墳)開車直奔三十公里開外的老家。沿乾法旅遊公路經過幾個村鎮,下一個大坡,緊挨河東岸右轉進入進村的小路,親切感瞬間充滿全身,每個細胞都泵感十足,變得有力、多情,但似乎感覺又很無力和柔弱……
我們老家前些年還在延續土葬,都是請“風水先生”甄選“寶地”,所以安葬之地分散不集中,上墳的人都是在村周圍一堆一簇,四處奔走。大年三十下午全村周邊嫋煙四起,炮聲不斷,“香”氣四溢,雖然還沒有與時俱進,但感覺傳統的儀式感滿滿,與兒時無異,回歸感還是很強。
更換掉每個祖先墳頂壓的裱紙,點燃一根蠟燭,三根一米八的高香,燒紙和紙錢,然後齊刷刷下跪磕三個頭,起身作揖請先人回家過年。最後一個是給爺爺上墳,爺爺是一九九九年在八十七歲高齡時無疾而終,二十多年來墳塚依然完整高隆,三米高的石碑聳立墳頭,高大的柏樹圍繞其中,蔥蔥鬱鬱,感覺守護依舊。
我們大家族在我們村人數最多,實力最強,團結最好,因此族譜也是最完整的。父親現在在族裏最長,但不在村裏生活,所以族譜就在四叔家保存供奉。到四叔家時,父親已經代表我們家上香祭奠,所以我們只能鞠躬以示緬懷恭請。
父親一回到村裏,就開始獨自行動,這裏轉轉那兒看看。我遠遠看見他和鄉親們聊天,手舞足蹈,笑聲朗朗,勁頭十足。回到老家瞬間也讓他返老還童,少了暮氣多了活力,我想他是不是也覺得自己回到了青年、甚至孩提時代……
看望了幾個叔叔嬸嬸和親近的街坊鄰居後,走在村裏全面覆蓋,寬闊平整,乾淨整潔的水泥路面上,感覺無比的踏實安穩。站在村頭高高的的土崖上,環顧四周,村莊院落熟悉依然,但早已物是人非。歲月催生著每個人的生活,兒時的夥伴也已讓生活雕刻的沒有了靈氣和激進,顯得有點木訥和遲滯,曾經彪悍的鄉親已老態龍鍾,小孩子也已不知所屬。
父老鄉親的一掌拍肩,一聲召喚讓我忽然一個激靈,甚至有點恍惚:我是誰,我多大了,我在哪里……
雖童顏已去,但癡心未變,他們的真誠和熱情讓這種思緒的塵網一掃而光,雖然現實和環境沒有改變,但用積極的角度和陽光的態度去認知思考,生活始終是愉悅和幸福的。
五點半回到縣城,家裏的年夜大餐已準備完美。全家十幾口人圍坐父母周圍,聽父母嘮叨,暢彼此感悟,送相互祝福,展來年豐景……年夜飯的香甜美好總結著過去一年的辛苦和收穫,更預示著明年擁有更健康的身體,取得更大的成就,順心順意福滿乾坤!
縣城平時也已禁止售放炮仗,但年三十炮聲依舊劈劈啪啪不絕於耳,炮紙炮灰鋪滿街道,煙火味彌漫在整個除夕的縣城。可能是過年嘛,也需要一些炮聲才能顯得不同平時,更加熱鬧,所以過年期間還在燃放爆竹,這幾天管理部門不鼓勵不禁止,但相對來說放炮還是少了許多,時間持續也短了不少。說明人們的文明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高。我想若干年後,過年放炮仗也許只能成為一種回憶,一種描述,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吧。
晚上八點,院子裏點起三百六十五根香代表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前面點燃五根蠟燭代表著五路神靈,由母親帶頭,家裏的女人燒紙跪拜敬祭五神。這也是我們這裏一直以來的傳統祭祀之一,祈求五神保佑,全家幸福如意,家和萬事興。
無論形式如何,是否封建,作為一種習俗,美好的期盼和願望總歸是好的。
陪父母看看春晚聊聊天,融入其中,這應該是在老家除夕夜最安靜、最愜意、最溫暖、最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刻。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想一切美好祝福都能如願,希望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我們每個家庭都和睦團圓,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都平安、健康、幸福。
【更多新聞】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