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林昱彣
日本日前爆發俗稱「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症(又稱第五病, erythema infectiosum)疫情;據報導,東京都3週內的患病人數,達到歷史新高的796人,不少近期規畫赴日旅遊的台灣民眾為此感到擔憂。
傳染性紅斑症的典型症狀? 成年人也可能受到感染?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洪錫全醫師受訪表示,傳染性紅斑症係由「細小病毒 B19」(Parvovirus B19)引起,病毒會透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主要影響族群為兒童或青少年,但成人也可能感染病毒,症狀通常相對輕微。秋冬季節是傳染性紅斑症的高峰期,可能與病毒在冷空氣中容易存活、人們冬季多待在室內群聚、以及與感冒傳播途徑相似等因素有關。
兒童罹患傳染性紅斑症的初期症狀類似感冒,例如發燒、流鼻水、鼻塞等;發燒後約5-7天,身體會開始出現紅疹,最典型的紅疹位置在兩頰,看起來像蘋果一樣紅,因此傳染性紅斑症又被稱作「蘋果病」。紅疹也可能延伸到全身,呈現網狀分布。
洪錫全醫師強調,當出現雙頰紅疹的「巴掌臉」症狀,患者之病情大多已進展至後期、病毒傳染力較弱,感冒症狀也已消退,無須特地用藥治療。另外,只有約四分之一的兒童會出現典型的兩頰紅疹和全身網狀紅疹,約一半的兒童感染後不會出現明顯紅疹,可能被誤認為一般感冒。
至於成人染疫後多以「無症狀」為主,其次為一般感冒症狀。可能會有少數情況,症狀以「關節疼痛」或「全身紅疹」作為表現。關節疼痛有時難以與關節炎區分;而與兒童患者相比,成人患者在臉部、身體和四肢都可能出現紅疹,分佈較為廣泛。
傳染性紅斑症如何判別? 與過敏起疹子有這「2大差異」
至於傳染性紅斑症,如何與單純過敏引起的疹子區分?洪錫全醫師指出,過敏所引起的紅疹持續時間通常較短,可能有早晚變化之分,通常不會伴隨明顯的感冒症狀;傳染性紅斑症在前期則會有明顯感冒症狀,發燒後5-7天才會出現紅疹,尤其雙頰泛紅會特別明顯。
另外,同樣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主要分布於身體軀幹部位,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兩頰較少出現紅疹。玫瑰疹與傳染性紅斑症皆為發燒後退燒才出疹,此時患者已處於痊癒階段。
傳染性紅斑症的高風險族群? 感染者是否具重症風險?
一般而言,傳染性紅斑症會自行痊癒,治療通常會側重於緩解症狀,醫師會視患者狀況開立退燒藥、止痛藥等,並叮囑患者多休息、補充水分。不過,洪錫全醫師提醒,若本身為孕婦、有血液問題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風險族群,則要格外注意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首先,有鐮刀型紅血球、球狀紅血球等紅血球容易被破壞的患者,病毒感染會破壞骨髓中的造紅血球細胞,導致暫時性貧血。該族群原本的紅血球已較為脆弱,感染後貧血情況可能惡化到需要輸血的程度。再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的免疫系統往往無法有效清除病毒,病毒容易長期感染骨髓,造成慢性貧血。
若孕婦感染B19病毒,雖然自身通常不會有嚴重症狀,但病毒卻可能傳染給胎兒,造成流產、胎兒死亡、等嚴重後果,且感染時間點越早、風險越高。洪錫全醫師示警,20週前的感染可能造成流產或死胎;20週後的感染則可能造成胎兒心臟衰竭和水腫。
傳染性紅斑症是否具重症風險?洪錫全醫師說明,極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腦炎、心肌炎等重症,但發生機率極低,即便日本目前處於疫情高峰期,重症案例也不多見。重症治療主要依靠支持性療法,目前沒有特效藥,家長應注意孩童是否有嗜睡、抽搐、持續嘔吐、活動力差等類似於腸病毒重症之症狀。
目前日本的傳染性紅斑症疫情升溫,國人是否應避免赴日旅遊?洪錫全醫師認為,一般健康者感染後多為輕症;台灣本土雖有傳染性紅斑症,但沒有形成疫情。因此,除非屬於高風險族群(血液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孕婦),實是不需要特別避免赴日旅遊。
不過,目前日本疫情較台灣嚴重,赴日旅遊確實會增加感染機率。若屬上述風險族群,應盡量避免前往疫區,或延至疫情趨緩後再前往。呼籲國人旅遊期間應做好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
總的而言,洪錫全醫師表示,傳染性紅斑症為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大部分感染者症狀輕微,可自行痊癒。然而,孕婦、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本身有血液疾病者屬於高風險族群,需要特別注意避免染疫。雖然目前日本疫情較嚴重,但一般人不需要過度恐慌,做好基本防疫措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