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22號颱風銀杏在今(4日)凌晨生成,氣象專家吳聖宇在臉書發文表示,銀杏未來24-48小時內將受太平洋高壓引導,將先穩定朝西北移動,趨向呂宋島以東、台灣東南方海面。
氣象專家吳聖宇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銀杏在往西北移動的同時,今明兩天(4-5日)大陸長江中下游有西風槽東移,太平洋高壓將有逐漸減弱,並且斷裂的機會,因此當銀杏颱風週三(06日)來到台灣東南方海面時,將會陷入高壓弱點的鞍型場中,速度將明顯減慢,甚至開始有滯留打轉的機會。
吳聖宇提到,週四、週五(7-8日)的動態變化較大,昨天看的預報往西跟往北的結果都有,不過今早看起來,大部分都已經是往西,逐漸趨向巴士海峽南部到呂宋島北部沿岸一帶的機會較高,後續在鞍型場西側的高壓勢力會隨著跟槽後西風脊合併而加強,東側高壓則有隨著西風槽東移而繼續東退的趨勢,加上銀杏颱風後方還有其他的擾動發展,導致高壓無法伸入銀杏颱風東南方,吳聖宇表示,「預測北轉的機會明顯降低,偏西移動經過呂宋島附近後進入南海的可能性提高許多,目前大部分的預測也都是這樣的結果」。
而吳聖宇指出,銀杏拿的劇本跟潭美颱風很像,只是因為銀杏颱風規模小很多,所以比較早就呈現一致的結論,潭美颱風的規模相當大,因此北轉跟西進的預報僵持了2-3天才出現結論。
至於對台灣的影響,吳聖宇表示,路徑偏西後,首先是要不要發警報的問題,依照現在的預測路徑跟颱風的暴風圈預測大小,可能「會在海警發布線以外掠過,但是仍不確定會不會去碰到警戒線,還有變化的空間,即使要發布警報應該也沒有這麼快,至少要等到週五或以後才比較有可能」。
再者,吳聖宇提及,是否會產生共伴效應的問題,目前看起來銀杏颱風因為預報的規模偏小,台灣附近在這段期間的東北季風強度較強而且持續,「因此銀杏颱風外圍的暖濕空氣要像潭美颱風那樣湧上來到台灣附近的機會較低,形成明顯共伴效應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但是預期銀杏颱風的西移仍會加強台灣附近的氣壓梯度,讓東北季風強度更強一些,迎風面地區可能持續會有降雨,只是少了颱風外圍的暖濕空氣,「降雨的狀況應該不至於太大」,其他地方就比較不會受到降雨的影響,不過沿海的風力將會偏強一陣子,尤其是北部、西半部沿海以及東南部、恆春半島沿海這些地方,在比較強的東北季風時,很容易會有強陣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