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期:子女離家之後,萎縮中的家庭組織
家中子女成年後,離家獨立自主生活,不再長時間待在家中,經濟狀況得以獨立自主,不須父母支持,只剩夫妻兩人的家庭,稱之為空巢期1。
1 學者艾琳‧杜佛提出了以子女的成熟度來區別家庭生命週期的分類方法,將家庭分為八個階段:沒有子女的已婚夫婦、生育子女期、學齡前幼兒期、學齡兒童期、青 少年期、子女事業創設與獨立生活期、中年父母期與年老家庭成員期。年老家庭成員期的定義,泛指因婚姻關係建立家庭的夫妻,其中一方已經邁入熟年(五十歲以 後)或從職場退休,或子女已經成年、離家的階段。
家裡不再有孩子的熱鬧吵雜,這個時期的女性,容易落入悲傷、煩躁、沮喪、不安的負面情緒,因為頓失人母的社會角色(而人母的角色又是大多數女性的主要社會角色),其衝擊之強烈,與男性從職場退休後失去主要社會角色的心理沮喪、挫折相似。
熟年夫妻進入空巢期後,必須面對「角色轉變」的認同失落與信心危機,可能會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感到茫然、無措。
如果夫妻倆都已經退休,且沒有活絡的社交關係網絡可以參與,過度宅化,成天窩在家裡,兩個人面對面乾瞪眼,先生又擺出老太爺的姿態,不願意幫忙家務勞動,不懂討好老婆,還成天嫌棄老婆的家務勞動做不好的話,兩人因生活細故而產生口角的機會將會大增。
《親子天下》雜誌的一篇文章〈空巢期,夫妻感情會變好?〉中提到,空巢期的夫妻,容易為生活中的無聊瑣事爭吵,像是「今天的菜炒太鹹」、「地板怎麼擦不乾淨」等。
此外,由於生活中不再有子女、工作等其他事情可以操煩,雖然令人寬心,卻也讓空巢期夫妻失去作為緩衝或逃避爭吵的藉口,空巢期夫妻反而更容易落入爭吵。
空巢期夫妻若想要維繫感情,必須一方面重新定義自己的社會角色,建構新的自我認同模式,一方面重新省思兩人的關係,共同決定兩人老後家庭生活的模式。
---本文摘自《人生下半場的幸福劇本》一書,三民書局
《人生下半場的幸福劇本》
拒絕孤‧獨‧老!
熟年的人際關係如何經營?
一起創造人生下半場的幸福劇本吧!
本書從家庭、親情、友情與愛情的角度切入,探討熟年世代的人際關係發展需求與經營技巧,帶您認識不同的熟年生活型態。從與伴侶、子女的溝通相處,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維護,或者一個人的熟年歲月規劃,到成功打造理想的熟年生活,可作為即將邁入或已邁入熟年生活者的參考指南。
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協助即將進入或已進入熟年世代的朋友,開拓愉快而美好的熟年親密關係,經歷豐富且精采的老後社交生活,活得更健康、更自信。
作者介紹:
王乾任
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畢業,嘉義人,曾任職連鎖書店商品處採購、網路書店主筆、出版社企劃經理,現為全職文字工作者暨讀寫訓練講師,出版著作達三十餘種。
在中國生產力中心、新莊社區大學開設「從此寫作非夢事」課程,並與Mr.6網路行銷公司共同開設故事設計工作坊、快速寫作、出版提案等成人教育課程。
經營網路部落格:Zen大的敦南新生活,擁有超過兩千萬的瀏覽人數。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三民書局官網:www.sanmin.com.tw》;《歡迎按讚加入三民書局與三民網路書店粉絲行列 www.facebook.com/sanminfans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