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個補習班老師呂捷談孝順的影片,說真的,我只有感覺到害怕、恐懼跟噁心。
每個人的家庭都不同。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自有各自的不幸。而且我身邊很少有正常、幸福的家庭。每個人的人生都somehow被自己的父母搞砸了。
在我出國前,我跟父母關係一直處在一種我覺得你們都很討厭我,而我也很討厭你們的狀態。一天到晚只想逃,逃得越遠越好,只要能擺脫這一切就好。我要自由。
我完全感受不到家庭的愛與溫暖;我只有體驗到道德上的愛 (因為我們是親子,所以我們應該要愛彼此),在情感上、言語上、行為上,我是完全感受不到他們的愛,我也無法在這三個向度上愛他們。
每個人的家庭都不同。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自有各自的不幸。而且我身邊很少有正常、幸福的家庭。每個人的人生都somehow被自己的父母搞砸了。
在我出國前,我跟父母關係一直處在一種我覺得你們都很討厭我,而我也很討厭你們的狀態。一天到晚只想逃,逃得越遠越好,只要能擺脫這一切就好。我要自由。
我完全感受不到家庭的愛與溫暖;我只有體驗到道德上的愛 (因為我們是親子,所以我們應該要愛彼此),在情感上、言語上、行為上,我是完全感受不到他們的愛,我也無法在這三個向度上愛他們。
但是這個"討厭"又在心裡找不到一塊地著地,我最討厭的就是父親節跟母親節,我覺得這是另一種文化對個體的霸凌,這社會的溫馨真的令我窒息,因為我在這個社會這個文化下,不允許被討厭我的父母!父母永遠是對的、天下的爸媽都是一樣的、爸媽很辛苦,你要體諒、你長這麼大了,還這麼不會想?... ... 任何行為只要被扣上
"不孝"、或是不尊敬父母,你就沒有任何空間可以讓自我流動了。那種在青少年長成、個人自我形成的過程中,一味去要求這個碰撞的個體一定要和諧、要體諒、要自適、要和解,只會讓這個小孩越來越自卑,越活越沒有自己,越來越討厭父母卻又在最底層否定自己討厭父母的情緒。
父母提供吃住教育,是它們應盡的義務,說真的,這個誰都可以做。父母難為,正是因為父母的功能遠超過於提供這些生活基本需求。
如果這是一場交易,一場互相,是不是指要他們提供吃住教育到我成年經濟獨立後,只要我也在相同年限提供同等待遇,這段親子關係就可以銀貨兩訖?
相信我,有很多青少年的孩子很樂於接受這個deal。
因為在親子關係裡,在物質需求之前,我們更需要被愛被尊重。一個物質條件不充裕的孩子不會自卑,只有不被愛不被尊重的孩子才會自卑。影片中呂捷說的他認為的偏差行為,都是孩子在家裡不被愛、不被尊重的表現。只是孩子沒有學過要求別人愛他、尊重他的語言。
父母提供吃住教育,是它們應盡的義務,說真的,這個誰都可以做。父母難為,正是因為父母的功能遠超過於提供這些生活基本需求。
如果這是一場交易,一場互相,是不是指要他們提供吃住教育到我成年經濟獨立後,只要我也在相同年限提供同等待遇,這段親子關係就可以銀貨兩訖?
相信我,有很多青少年的孩子很樂於接受這個deal。
因為在親子關係裡,在物質需求之前,我們更需要被愛被尊重。一個物質條件不充裕的孩子不會自卑,只有不被愛不被尊重的孩子才會自卑。影片中呂捷說的他認為的偏差行為,都是孩子在家裡不被愛、不被尊重的表現。只是孩子沒有學過要求別人愛他、尊重他的語言。
你曾經用孩子感受到、能理解的方式讓他知道你愛他嗎?你尊重你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情緒、思想、選擇、喜好、價值觀嗎?
可是大人不是比我們更早面對這個世界嗎?不是應該走過青少年這一段了嗎?不是更能理解我們嗎?為什麼要單方面的要求第一次來到這世界的我去理解我根本沒經歷過的父母那個世界?如果妳沒有要好好愛我的話,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呢? 生長在這裡是我的選擇嗎? 你想要在我一出生就把我蕊死,我難道不希望重新投胎一次嗎?
有過類似經歷的,就會知道青少年的心中旁白是很恐怖很直接很真實也很殘酷的。
其實,很多親子關係的僵化,都只是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小「討厭」,只是我們把這些小討厭都無限上綱成了"你不愛我的證據",這些討厭沒有好好處理,積久了會變成怨懟、不理解、叛逆期、無法溝通,甚至會變成恨。到最後,這些情緒在這個社會上沒有任何出口。(唯一在這塊島上能讓這些憤怒盡情宣洩,不受任何批判的地方,大概就是ptt的pay_home版吧),只能期望孩子自己長大了、懂事了、會想了,親子關係就會解決了。(但其實我看到大部分都只是維持著表面上的和諧)
可是我在我的歐洲朋友的身邊,學到了在家庭裡,可以有討厭彼此的可能。只要雙方都能接受,且練習一種愛的語言,叫做:
我愛你,但是我討厭你 + (V.),
這讓我感覺到 + (adj. ),可以請你 +(don't V.) 嗎?
因為這樣 我不需要把他當成一個父親或母親來愛,而是只是一個不完美的人,愛著另一個不完美的人。
這讓我感覺到 + (adj. ),可以請你 +(don't V.) 嗎?
因為這樣 我不需要把他當成一個父親或母親來愛,而是只是一個不完美的人,愛著另一個不完美的人。
這個句型,不一定要百分之百以這種樣子出現,句型是可以變的,這跟每個人的臉皮厚薄跟能發揮的創意有關,但是只要在對方出現你無法接受的行為時,還是保持看到這整個人的樣子,保持著連結,把行為跟整個人分開來。是不是就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溝通討論後,拿捏互相尊重不越界的分寸?這樣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把每一次的行為都放大、用來定義整個人?
有了這個彼此討厭的可能,是不是就有了愛流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