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哲明 圖片來源|Jo Malone London、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臺北旅遊網
你若近日行經台北大稻埕的迪化街商圈,便可看見一棟外觀以巨型金色蝴蝶結包裝的日式老宅風格建築物,它是全新開幕的「Jo Malone London 大稻埕形象概念店」,兩層樓的空間規劃,陳列了來自英國倫敦Jo Malone London的各種系列香水,除了古宅英倫風格以外,也散發出濃厚的巴洛克建築韻味。
jo malone london大稻埕形象概念店。(圖片來源:Jo Malone London)
巴洛克建築最早在歐洲興起,具有華麗裝飾、流動感線條與戲劇性空間運用等特點,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日治時期傳入台灣。當時日本政府積極引進西方建築風格,以此彰顯現代化與文明的象徵。同時,這些建築結合了當地的工藝與材料,使其在保留歐洲古典美學的同時,又融入了台灣特有的地方風味。
設計特色:華麗外觀與精緻細節
台灣的巴洛克建築以其外觀的華麗與精緻著稱,建築立面經常採用對稱構圖,大量使用拱門、圓柱及山花雕飾,這些裝飾元素雖然源自歐洲,但在細部處理上加入了台灣本地文化的詮釋,例如結合漢字題刻、瓷磚拼貼和浮雕紋樣。
以台北的總統府為例,其設計由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主導,結合了巴洛克式的對稱設計與文藝復興風格的比例掌控,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建築之一。此外,台南的赤崁樓周邊也保存了許多日治時期的建築群,細緻的雕花窗格與立面裝飾體現了設計師對空間美感的追求。
總統府外觀。(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官網)
材料與技術的本土化
日治時期,巴洛克建築在台灣的實現離不開當地材料與技術的支持,大量使用紅磚、花崗岩以及水磨石等建材,使建築能適應台灣的亞熱帶氣候。在技術上,本地匠師透過傳統工藝,將歐洲建築細節與台灣建築技術結合,打造出獨特的美學風格。
以台北的北門(承恩門)來看,不僅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式山牆和弧形門窗,其建築結構也以抗震設計為主,體現出實用性與美學的平衡。這種本土化過程不僅是一種創新,也是文化融合的具體表現。
承恩門外觀。(圖片來源:臺北旅遊網)
隨著時代變遷,巴洛克建築在台灣已不僅僅是歷史遺產,更是設計創新的靈感來源。以台北大稻埕地區的老宅改造為例,這些歷史建築被賦予了新功能,成為咖啡廳、展覽館或品牌形象店。如同「Jo Malone London 大稻埕形象概念店」,以百年古宅為基礎,結合英倫風格與巴洛克設計風格,不僅保留了建築原貌,更創造出兼具商業價值與文化深度的空間。
台灣的巴洛克建築不僅是歷史見證,更是一種文化對話的形式,它將歐洲的藝術語彙與台灣的本地文化有機結合,體現了多元文化的交融。未來,如何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將這些建築資產轉化為文化外交與創意產業的核心,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保護與創新的挑戰
巴洛克建築的保護與再利用面臨諸多挑戰,這類建築往往因年久失修或城市發展而被忽視甚至拆除,要在現代化進程中維持這些建築的文化價值,需要更多元的保護策略與創新思維。
我們期盼透過修復工程與創新設計,可以讓這些建築重新融入當代生活,例如,在修復過程中融入現代材料與科技,不僅提升結構穩定性,也能為建築賦予新的使用功能。此外,將這些歷史建築與當代藝術結合,例如以光影投影技術重現巴洛克風格的戲劇性效果,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世代的關注。
政府若能通過創新使用與多方合作,便能使得這些歷史建築成為促進文化交流的平台,將台灣的歷史與設計魅力帶向國際舞台。這不僅僅是對過去的致敬,更是對未來文化發展的具體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