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共對賴清德就職演說這麼氣噗噗?

為何中共對賴清德就職演說這麼氣噗噗?

Rti 中央廣播電臺 2024-05-22 13:53

賴清德總統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台灣」為題展開就職演說,不僅擘劃了他未來領導國家的藍圖,更針對外交、兩岸、國防、經濟產業、社會等面向提出他的國家發展戰略,務實兼具前瞻,思維清晰又能包容彈性,可以說,賴總統的就職演說非常成功,不但貼合國內主流民意,同時符合國際形勢發展,許多民主國家給予肯定,對團結國內、凝聚共識也有正面的意涵,特別是針對民主台灣、世界的台灣的提出,展現了他對國家現狀和願景的高度,當國際社會正面看待台灣新總統的就職演說,唯獨中共負面解讀,雖然不意外,但也表示賴總統說對了什麼!

中共情緒勒索抨擊賴演說是「謀獨」

中共氣噗噗的反應,其實也是意料中的事,畢竟北京本來就對民進黨充滿敵意,賴清德與蕭美琴的當選,中方早貼上「獨獨配」標籤,那麼國台辦通篇「台獨」的回應,根本早已定調的說法,無論賴清德說了什麼,北京絕對不會滿意,除非「無條件投降」,任何非親中的人及政黨,都不會正面看待,更遑論是民選、合法的賴清德政權,中共的態度必然是先批為「徹頭徹尾的台獨自白」,反正民進黨政府就是「謀獨」,強化國防是「以武謀獨」,國際合作是「倚外謀獨」,團結國家就是「包藏台獨」,說白了,一切從「反台獨」來框定賴清德就守住了對台的戰略主動,這是中共老調的套路。

當然,中共對賴清德的就職演說這麼情緒化,有著對當前中國內、外情勢的顧慮使然,對外部分,以當前歐美國家對中「去風險」的意識來看,中共深怕國際社會關注、介入台海情勢,這從國台辦「極力乞求外部勢力撐腰打氣,妄圖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的說法便可窺知;對內部分,中國經濟社會陷入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困境,強化內部控制的動作愈來愈多,屏蔽賴清德就職畫面及內容,就是擔心中國社會將台灣的民主成就轉向對中共政權的質疑,特別是賴清德在就職前提出「執政黨展開良性對話」的倡議,這讓中共聽起來相當刺耳,畢竟中共是非民選的專制政權,唯有大力抨擊賴清德來對內劃下紅線。

「互不隸屬」削弱中共對台戰略主動

可以觀察的是,國台辦對於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回應,除了520當天,中共黨媒《新華社》也在兩天後發布國台辦對記者的問答,其中,除了持續抨擊賴清德是台獨本性,扭曲賴清德才是台海穩定的破壞者之外,更回應了賴清德演說內容所提及的「兩岸可重啓觀光交流、學位生來台就學」,國台辦明確表示這不是「善意、誠意」,並將中國民眾、學生不能來台觀光及就讀的責任推給民進黨政府,顯然中方是故意混淆視聽、倒果為因。中共不願善意解讀賴清德在兩岸交流的務實善意,考量有二,一是不承認自己是中斷交流的始作俑者,二是要握緊重啟的主導權,進而將球做給「台灣內部的愛國統一力量」。

當然,中共也關注美國對於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回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對台灣新總統的祝賀中,有兩個重要的意涵,首先,肯定蔡英文前總統過去八年的作為,除了明確提到台美關係的強化,也有著對「維持現狀」的認同;第二,對賴清德總統未來領導台灣的期許,表示台美關係會繼續堅如磐石,更提及「橫跨台灣政治光譜合作」,顯然這是美國對賴清德政府的認可,特別是賴清德提到「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皆是國家的名稱,意味著台灣不再自陷過去的統獨之爭,這一方面是對內團結的象徵,另一方面更是確保在「維持現狀」路線繼續前行。

持平而論,台灣進入賴清德時代,是延續也有著開創,這對台灣的國家發展是正面有意義的,但對中共來說卻不是滋味,賴清德提到中華民國的憲法、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國籍及國民等概念去論證「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是符合憲政運作的現況,同時延續蔡英文前總統的「四個堅持」,以及更加具體有邏輯的論述。然而,國台辦批「互不隸屬」是「兩國論」、「台獨正名」,因為中共自始至終都不願承認「中華民國主權存在」,如今賴清德清晰說出事實,惹得中共不開心,而且讓國內親中勢力自以為不能說的秘密無所遁形,顯然賴清德總統是說對了,而且這就是台灣的主流民意!

作者》吳瑟致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台灣智庫諮詢委員、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海基會無給職顧問。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如何解讀賴清德520演說中的兩岸善意
賴總統接見立陶宛前總統葛寶斯凱德 盼加強合作、深化情誼
台文館爆抄襲  李遠向原繪師公開道歉

熱門文章
知名連鎖KTV「月底熄燈」!全台又關1店 25年回憶掰了
知名連鎖KTV「月底熄燈」!全台又關1店 25年回憶掰了

TVBS新聞網

影/台65自撞亡!車體切半「把人救出」血液已流乾 衝擊畫面曝光
影/台65自撞亡!車體切半「把人救出」血液已流乾 衝擊畫面曝光

中天新聞

快訊/事發原因曝!國1死亡車禍「副駕女慘卡擋風玻璃」 竟是轎車追撞拖吊車
快訊/事發原因曝!國1死亡車禍「副駕女慘卡擋風玻璃」 竟是轎車追撞拖吊車

中天新聞

94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