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壯年的長新冠,以及對年長者健康的快速破壞力,新冠病毒的影響一直沒有停過,國家衛生研究院更表示,隨著邊境逐漸放寬,台灣已經沒有以往保護自己的本錢,現在的新冠肺炎病毒特性是以高度傳播力為主,若未來演變成高致病率,後果將不堪設想。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陳宜君醫師表示,現在的新冠病毒感染雖然輕症為主,但她擔心民眾過於輕忽,特別是長新冠對健康帶來的影響,以及高風險族群染疫後的共病惡化。
新冠的死亡率高於流感卻被認為不嚴重
陳宜君醫師解釋,現在新冠的變異株具高傳播力,不代表死亡率有降低,民眾似乎認為Omicorn之後感染新冠都比較不嚴重,但其實是因為疫苗接種率提高,並非病毒本身毒性降低,現在新冠的死亡率仍高於流感,更不能說新冠肺炎已經流感化。
特別是國際間旅遊頻繁,台灣變異株變化已趕上國際流行的速度,相較於以往不會有太長時間的落差,這更表示會帶來更高感染風險。陳宜君醫師表示,過去台灣高度保護的情境,可以透過觀察國際狀況來因應疫情發展,現在必須要更快速做出反應。陳宜君醫師也分析,目前流行的病毒具免疫逃脫特性、傳播力強,但若未來變成高致病率就會相當嚴重,仍舊要擔心疫情是否有一天又會超出可控範圍。
秋冬季節以往都是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期,陳宜君醫師說明,流感本來是秋冬較嚴重,但今年5、6月其實已有一波高峰,新冠肺炎同樣也是如此,再加上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混合感染風險又再提升。這些呼吸道病毒恐怕已是全年流行狀態,對免疫力差或者是年長者族群,更擔心的是病毒感染後併發細菌感染問題。
長輩非典型症狀以為感冒錯過黃金治療期
陳宜君醫師表示,對年長者來說,染疫最需要注意的其實是非典型症狀,一般民眾輕症多有喉嚨痛、流鼻水、頭痛、腸胃不適等情形。但這些年長者的症狀多是慢性疾病開始出現不穩定狀態,如即使按時服藥但血壓、血糖仍不穩定,或者是肝不好的開始有黃疸,腎功能不佳突然尿不出來等,且多數年長者沒有發燒症狀。所以家人只覺得長輩好像體能變差、作息不一樣,許多患者經抽血檢查才確認是新冠病毒感染,如果忽視不管就還可能造成器官衰竭的嚴重發展。
陳宜君醫師提到,以台大醫院來說,就接到不少診所轉診來的個案,一開始都以為長輩是感冒所以針對症狀治療,但後來才發現其實是確診新冠而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但其實治療時程已經比較晚,這也造成許多患者到院幾天後病情就惡化轉重症,必須進加護病房。
陳宜君醫師分享臨床上發現太多長輩本來身體都算硬朗,或是即便有慢性疾病都能控制得宜,但很多案例都是因為感染新冠後讓健康急轉直下。她也提醒,中壯年族群的長新冠問題在國際也持續上受到討論,目前病理機轉研究更指向新冠病毒帶來的不只是免疫錯亂,更是因病毒無法從體內徹底清除而導致長新冠。
「目前新冠肺炎死亡個案多沒有打疫苗,施打疫苗還是根本防疫之道」,陳宜君醫師呼籲。現在最新JN.1新冠疫苗是屬於mRNA技術,不僅能預防重症,也讓細胞免疫性更高,更能降低感染率,民眾10月與流感疫苗共同施打是沒有問題的。沒有人能論定病毒的未來走向如何,在政府有資源提供疫苗時,一定要把握機會施打疫苗、主動防護。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新冠變異不停歇 長新冠問題更加嚴峻!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所長提醒:多人受病毒影響,疫苗防護還是最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