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益處超過風險
隨著咖啡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關於咖啡是否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話題持續受到關注。今天這位科學家說咖啡能抗癌,明天那位科學家說咖啡會傷胃,真不知道該聽誰的。
咖啡是咖啡豆的萃取物,其中的成分不下幾百種。其中,咖啡因無疑是最重要的。咖啡因能刺激神經興奮,起到提神的作用。尤其是咖啡因加葡萄糖,能互相結合使提神效果更好。所以很多運動飲料中也會添加咖啡因作為興奮劑。
除了提神,咖啡因的其他保健功能也吸引著科學家的目光。比如有些老人飯後會因為低血壓而出現暈眩,如果喝一杯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就可能減輕這種症狀。所謂「含咖啡因的飲料」,除了咖啡之外,也包括茶或可可。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病,有調查顯示咖啡因有助於降低帕金森氏症的發病風險。男性每天喝三杯到四杯會達到最大效果,每天一杯也有明顯作用;女性則跟飲用量關係不大,每天一杯到三杯就能達到最大效果。不過有趣的是,這種效果對於吸菸的人無效。
▲ 有調查顯示咖啡因有助於降低帕金森氏症的發病風險。(圖:123RF)
此外,咖啡因對降低膽結石(Gallstones)的發病率也有一定幫助,每天攝取四百毫克咖啡因(三杯到四杯咖啡)可以顯示出效果。
咖啡中除了咖啡因,還含有許多其他活性成分,比如抗氧化劑。尤其是經過烘炒的咖啡豆,抗氧化劑的含量會增高,而抗氧化劑有助於保持心血管健康。
咖啡中也含有「有害物質」,比如二萜烯類(Diterpene)化合物,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二萜烯類化合物可以被咖啡紙濾掉,所以不推薦未經過濾的咖啡或者用金屬網過濾。除此之外,咖啡烘烤的過程會產生丙烯醯胺(Acrylamide),而大劑量的丙烯醯胺在動物實驗中顯示了致癌性。
咖啡的「不良表現」遠不止這些。如果每天喝太多咖啡(比如六杯以上),可能導致咖啡因上癮,對咖啡因的敏感性下降,進而喝得更多,導致失眠、緊張、胃部不適、噁心、嘔吐、心率與呼吸加快、頭痛、耳鳴等症狀。對心臟病患者來說,每天五杯咖啡已經達到了「不安全」的量。而且咖啡易增加鈣流失,如果有骨質疏鬆症狀,每天的咖啡因攝取量就不要超過三百毫克(相當於兩杯咖啡)。老年女性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也需要更加注意。
▲ 老年女性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需要更加注意。(圖:shutterstock)
藥物代謝與咖啡因代謝互相影響
很多藥物代謝會跟咖啡因代謝互相影響。比如含有麻黃鹼(Ephedrine)的感冒藥,它具有刺激神經興奮的作用。如果加上咖啡,其效果就會大大加強,從而出現「過量服藥」的症狀。
除了這種增加藥物效果的影響,還有的是增加咖啡因的作用(包括不良反應),有的則是降低藥物的效果。能夠與咖啡因互相影響的藥物太多,普通人大概無法記住,所以,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服藥期間,不喝咖啡。
敲重點
不管是咖啡有益健康,還是有害健康的論點,其多是源自流行病學調查,結論也談不上蓋棺論定。目前廣為接受的推薦是:健康成年人,每天喝兩杯到三杯咖啡,「益處」超過「風險」。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餐桌闢謠記:關於食物的謠言與科學真相、拆解商家「養生行銷」背後的邏輯,做個享盡美味與健康的吃貨!》
【本文由大是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