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高峰會召開,這次峰會依舊邀請日本、南韓、澳洲及紐西蘭等四個印太國家參加,並且發表了聯合聲明,涉中內容部分受到外界矚目,抨擊中國是俄烏戰爭的「決定性推手」,直指中國和北約在利益、安全和價值觀三方面相違背,這延續著2022年北約將中國視為「體制性挑戰」的立場。這一次北約峰會與印太四國的聯合聲明中更提出四項旗艦計畫,包括支持烏克蘭、網路防禦、假訊息合作及人工智慧研究等,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進展。
中國野心已逼近北約 全球焦點投向印太
日韓澳紐參與北約並非頭一次,但是這次是首次提出聯合聲明,顯示北約試圖拓展與印太區域的合作,而且朝向制度化發展,可以說,西方國家對於如何防範中國威脅的動作越來越積極,日前,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直批中國試圖在俄烏之間討好,且又提供俄羅斯軍工業的援助,言下之意就是中國選擇站在歐美國家的對立面,影響了北約的利益。可以說,這並不是北約擴張,而是中國迫使了北約必須有所作為,歐洲不再與亞洲相隔離,且是不可迴避的合作關係。
北約與印太夥伴的聯合聲明中,未來將啟動啟動四項新旗艦計畫,分別是支持烏克蘭、強化網路防禦合作、假訊息挑戰交換資訊及專家小組人工智慧研究等,其實這是依據俄烏戰爭的經驗,以及呼應近期中國對外的各種脅迫,尤其是中國近期的軍事部署動作,前者是因為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時不斷散播假訊息,後者則是在今年四月時,中共成立四個新的戰略性兵種;換言之,這四項旗艦計畫就是對準了中國將大力投入的網路戰、電子戰及心理戰,北約將對此展開積極的行動部署。
歐美印太攜手抗中 台灣需強化民主韌性
值得留意的是,北約和印太夥伴所形成的「32+4」合作機制,這是否意味著印太地區將朝向北約化?這恐怕是過度解讀,因為北約長期以來是依循著「集體安全」(Collective Security)的原則,多聚焦在傳統的「軍事安全」議題,而這次和印太夥伴的聯合聲明,有三個重要意涵,首先是「安全」範疇的擴大,擴及到經濟、網路、科技等面向的安全;其次是「中國威脅」的認知強化,已不再對中國有過多的期待;第三便是對中「去風險化」的積極作為,這反映在網路、假訊息、人工智慧的合作項目。
當然,中國一定批評北約和印太夥伴的聯合聲明,認為這是北約的擴張,中國的不滿反應是不意外,畢竟這會影響中國與歐洲的關係;只是,中國恐怕也是無可奈何,對北約而言,確實難以在印太地區有軍事上的合作動作,而非軍事的行動及計畫成了北約抵禦中國威脅的間接作為,畢竟中國在印太的侵擾行為會傷及歐洲經貿利益。此外,歐洲地區以個別國家和美國在軍事安全上聯手合作早有案例,「英美澳三國軍事聯盟」(AUKUS)便是一例,總體而言,中國的外部環境將更為嚴峻。
對台灣來說,必須關注北約和印太夥伴的聯合聲明,特別是台灣藉此獲得的外部協助,以及對全球事務可以提供的貢獻。台灣面臨來自中國的壓力,尤其是在假訊息資訊、軍事及非軍事的安全脅迫等,台灣累積的經驗對北約及印太夥伴具有參考意義;此外,台灣和北約、印太夥伴在民主價值上有一致的立場原則,再加上台灣在維護台海穩定的作為,也符合了共同利益。賴清德總統曾提出的「台灣是世界的台灣」,回應北約和印太夥伴的聯合聲明,台灣應當在民主韌性及防禦上有更具體的規劃,台灣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台灣,一起攜手對抗中國的威脅。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克宮:拜登不尊重蒲亭 全世界都注意到他的失言
致敬:一位偉大的中國公民胡友平
北約峰會後直奔佛州 奧班會川普談和平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