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時報/記者 蔡宗憲報導】
臺南市轄內農地重劃區涵蓋23個行政區,總面積達5萬7,785公頃,為臺灣重要的農業生產核心基地。為持續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市府年度編列經費執行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改善計畫。地政局為確保執行品質,辦理113年度農水路管理維護考核,針對23個行政區438件工程進行全面性評估,包含農路平整度、鋪面品質、水路結構及道路安全設施等面向,透過實地考察與文件審核,確保各區公所落實管理維護職責,以提升基礎設施服務效能。
各區公所執行之農水路改善工程,有效解決路面龜裂與顛簸問題,確保路面平整與結構穩固。在水利方面,採用U型溝系統取代老舊水路,顯著提升灌溉排水效能;交通安全設施方面,完善標線系統、增設反光導標與護欄設施,並進行路面拓寬工程,全面提升用路安全。後壁、下營及鹽水區公所在此計畫中表現卓越,共完成88件工程案,佔全市工程總量五分之一。各區均能在期限內完成採購發包與施工作業,並維持良好的跨部門協調與民眾溝通。其中,鹽水與後壁區公所分別完成35件與33件改善工程,展現優異執行效率;下營區公所則在採購、施工與驗收程序上展現卓越行政效能。經地政局評核後,三區皆獲得「優等」殊榮。
黃偉哲市長於今日頒發獎項時,特別強調「為民、便民、利民」的核心服務理念,期許各區持續精進農水路建設品質,提升農業生產環境。作為國家重要糧倉,臺南市近六年(108至113年)投入51.66億元,完成農路1,489公里、水路193公里、漁路136公里之建設,總長度相當於3.9條中山高速公路,成效居全國之冠,大幅優化農業生產與運輸效率。114年度將再投入6.09億元進行農地重劃區基礎設施更新,持續優化農水路品質,建構完善的農業生產環境。
#臺南農地重劃, 農水路管理維護, 黃偉哲市長, 基礎設施改善, 農業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