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情緣/付令

火鍋情緣/付令

【『好報』報系:台灣好報】 2024-06-02 10:19

付令

五歲那年的一個夜晚,父親在煤炭爐子上輕輕放下一口小銻鍋,鍋裏的紅湯翻滾著泡泡,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卷心白、豆芽等食材在湯中歡快地跳躍。父親眼中閃爍著對家鄉的熱愛,告訴我這是小火鍋,是重慶的靈魂。我好奇地伸出手來,夾起一片卷心白送入嘴中,瞬間,一股辣流如火焰般在嘴裏燃燒,連忙吐出。但那卻成為了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到了高中時光,三五個同窗好友相約去永川中學探望初中時的舊友。校門口的火鍋館成了我們默契的選擇。鍋中的湯底翻滾著泡沫,老闆時而用光板刷子輕輕一刷,將油泡子打散。毛肚、鴨腸在滾燙的紅湯中迅速熟透,口感脆嫩,香氣四溢。然而,結賬時卻發現,竟然要150元。原本說好的你五塊我十塊,此刻顯得力不從心。還是我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出門前準備好的120元壓歲錢,大方地埋單。從此,火鍋鐫刻進了基因,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大學的歲月裏,我們身處川西小城廣漢。同寢室的陳丹慷慨地請大家吃自助餐火鍋。店內環境優雅舒適,還有歌舞時裝表演,橙汁、小吃可以無限暢享,讓我們盡情感受美食的誘惑。那時的我們,還不太會喝酒,但橙汁卻喝得津津有味。從北京來的男同學“董大媽”,更是對麻圓情有獨鐘,一加再加,仿佛永遠也吃不膩。服務員小姐姐告訴我們麻圓已經沒有了,然後便悄然離去。陳丹和荷平同學卻不肯輕易相信,他們慫恿著“董大媽”,說是服務員故意騙他。果然,經過“董大媽”一番尋找和質問,最後一盤麻圓終於上了桌。雖然是新興業態,但也不能耍賴啊!這次火鍋之旅,不僅讓我們品嘗到了美味佳餚,更讓我們感受到了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和快樂。

工作以後,同事聚會和接待的場合,火鍋依然是我們的首選。菜品越來越精細,甚至出現了我幼時未曾聽聞的新鮮食材,如蝦滑等。然而,隨著酒過三巡,總發現自己似乎再也沒有好好嘗過火鍋的本源味道。我渴望回歸那個最初的火鍋時刻,碼頭苦力們圍坐在爐火旁,烹煮著屠場丟棄的“水八塊”,那才是火鍋的靈魂所在。還好,有了串串香這種經濟實惠又美味的選擇。一毛錢一串,葷素搭配,一把放入鍋中涮燙,好吃不貴。

最近,我家樓下開了家旋轉小火鍋,是從東北流行過來的。一盆盆菜品在橢圓形上傳輸帶上迴圈,人人面前一口小電磁鍋。吃著火鍋,喝著東北特有的大白梨汁、樺樹汁。這家店入鄉隨俗,鍋底有酸湯、豆豉、清湯等幾種可供選擇。

父親很早就告訴我,在重慶吃火鍋,是可以和陌生人拼桌的。但這感覺像開盲盒,又像一種網路社交,也許是重慶爽朗的性格使然,別處是斷然沒有的。旋轉小火鍋也有這種功能,坐席上,一家人、一個人來的都有,比鄰而坐,各取所需。

火鍋,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情感的寄託和回憶的載體。

熱門文章

熱門新聞

99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