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跨國合製的《我所起舞的地方》,在新加坡首演獲得好評後,今年5月3日、4日將回到衛武營演出。該作品是由台灣知名編舞家周書毅邀集新加坡與台灣、香港劇場設計與表演者一同合作,透過梳理身體脈絡語彙以及不同地方母語,交織出亞洲華人對於自我身份的探討。
周書毅說,他以前到國外演出經常會被問「你從哪裡來?」而他總是要用大量的語言去解釋,但卻發現仍存在極大的文化差異解讀,《我所起舞的地方》其實也就是回應這多年來他一直被問到的這些問題。
周書毅說,他從小在台灣舞蹈班學舞,老師都會教各種中國民族舞蹈,反映了他作為一個舞者身體裡的背景,加上大環境歷史,中國的歷史確實就烙印在他的身體裡,而他也很好奇,在新加坡的華人,他們跳的是什麼樣的舞?他們的身體語彙傳遞了什麼樣的文化訊息?
周書毅透露,《我所起舞的地方》用了5位新加坡表演者、4位台灣表演者,這些人一定要有異地生活的經驗,會說不同地方的母語,9位表演者中,有戲劇表演出身,也有的人是有學過舞蹈的背景,包含了不同性別、還有不同身障別,希望反應不同身體的面貌。此外他這回也首度讓表演者大量說台詞、唱歌,單純純粹舞蹈演出的段落相對少。「我讓表演者彼此翻譯彼此的語言、翻譯彼此的舞蹈,探問我們從哪裡來?」
周書毅說,《我所起舞的地方》雖然是藉由梳理身體語彙來探到亞洲華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但他認為這個作品也很適合待到亞洲以外的地方,他也希望有機會可以邀請在西方國家居住的華人一起共創,也會規劃一個屬於周書毅自己的獨舞版,回應這麼多年來的關於自己身體語彙上的困惑,應該也會很有意思。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響應Earth Hour 衛武營3/23晚間關燈1小時挺地球
聆賞管風琴百變震撼!第三屆衛武營管風琴音樂節本週末演出
衛武營本週末一天瘋完「不朽的九大」 加碼《費黛里歐》歌劇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