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梁山泊最傑出的女性/夏俊山

誰是梁山泊最傑出的女性/夏俊山

【『好報』報系:台灣好報】 2024-05-22 09:56

夏俊山

作為一部男性擔綱主角的小說,《水滸傳》中只有三名女性,如果按美貌排序,無疑是扈三娘、孫二娘和顧大嫂。按武藝或活得最憋屈排序,扈三娘仍然排第一。如果換個角度排序,那麼,誰是梁山最傑出的女性呢?

筆者認為應該是顧大嫂。顧大嫂是梁山泊的醜女,但醜的只是外貌,她很傑出,命運也比扈三娘等美女好得多。

◆非同尋常的家庭主婦
古代女子講究“三從四德”,顧大嫂初次露面,在《水滸傳》第四十九回:“母大蟲顧大嫂,開個酒店,家裡又殺牛開賭。”殺牛,給人的感覺是彪悍。開賭,聚集的應該有黑惡分子,可見,顧大嫂既無“三從”,也無“四德”,作為家庭主婦,她長得也醜:“樂和見酒店裡一個婦人坐在櫃上。用眼看時,生得如何?但見:眉粗眼大,胖麵肥腰。插一頭異樣釵環,露兩個時興釧鐲。紅裙六幅,渾如五月榴花;翠領數層,染就三春楊柳。有時怒起,提井欄便打老公頭;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莊客腿。生來不會拈針線,正是山中母大蟲。”

顧大嫂長得粗、肥,脾氣很暴躁,大概她小時候就不討喜,常被父母打罵,留下了心理陰影,產生了叛逆情緒。成年後,她喜歡暴力,打起人來,只管操起井欄、石碓等“重武器”,照頭上劈、往腿上砸,對方沒有金鐘罩、鐵布衫等硬功夫,頭破骨折,應該不算意外。她跟李立、朱貴、孫二娘一樣,開了個酒店,但她不謀財害命,甚至把人肉當美食,她打的是“擦邊球”,圖的是商業利潤。 “老虎不發威,別以為是病貓”,顧大嫂綽號“母大蟲”,意味著她在家裡發了怒,老公就得乖乖地聽從,否則就等著挨揍。不過,《水滸傳》從開篇看到第一百二十回,顧大嫂打老公並無實據,“母大蟲”的綽號彰顯的大概是她彪悍的社會形象,在家庭中,她其實挺講理,挺賢慧的,老公如果真的挨打,多半是在外拈花惹草,顧大嫂眼裡容不得沙子,動了雷霆之怒。

曾有人猜測,老公姓林,林沖夫人稱“林娘子”:“孫二娘”原是“孫家二姑娘”,顧大嫂老公姓孫,可以叫“孫娘子”,如果娘家姓顧,應該稱 “顧大娘子”,為什麼叫她“顧大嫂”?大概是第一任老公姓顧,“二婚”嫁給孫新,舊稱“顧大嫂”未改。顧大嫂是“二婚”,性格又暴躁,動不動就河東獅吼,孫新娶她,是不是很不爽呢?你看孫新的長相:“軍班才俊子,眉目有神威。”再看他的家庭背景:“祖是瓊州人氏,軍官子孫。因調來登州駐紮,弟兄就此為家。”哥哥孫立,“綽號病尉遲,登州兵馬提轄。”還有孫新的個人素質:“生得身長力壯,全學得他哥哥的本事,使得幾路好鞭槍”。憑上述條件,如果上“非誠勿擾”找“另一半”,恐怕熄燈的不會很多。可是,孫新為什麼沒有找“錐子臉、A4腰”、反手摸肚臍”顏值爆棚的時髦女郎,偏偏跟大胖臉,水桶腰,頭髮上胡亂插一堆釵子,顏值很低的顧大嫂,“王八看綠豆,對上了眼”呢?

筆者覺得,孫新在德、才、色之間,看重的是德和才。畢竟古人說了,娶妻娶德,先說顧大嫂的“德”:顧大嫂雖然長得有些醜,但時間久了,看習慣了,就那麼回事兒,不覺得難看了,畢竟顧大嫂人品不錯。對內,她把家裡的事兒打理得井井有條,對外,她經營酒店賭場,生意紅紅火火,正是賢內助顧大嫂的默默付出,老公孫新過得很舒坦,一年到頭,二年到梢,小日子滋潤得很。不幸的是:時代的天空飄落了“一粒灰”:解珍解寶被關進大牢,樂和帶來了他倆求救的信,顧大嫂馬上叫夥計,找孫新過來商量。平時,在老公身後,給予老公關懷與溫暖,危難時,以誠相待,給予老公想要的家庭權威,這是真情的體現啊,怎一個默契了得!再看他倆出場以後,幹啥都是成雙入對,去祝家莊當內應是夫妻檔;去梁山開酒店是夫妻檔;去大名府當內應還是夫妻檔。顧大嫂長得粗糙肥胖又咋啦?兩口子甜蜜得很呢,娶了這樣的女人憋屈嗎?未必!

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中記載:許允娶了個醜女。婚禮完畢,在朋友勸說下,他才勉強走進房間。妻子實在太醜,許允一看到又要往外溜。妻子拉住他不讓走。許允說:“婦有四德’,你符合幾條?”妻子回答說:“我只缺容貌,但是,男子應有百種高尚的品行,您具備其中幾種呢?” 許允說:“我百行俱備。””妻子說:“百行以德為首,您不欣賞美德,怎能稱為百行皆備呢?” 許允聽了,面露愧色,從此跟妻子相敬如賓。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阮姓女子是賢內助,老公許允多虧娶了這位醜女。

王英娶了美女扈三娘,張青娶了美女孫二娘。孫新不像大流氓王英那麼委瑣,也不像小市民張青無能,他娶醜女顧大嫂,事實上是以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人醜也能有愛,找物件不能只看外表,一個人的品德、才幹其實比外貌更重要。

再看顧大嫂的才:開酒店、賭場,需要經商之才,顧大嫂幹得風生水起。與官府對抗,得舍家棄業,顧大嫂果斷拍板:“遮莫什麼去處,都隨你去,只要救了我兩個兄弟。” 大事不糊塗,做人有擔當,這無疑是領導之才。還有,據樂和講,“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孫新,這等本事,也輸與他”。顧大嫂武藝高強,還講大義,顧親情、有謀略。知道牢房黑暗,為了弟弟少受苦,拿出一包金銀給樂和:“望煩舅舅將去牢裡,散與人並小牢子們,好生周全他弟兄兩個。” 救人差人手,孫新叫火家請孫立到家中來,顧大嫂吩咐:“只說我病重臨危,有幾句緊要的話,須是便來,只有這番相見囑咐。”顧大嫂這是怕火家說多了,露出破綻,孫立找藉口不來。孫立來了,顧大嫂先表明一定要去劫獄,你孫立不去?那就準備好替我們吃官司坐牢吧,反正沒人會相信你和這事沒有關係。孫立仍不答應,顧大嫂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既是伯伯不肯,我們今日先和伯伯並個你死我活。”說著就掣出兩把刀來,身後的鄒淵、鄒潤也拔出刀來。孫立慌了:“嬸子且住!休要急躁,待我從長計議,慢慢商量。”孫立的緩兵之計瞞不過顧大嫂,她迅速提出兩個方案:一是先把孫立的妻子樂大娘子送往梁山;二是待他們劫了獄,再陪孫立去取行李。有樂大娘子做人質,孫立只好跟著顧大嫂一起幹。

顧大嫂情商很高,她懂得人情、更懂得人心,且有勇有謀,連解珍解寶都成了她的“粉絲”。例如,解珍解寶被毛太公一家陷害關進牢房裡,他倆的姑舅表哥是孫新和提轄孫立,想獲救,他倆應該求孫新、孫立幫忙,他倆偏偏叫樂和帶信給顧大嫂,原因何在?無疑,他倆是顧大嫂的“粉絲”,心中早已認定:其他親友遠不如顧大嫂,顧大嫂講大義,顧親情,不會見死不救,值得信賴。

綜上所述,顧大嫂本是一位稱職的家庭主婦,長得有些醜,但是,醜的只是外貌,其他方面,例如德和才,顧大嫂確實非同尋常。

◆敢拼敢殺的女中豪傑
顧大嫂的短板是“生來不會拈針線”,沒有“婦功”,不過,潘金蓮做得一手好針線,王婆盯住這一點,讓西門慶買些布料送來,請潘金蓮忙做壽衣,於是有了跟西門慶滾床單,招來殺身之禍的後話。顧大嫂和孫新經歷過“大劫牢”這場生死劫,想必感情會更好。帥哥孫新不會像西門慶,到處打野食;顧大嫂更不會讓孫新“頭頂大草原,一片綠油油”,她常跟老公並肩戰鬥,是敢拼敢殺的女中豪傑。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當鄒淵與顧大嫂等商議劫牢後的去向時,鄒淵道:“如今梁山泊十分興旺,宋公明大肯招賢納士……我們救了你兩個兄弟,都一發上梁山泊,投奔入夥去如何?”顧大嫂說:“最好!有一個不去的,我便亂槍戳死他!”不是女中豪傑,誰能說出這霸氣十足的狠話?

做通了病尉遲孫立的工作,顧大嫂第二天就身藏短刀,裝扮成送飯的,去了牢裡。登州六案孔目王正是毛太公的女婿,阻止顧大嫂進牢房探視,樂和接過飯匣進入牢房,對解氏兄弟講:“顧大嫂在牢房外,只等你們回應。”有顧大嫂接應,解氏兄弟如同打了雞血。等孫立來到監牢門口敲門,顧大嫂便抽出尖刀,大叫一聲:“我的兄弟在哪裡?”這一聲叫得親熱、威猛,頗有大蟲的威風。解氏兄弟立刻打開枷,從牢眼裡鑽出來,一枷梢打死包節級。顧大嫂更是奮不顧身,直接掏出短刀,拼了,她“一連戳翻三五個小牢子”,然後帶領解氏兄弟從監牢殺將出來,與孫立、孫新會合,又殺到毛太公家,報了仇,帶領人馬上了梁山。

顧大嫂投奔梁山時,梁山的“特別軍事行動”已兩度受挫,準備三打祝家莊。顧大嫂協助大伯孫立,混入祝家莊,“顧大嫂先撥人兵保護樂大娘子,卻自拿了兩把雙刀在堂前踅。只聽風聲,便乃下手。……一聲喊起。顧大嫂掣出兩把刀,直奔入房裡,把應有婦人,一刀一個盡都殺了。” 攻打祝家莊,顧大嫂敢於殺人,十分兇狠,一刀一個,堪比砍瓜切菜,乾淨利索,跟潯陽江邊李逵殺得性起時,兩把大斧排頭砍去,有得一比。

攻打東平府時,史進被抓,顧大嫂真是拼了,哪怕是龍潭虎穴,她也要不顧危險去闖一闖。這一天,他 ”頭髻蓬鬆,衣服襤褸,雜在眾人裡面,捵入城來。繞街求乞,到於衙前,打聽得果然史進陷在牢中。方知吳用智料如神。次日,提著飯罐,只在司獄司前往來伺候。見一個老年公人,從牢裡出來,顧大嫂看著便拜,淚下如雨。” 混入死囚牢“顧大嫂一頭假啼哭,一頭餵飯。”向史進傳遞消息。(第六十九回)

三敗高俅時,顧大嫂再次不顧個人安危,與孫二娘 “兩個穿了些醃醃臢臢衣服,各提著個飯罐,隨著一般送飯的婦人,打哄入去……二更時分,孫新、張青在左邊船廠裡放火,孫二娘、顧大嫂在右邊船廠裡放火。”(第八十回)

梁山招安後,顧大嫂隨大軍征討遼國,“‘一丈青’舞起雙刀,縱馬引著顧大嫂梁紅玉孫新扈成等頭領殺入帳來,正與天壽公主交鋒。兩個鬥無數合,‘一丈青’放開雙刀,搶入公主懷內,劈胸揪住,兩個在馬上扭做一團,絞做一塊。顧大嫂趕上,活捉了天壽公主。顧大嫂、梁紅玉在陣裡殺散女兵。”(第一百零二回)戰場上,顧大嫂跟扈三娘一起拼殺,扈三娘與天壽公主“絞做一塊”,顧大嫂出手,活捉天壽公主後,又殺散了敵方女兵。

征討田虎時,“王英在地掙扎不起,北軍擁上,來捉王英,那邊孫新、顧大嫂雙出,死救回陣。顧大嫂見扈三娘鬥瓊英不過,使雙刀拍馬上前助戰。”(第九十八回)征討王慶的南豐之戰,“張清、王英、孫新、張青、瓊英、扈三娘、顧大嫂、孫二娘四對英雄夫婦,引著一千騎兵,舞動梨花槍、鞭鋼槍、方天畫戟、日月雙刀、鋼槍、短刀,殺散左哨軍兵,如摧枯拉朽的,直沖進來。殺得賊兵四分五裂,七斷八續,雨零星散,亂竄奔逃。”(第一百零九回)

征討方臘時,“孫新、顧大嫂夫妻二人,扮做逃難百姓,去到深山裡尋得一條小路,引著李立、湯隆、時遷、白勝四個,從小路過到關上。半夜裡卻摸上關,放起火來。賊將見關上火起,知有宋兵已透過關,一齊棄了關隘便走。盧先鋒上關點兵將時,孫新、顧大嫂活捉得原守關將吳升”(第一百一十五回)。

成功是奮鬥出來的。梁山本是虎狼窩,是男人的世界,顧大嫂是家庭主婦,上樑山后能把交椅坐穩,一方面是她的大仁大義之心不在男子漢之下。另一方面是她敢拼敢殺,在戰場上從不怯戰,殺人兇狠,表現十分搶眼。

江南方臘平定後,孫新被封為武奕郎,顧大嫂被封為東源縣君。看看種菜專家張青、矮子流氓王英,受招安後,夫婦皆死于征戰。看表面,孫新娶了“母大蟲”得了“氣管炎(妻管嚴)”,實際上,他是獲得了“女中豪傑”,有了這一“賢內助”,他才琴瑟和諧,伉儷情深,家庭圓滿,雙雙立功,進入“體制內”,享受官府的俸祿。

◆名副其實的梁山好漢
一部《水滸傳》勾畫出了很多好漢,其中,最牛逼的當屬梁山108將!但好漢也得有個標準,不能“搭在籃裡便是菜,捉在籃裡便是蟹”,水滸好漢的標準是啥呢?能不能稱女人為“好漢”?

梁山108將,女性有3名,顧大嫂是長相最“困難”的,但這並不影響她是“好漢”。女性為什麼也可以稱“好漢”?

有人也許會說:“好漢嗎,就是敢於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好男人,就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英雄漢。”這樣理解當然有一定道理。“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 ”。這句俗語中的“好漢”,就是指好男人。流行歌曲《男兒當自強》:“我發奮圖強,做好漢,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歌詞中的“好漢”也是指好男人。但是,對《水滸傳》中的好漢,我們不能如此簡單地理解。

首先,好漢也可以指女性,就像先生多指男性,但一些德高望重的婦女,有突出貢獻的婦女,也尊稱為“先生”。如宋慶齡先生,冰心先生,楊絳先生。《水滸》中藝高心狠,敢拼敢殺的三位女性就是“好漢”。

其次,好漢未必都是“好人”。《水滸傳》第七十三回:“近來新來兩個強人,一個姓王名江,一個姓董名海,這兩個都是綠林中草賊,先把道士道童都殺了,隨從只有五、七個伴當,占住了道院,專一下來打劫。”李逵、燕青打聽到到搶劉太公女兒的是這兩個強人,書中有如下描述:“門開處,早有人出來,便挺樸刀來奔李逵。燕青生怕撅撒了事,拄著杆棒,也跳過牆來。那中箭的漢子一道煙走了。燕青見這出來的好漢正撲李逵,潛身暗行,一棒正中那好漢臉頰骨上,倒入李逵懷裡來,被李逵後心只一 斧,砍翻在地。”王江、董海都不是好人,《水滸傳》也以“好漢”相稱,可見“好漢”未必是指好人” 。

再看梁山泊好漢,貪財好色的王英原是車夫,半路見財起意,便劫持了客人,事發被捕後越獄,逃到清風山落草為寇。他平日裡最愛喝燕順、鄭天壽挖人心肝煮醒酒湯,其殘忍令人髮指。好女色,他連多次陷害宋江的劉高的妻,也想強納為妾。燕順殺了劉高妻,王英卻為了這個女人,跟老大燕順動起刀子。以黑社會的準則來衡量,王英所為也為人所不齒。《水滸傳》中,王英這樣的“好漢”與好人八竿子也打不著。為什麼也稱“好漢”?

《水滸傳》原名《江湖豪客傳》。明代王道生《施耐庵墓誌銘》:“先生之著作有《志餘》、《三國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江湖豪客傳》。”《興化縣續志》也採信了這一說法,書中《施耐庵傳》記載:“士誠入內,至耐庵室,見耐庵正命筆為文,所著為《江湖豪客傳》,即《水滸傳》也。”。豪客,作為漢語詞彙。詞典釋義有:指豪士,俠義之人。唐代李遠《讀》詩:“秦滅燕丹怨正深,古來豪客盡沾襟。”指強盜。唐代李涉《井欄砂宿遇夜客》詩:“暮雨蕭蕭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指豪華奢侈的人。唐代許渾《送從兄歸隱藍溪》詩之一:“漸老故人少,久貧豪客稀。”以上釋義告訴我們:俠義之人,強盜,一擲千金,大把花錢的人,可稱之為“豪客”,與性別無關。《水滸傳》中的“好漢”其實就是“豪客”。其標準是:不膽怯退縮。“那後生就空地當中,把一條棒使得風車兒似轉,向王進道:‘你來!你來!怕的不算好漢!’”(第二回)。講江湖道義。“史進聽了,尋思道:‘他們直恁義氣!我若拿他去解官請賞時,反教天下好漢們恥笑我不英雄。’” (第二回)敢做敢當。“林沖答道:‘小人是個好漢,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 (第八回)知恩圖報。“宋萬也勸道:‘柴大官人面上,可容他在這裡做個頭領也好。不然見的我們無意氣,使江湖上好漢見笑。’” (第十一回)敢於單挑。“雷橫大怒道:‘我若怕你,添個士兵來並你,也不算好漢。我自好歹搠翻你便罷。’” (第十四回)不巴結官府。“吳用又說道:‘你們三個敢上梁山泊捉這夥賊麼?’阮小七道: ‘便捉的他們,那裡去請賞,也吃江湖上好漢們笑話。’”(第十五回)……

正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的人心中,好漢的標準是有差異的。在晁蓋看來,好漢要有江湖道義,偷雞摸狗之輩,不算好漢!李逵看來,不貪女色,就是好漢。為了挽救宋江,他怒砍“替天行道”的大旗。劉唐看來,好漢就是要“仗義疏財”,因此他才找晁蓋。上面的例子,只是分析施耐庵心中“好漢”的判斷標準,那就是豪放不羈,有俠義之氣,敢拼敢殺,敢反抗社會的人就是 “好漢”。

按照上述標準,顧大嫂可謂名副其實的“好漢”。她嫉惡如仇,有俠義之氣,並且對現實有清醒的認識,敢於反抗:“如今天下有甚分曉?走了的倒沒事,見在的便吃官司。”這話是她動員孫立劫牢時說的,對社會問題的揭露可謂一針見血。她敢拼敢殺,勇猛如大蟲,在市井之中無人敢惹,在水泊梁山也能統領千百嘍囉。她的決斷力、行動力以及才智比絕大多數男子都要高出一籌。三打祝家莊是宋江上樑山后首次出戰,取勝對宋江立威梁山,當上首領很重要,顧大嫂的“登州派團體”到來,直接為宋江當上“龍頭老大”奠了基。

梁山大聚義時,顧大嫂排第一百零一位,上應地陰星,雖然排名偏低,但她不像扈三娘,命運由宋江安排,包括婚姻,活得憋屈,死得也慘。她也不像孫二娘,濫殺無辜,死於飛刀。征方臘之後,顧大嫂夫婦均做了官,結局圓滿,說她是梁山泊最傑出的女性,並不為過。

熱門文章
新冠確診暴增!重症醫揭10肺炎「半數都新冠」2症狀小心了
新冠確診暴增!重症醫揭10肺炎「半數都新冠」2症狀小心了

TVBS新聞網

72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