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Facebook)、部落格、噗浪、推特、微博......,社交網站上的人際關係,也是真實人際關係的一部分。要怎樣才能幫自己加分,而不會變成討厭鬼?
撰文◎陳培思
網路上任何一個空間塑造出來的自己,等同於現實生活中的形象,千萬不要讓網路上的你,毀了現實中苦心經營的形象。如果你老在臉書上哀聲嘆氣、怨天尤人,即使從來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喊累,還是會被同事貼上「愛抱怨」的標籤。
網路上的人際關係,也是真實人際關係的一部分。趕快檢視一下,你是否有下列習慣,小心成為討厭鬼。
※對別人的朋友邀請視而不見
當別人邀請你加入朋友時,只要是你知道的人,請不要拒絕他,《史上最強人脈新存摺》作者蒂娜.貝帝森指出,「如果你碰到某個確實認識的人,就算不熟,也要把他加入你的清單,畢竟這就是我們加入社交網站的目的。」同樣的,也不要隨便刪除朋友,這是令人感到受傷的舉動。而在發送交友訊息時,如果沒有使用真名,請記得寫封訊息告知對方自己是誰,別讓對方得像偵探般,從你的動態裡找出蛛絲馬跡。
※完全潛水不與人互動
記住,社群網站的目的就是分享交流,不只是用來觀察朋友們的動態。平常主動分享一些訊息、照片、想法意見,或是新知趣聞,這樣朋友才會更瞭解你,也可以創造交集點,產生進一步互動。
※有事沒事隨手打卡
愛隨時隨地打卡的人要小心!在科技業任職的Steve說,「有次我在會議中,隨手打卡『冗長無聊的會』,沒多久,同事丟我訊息,『你不怕被正在發表冗長會議訓話的老闆看到?』我才突然驚覺,趕快刪掉訊息。」
此外,也不要多事幫對方打卡,Sandy說,「有次我辦完公事還有點時間,就和附近的朋友見個面,不料她幫我打了卡,回到辦公室後,同事揶揄我『真好,躲過剛剛的訓話還喝了午茶』,讓我很尷尬。」
※負面情緒如滔滔江水般宣洩
沒有人喜歡和愛抱怨、負面情緒濃厚的人做朋友,在臉書上也是如此,日本網友把臉書使用者區分成12種類型,其中所謂的感性君(The Emo),就是經常在臉書發表消極灰暗言論的人,讓朋友感到很頭疼,總覺得不斷看這些言論會一起被拉入黑暗深淵。
※實況轉播生活瑣事
美國針對逾1,500名臉書使用者調查發現,太頻繁更新日常生活瑣碎事項,會惹朋友厭煩。在公關公司上班的菲比深表贊同,「我實在沒必要知道朋友早餐吃什麼、晚餐宵夜吃什麼。」
※把臉書當廣告推銷看板
不要讓臉書或網路空間流於推銷場所,臉書是分享空間,即使企業或店家在經營粉絲團時,都知道要修飾口氣避免過於推銷,何況個人臉書?
千萬別像強力推銷員,三不五時發些商業活動或是小遊戲邀請訊息。當別人對於你的邀請或活動沒有回應時,就該意識到對方不愛玩小遊戲,或對這類活動沒興趣,別再繼續窮追猛打。
※把公司內部事務攤在網路上
在臉書上抱怨工作,是非常不明智的舉動,一旦你把訊息貼出來,就等於公開昭告全世界。公司內務本來就不適合在公開場合討論,對手企業有可能透過朋友的朋友,看見相關資訊。
而臉書上的抱怨,也可能讓事情愈演愈烈,有過教訓的小陳說,「有次我在臉書埋怨某位同事的工作失誤,引來朋友們熱烈回應,炮火猛烈跟著指責,讓同事覺得沒有台階下,兩人關係降到了冰點,好一陣子都不往來。」
※上班時間忙著發訊息
分享也要看時間,現在公司即使鎖住公司電腦也沒用,人手一台的智慧型手機還是可以繼續逛網路,但如果你太白目,在上班時間轉貼各種訊息,要說服老闆或主管相信你全神貫注認真上班,那簡直就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大肆傳教或談論政治
一般人都會避免和同事談及政治、宗教等敏感話題,同樣的,在網路也盡量不要發表相關言論,容易挑起敏感神經。擔任行政人員的小白說,「我本來不知道旁邊同事的政治立場,但自從臉書加入好友後,我發現他經常轉載攻擊敵對陣營的激烈文章,雖然現實生活中他從不曾和我提起過,但仍讓我感到不舒服。」Eric則認為,「引用宗教經文自我勉勵,或聊到比較幽默的政治議題,偶一為之我還可以接受,但太激烈或太頻繁,就會讓我反感。」
※瘋狂洗板轉載資訊
Nancy因為一位朋友太常洗板,取消了對方的動態顯示,「我實在不想每次都得跳過他幾百則的訊息才有辦法看到其他人動態。」分享訊息固然好,但不要突然一下子分享數十條類似的訊息,這會造成別人的困擾。
【更多精采文章,請上Career職場情報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