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渣飲食是做大腸鏡檢查前的常見準備,低渣飲食可幫助腸道排空、減少殘渣,避免因糞便殘渣遮蓋腸道黏膜而影響檢查結果,而白吐司正是適合低渣飲食的食物選擇之一。
執行低渣飲食是在做大腸鏡檢查前非常重要的一環,低渣飲食可幫助腸道排空、減少殘渣,避免因糞便殘渣遮蓋腸道黏膜而影響檢查結果。低渣飲食怎麼吃?低渣飲食菜單便利商店怎麼選擇?本文一次整理大腸鏡檢查前三天的低渣飲食菜單。
根據衛生福利部表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且依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確診大腸癌。衛福部也呼籲,國人應積極接受癌症篩檢,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以及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異常時,盡速配合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潛藏在大腸的息肉及癌症。(推薦閱讀:別以為越貴越有效!台大醫師:預防大腸癌,該做糞便潛血檢查,還是大腸鏡?)
低渣飲食是什麼?5類適用對象
低渣飲食(Low Residue Diet)指的是,以均衡飲食為基礎,減少食物經消化、吸收和發酵後在腸道留下殘渣的一種飲食方式,每日粗纖維攝取量應控制在4公克以下。低渣飲食的烹調方式建議以煮、燙、蒸、炒為主並避免煎、烤、炸。依馬偕紀念醫院衛教資訊,低渣飲食可減少糞便體積與排便頻率、使腸胃道獲得充分休息以及幫助腸胃道傷口癒合。以下5類為低渣飲食適用對象:
- 大腸檢查
- 施行腸胃道(如結腸、直腸部位)手術前後,需數日無法排便者。
- 肛門手術(如肛門腫瘤、人工肛門)前後過渡期。
- 腸胃道部分阻塞患者。
- 憩室炎急性期、急性腹瀉、潰瘍性腸炎者。
低渣飲食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
為了能順利清腸,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前應照醫囑指示服用瀉劑及執行低渣飲食,建議在大腸鏡檢查前3天就必須進行低渣飲食。根據台大醫院低渣飲食建議,以下為低渣飲食菜單推薦及應避免的食物:
|
可以吃 |
不可吃 |
主食類 |
以精緻穀類及製品為主,如:白飯、清粥、白麵條、去邊白吐司或白饅頭等。 |
避免高纖維全穀雜糧及根莖類食物,如:全麥、糙米、燕麥、玉米、紅豆、綠豆、地瓜及芋頭等。 |
蛋豆魚肉類 |
豆類:嫩豆腐、去渣豆漿。 魚、肉類:去皮、去筋絞肉、瘦肉和魚肉。 蛋類:蒸蛋。 |
豆類:油豆腐、煎炸豆腐、未加工豆類(如毛豆、黃豆)、高纖豆漿。 魚、肉類:帶皮、帶筋、油煎、油炸的肉和魚肉。 蛋類:煎蛋、滷蛋、鐵蛋等。 |
乳品及其製品 |
市售無乳糖、不添加纖維或清流質配方營養品。 |
各式乳品,如:牛奶、奶粉、起司、優格、優酪乳。 |
蔬果類 |
過濾去渣的蔬菜湯、蔬菜汁或水果汁、以及去皮去籽、纖維含量少的瓜類蔬菜(如:胡瓜、白蘿蔔、絲瓜)或水果(如:香瓜、哈密瓜)。 *熟蔬菜1天不超過半碗、水果不超過1碗。 |
粗纖維多的蔬菜、蔬菜莖和老葉,如:竹筍、西洋芹。 避免高纖維水果(如:棗子、柿子、芭樂、鳳梨)及其製品(如:果乾、蜜餞)。 易產氣蔬菜,如:洋蔥、韭菜、青椒等。 |
油脂及堅果種子類 |
各種液態食用油。 |
各式堅果種子,如:花生、瓜子、開心果、芝麻粉等。 |
點心及飲料類 |
清蛋糕、原味蘇打餅乾、口糧餅乾。 飲料則可選擇無渣無色的運動飲料、蜂蜜水、椰子汁、黑咖啡和茶等。 |
添加水果、果乾的蛋糕及派、油膩過甜的點心(如:沙琪瑪、綠豆糕、年糕、八寶飯)。 添加乳品的飲料(如:拿鐵、鮮奶茶)。 |
低渣飲食便利超商選擇
現今便利超商林立、隨處可見,超商也有一些符合低渣飲食標準的選擇。高雄榮民總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林欣呈營養師推薦,以下三大類低渣飲食超商選擇:
蛋豆魚肉類 |
茶葉蛋(避免選擇滷製過久的茶葉蛋)、水煮蛋、溫泉蛋、水煮鮪魚片、原味雞胸肉、蟹味棒。 |
主食類 |
白飯、冬粉、白吐司(避免選擇鮮奶吐司)。 |
點心類 |
旺仔小饅頭、營養口糧、甜愛玉、能量果凍飲、蜂蜜蛋糕。 |
低渣飲食3日菜單
為了順利完成大腸鏡檢查,應確實執行低渣飲食、依醫囑使用清腸藥以及利用清流質補充水分。以下提供低渣飲食3日菜單提供參考:
低渣飲食第一天菜單
- 早餐:白饅頭、清豆漿
- 中餐:雞湯麵線(雞肉去皮)
- 晚餐:蛋花瘦肉粥、濾渣果汁
- 點心:原味蘇打餅乾、蜂蜜水
低渣飲食第二天菜單
- 早餐:去邊白吐司、草莓果醬、清豆漿
- 中餐:白飯、清蒸魚(去皮)、濾渣果汁
- 晚餐:瘦肉燥拌麵、味噌蘿蔔湯
- 點心:清蛋糕、紅茶
低渣飲食第三天菜單
大腸鏡檢查前1天應以無渣且不添加纖維的飲品的清流質飲食開始清腸,如:米湯、無油肉湯或魚湯、運動飲料、無渣菜湯、過濾果汁、蜂蜜水等不會產氣或刺激腸道蠕動的飲食選擇。另外,清流質飲食不得持續超過48小時以上,以免營養攝取不足。
【延伸閱讀】
「大腸鏡篩檢」術前必看》喝牛奶、吃堅果?其實你都白做了...「低渣飲食」禁忌、時間、準備工作,全攻略一次看
做大腸鏡為何要吃「低渣飲食」?醫師自己竟都吃滷肉飯!關於「大腸鏡檢查」你該懂3件事、必問4問題
責任編輯:林勻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