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日前公布110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蟬聯榜首,而十大癌症死亡率中,肝癌則連續42年排名前2名。肝病危脅國人健康,國內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邀集專家討論「肝臟機能」受損的徵兆,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如有男性女乳化,要注意可能是肝腎受損警訊。而近年飲食西化影響,國人罹患脂肪肝的比例大幅成長,也恐讓代謝性肝炎成為未來主流肝病。平日護肝保養,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建議,可以攝取富含Omega-3的魚類;資深媒體人許聖梅,則會補充含「白蔘」的保健食品,忙碌工作中養出好肝。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曾針對9,000名上班族做調查,發現有脂肪肝的比例高達43%。目前B、C型肝炎因有藥物治療及疫苗預防,盛行率逐漸下降,但國人由於飲食西化、缺乏運動影響,患有脂肪肝的比例大幅攀升,恐讓代謝性肝炎成為未來主流肝病。張振榕解釋,脂肪肝是一種代謝型疾病,資料顯示約有50%的脂肪肝患者,會進展成脂肪型肝炎,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肝癌的風險。脂肪肝不僅止於讓肝臟發炎,脂肪肝還會讓全身處於低度慢性發炎,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遭受傳染病感染風險會增加2.71倍,長期脂肪肝,罹患肝硬化的風險也是一般人的3.2倍。
▲ 約有50%的脂肪肝患者,會進展成脂肪型肝炎。(圖:TVBS)
當肝臟機能受損時,會有四大併發症產生,除了「雌激素」、「氨」無法代謝,還會有「肝門靜脈高壓」,以及「肝臟製造白蛋白不足」的症狀。張振榕分享,「一名40歲的男性患者,體型瘦瘦的,胸部卻有B罩杯」。
之所以出現男性女乳症的情形,張振榕解釋,當肝功能受損較嚴重,荷爾蒙代謝也會出問題,雌激素堆積患者體內,才會導致乳房組織增生。而當肝門靜脈高壓時,血液無法流入肝臟,血液也會流向側支循環,形成胃食道靜脈瘤或12指腸靜脈瘤。江守山則指出,有肝臟衰竭情況的人,「肺部呼出的氣體味道,像爛蘋果跟臭掉的雞蛋放在一起」,患者若不盡快診治,可能很快就會進入肝昏迷狀態。而肝臟製造的白蛋白不足,則會發生腹水、細菌性腹膜炎等情況,肝硬化患者在感染的情形下,轉成「肝腎症候群」的機率大增,大幅提高患者的死亡率。
談及護肝保健的方法,許聖梅公公是名外科醫師,卻也不敵肝癌,發現罹癌後不到3個月就病逝,讓她格外重視養肝,平時也會選吃含有成份的保健食品護肝。許聖梅解釋,「由於本身是燥熱體質,吃紅蔘會流鼻血然後花旗蔘又比較涼,因此會選擇適合大部分人的『白蔘』保護肝臟」。養肝飲食上,江守山則建議,可攝取含Omega-3的油脂降低發炎;咖啡可以抑制肝硬化跟肝癌的生成。
▲ 白蔘護肝適合各種體質。(圖:TVBS)
欲了解更多「護肝養生」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健康2.0》,或訂閱《健康2.0》YT頻道,《健康2.0》也全新推出《健康2.0 APP》,網羅熱門健康議題,各式健康資訊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