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網黃楸玲/台北報導】
讓家庭處於無菸環境是家中每位成員的責任,多數吸菸者以為到陽台或是浴廁內吸菸,就不會讓家人受到二手菸的危害,但在陽台外吸菸所產生的菸煙一樣會吸附在衣服上變成三手菸,同時二手菸也會飄散到鄰居家,讓鄰居飽受二手菸害。
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不要在家吸菸,保護家人遠離二、三手菸危害,也不要在陽台吸菸,一則可以敦親睦鄰,二則可以避免鄰居受到二手菸害,以免因此而可能被鄰居提告,可說是損人又不利己。
二手菸是燃燒菸草製品產生的菸霧,菸霧中含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包括數百種有毒化學物質和約70種可致癌化學物質。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二手菸暴露除增加致癌風險,亦會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及罹病死亡的風險。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也提及,若父母吸菸會使得家中青少年更容易生病,相較於沒有接觸二手菸的孩子,更容易增加罹患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機率。另外,二手菸也會使青少年氣喘發作更嚴重和頻繁,嚴重的氣喘發作更可能使青少年產生致命危險。
若父母在家中吸菸,讓嬰兒吸入二手菸,更有可能意外死於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在懷孕期間或出生後暴露於二手菸的嬰兒,長大後,其肺部狀況皆比未接觸二手菸的嬰兒要來的差。此外,吸入二手菸的嬰兒和兒童與未接觸者相比,更容易罹患支氣管炎、肺炎和耳部感染,因此為了家中孩子著想,請趕快戒菸吧!
公寓大廈因管道間相通,若在浴廁吸菸,會透過管道間逸散到全棟建築物;如在住宅陽台吸菸,二手菸也會飄散到鄰居家,讓沒有吸菸的鄰居不堪其擾,整天門窗緊閉,類似案件屢有民眾向國民健康署或地方衛生局反應。因為住宅為私領域,不在菸害防制法的管轄範圍,而國民健康署正持續蒐集國外之相關立法案例,作為未來修法之參考。
針對二手菸困擾鄰居的問題,若民眾所居住的地方有管理委員會,建議請委員會主任委員或幹部協助善意勸導吸菸之住戶,並選擇居民非必經的公共空間劃分吸菸區,讓吸菸的居民可以到戶外吸菸區吸菸,以改善二手菸對鄰居造成的困擾,並在大樓公共區域或電梯間張貼公告提醒。
不抽菸,就不會產生二手菸,尚未戒菸的民眾,可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多元戒菸服務協助戒菸,全台將近3,500家合約醫事機構的醫師及戒菸衛教人員可提供戒菸服務。

更多新聞報導:
三大治療改善異位性皮膚炎
健保雲端系統2.0 數位科技守護國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