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全台有幾座原住民族地方文物館嗎?!這些文物館中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歷史秘辛呢?!《qinaljan藝起來》由排灣族主持人muakay (茉愷) 擔綱,她自2009年起就製作並主持多項廣播節目,而節目名稱中的『qinaljan』一詞,在排灣族族語中意為『部落』。節目中將透過探討原住民族地方文物館並邀請來賓進行雙向互動的討論,打造在地文化對話的平台,呈現原住民族文化記憶的聲音。
▲ 《qinaljan藝起來》由排灣族主持人muakay (茉愷) 擔綱。(圖:原文會)
原民會自1999年起,全台陸續興建了共有29座原住民族地方文物館,大多位於原住民族鄉鎮內,以展示各族群部落的歷史、生活、工藝、教育及文化為主。《qinaljan藝起來》透過這些文物館的典藏和展示,帶領聽眾探索文物館的活動及展覽,傳達部落族人對文物與藝術文化的傳承,分享在地文物與文化特色,提供聽眾全方位認識原住民族文化的機會。
節目主持人muakay(茉愷)表示:「《qinaljan藝起來》不僅是一個廣播節目,更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希望能透過節目帶領聽眾深入探索地方文物館的活動及展覽資訊,提供全方位認識原住民族文化的平台。」內容不僅限於文物館的探索,也將延伸議題討論,例如:霧臺魯凱族女子持織以恆、大龜文王國歷史、愛丁堡大學返還台灣原住民族遺骨事件、阿美族馬太鞍部落文物返鄉計畫、探討西拉雅文化…等。
▲ 《qinaljan藝起來》前往屏東霧臺鄉探尋魯凱族女子文化的持織以恆。(圖:原文會)
像在第12集中,節目討論到今年屆滿150周年的『牡丹社事件』。節目也特別邀訪到牡丹鄉排灣族長老-古英勇、牡丹部落靈媒-蘇寶珠(civur malili)等人,講述『牡丹社事件』的歷史脈絡。節目中提到,當年流落在異國的4位勇士頭顱,經由「愛丁堡大學返還先民遺骨計畫」終於迎回台灣,現寄藏於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內。對於是否應透過DNA鑑驗來取得科學證據證明這些頭顱屬於族人的先祖,古英勇長老認為這是必要的,也是對先祖的一種尊重,而部落也正研議後續處理機制。
▲ 揭秘牡丹社頭顱歷史真相。圖為:牡丹部落靈媒-蘇寶珠(civur malili)。(圖:原文會)
每週六下午3點,邀請大家打開原廣台收聽《qinaljan藝起來》,一起走進原住民族地方文物館,探索歷史秘辛,感受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