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這是一個國際性的環保運動,除了提倡環境保護,更要呼籲全球對生態議題的重視。
地球日源自美國
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於美國,目的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尼爾森(Gaylord Nelson)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並將隔年的4月22日當作「地球日」。
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海斯(Denis Hayes)接著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具體構想,並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的社區性活動,獲得很多積極迴響。
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參加人數多達200萬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如此規模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這項成功也激勵了美國環境保護局的成立。
然而,這項活動能從一個國家發起,進而真正影響到全球,是在1990年的4月22日。
地球日走向國際
當時全球逾140國、2億多人同時舉行各式各樣的環保宣傳活動,由於舉辦的活動太多,讓許多國家的政府感受到壓力,促成1992年眾多領袖前往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參加聯合國地球高峰會。這項跨國行動也獲得聯合國肯定,讓「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
這可以說是有了地球日,才有里約地球高峰會,才有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和後來的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諾貝爾和平獎的桂冠並在2004年首度頒發給環保人士─肯亞環境部副部長阿薩依(Wangari Maathai)。
阿薩依倡導生態維護,以她為首的草根運動─綠帶運動(Green Belt Movement)緩和了非洲森林遭到濫伐的問題,更讓婦女能在社區扮演環保的領導角色。許多國家紛紛效仿,一個原本只在阿薩依自家後院小苗圃展開的環保活動,擴大成為動員貧窮的非洲婦女種下近3千萬棵樹,結果更變成一股全球性的洪流。
地球日挑戰加劇
地球日的濫觴是從美國開始,進而促成世界其他地方開始認真看待環境污染的問題。在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增長之際,更多乾旱、洪水和超級風暴的出現,在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下,導致災情更加惡化,因而逐漸形成一種政治共識,即氣候變遷對數十億人的未來構成風險。
因此,世界各國領袖在2015年達成巴黎氣候協定,各國承諾採取行動,要將地球的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
然而,在包括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糧食短缺和美中關係緊張等危機下,各國政府遠遠未能實現在巴黎協定的承諾。
科學家在3月發佈的評估中表示,應對氣候變遷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這份最新的聯合國報告顯示,地球很可能在未來10年內跨過全球暖化的關鍵臨界點,各國需要立刻徹底擺脫化石燃料以防情況無法挽回。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表示,如果要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1.5度內,就必須在2030年前達到溫室氣體排放減半。
IPCC指出,如果現在就採取行動,仍可確保讓所有人享有一個宜居的永續未來。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搶救永續未來 氣候人士世界地球日大行動
聖嬰現象將回歸 2023恐破全球高溫紀錄
聯合國氣候報告示警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翻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