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今天(16日)報導,中國駐西班牙大使表示,在地緣政治情勢變化及他稱為單方面經濟霸凌的華府新貿易政策之下,中國希望,將歐盟視為合作夥伴而非競爭對手。
歐盟在2019年的中國戰略中將北京定義為其「合作夥伴、經濟競爭對手和系統性對手」。中國駐西班牙大使姚敬告訴路透社,這毫無意義,因為雙方都倡導開放市場和基於規則的貿易。
姚敬表示:「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夥伴關係上。中國永遠不會對歐盟構成威脅,也不會成為任何方面的敵人。」他並讚揚歐盟在外交事務上的多邊主義立場,這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孤立主義傾向截然不同。
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上週在北京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項訪問被廣泛視為,在川普廣徵關稅政策的影響下,中國與歐洲試圖建立起更緊密經濟和政治關係。
在桑傑士訪中前夕,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警告稱,與中國走得更近無異於「自斷生路」,但馬德里方面對此予以駁斥。
姚敬表示,他對貝森特的言論感到震驚,並稱美國單方面徵收關稅「實際上是斷了所有人的生路」。
他說:「這就是中國堅決反對美國這種經濟霸凌行為的原因。」
「門戶開放」
姚敬表示,歐洲應該取消對半導體等部份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管制、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的關稅,以及對華為、中興通訊等中國電信公司參與歐洲5G網路建設的限制。
他說,北京一直以來向外資開放電信、銀行或製造業等領域。
姚敬表示,歐盟對中貿易逆差去年達約3,450億美元,由於結構性問題,這一逆差不可能一夕消失,但預計會逐步改善。
他說:「我們過去已經明確表示,隨著時間,中國的門戶會逐漸開放,這扇大門永遠不會關閉。我們準備向其他歐盟成員國開放市場,就像我們剛剛對西班牙所做的一樣。」
馬德里與北京11日達成協議,開放過去未獲授權的西班牙豬肚產品輸入中國市場。部分分析師認為,這顯示北京方面可能放寬對歐盟豬肉的反傾銷調查。中國政府去年啟動這項反傾銷調查,以報復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
姚敬表示,該項調查仍在進行中,但雙方願意透過談判來解決分歧。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台美關稅談判 陳雪生示警:留意勿觸怒中共
美擴大晶片出口管制 ASML訂單慘崩45% 全球科技股陷焦慮
關稅戰下首個中國廣交會 有參展商稱美國訂單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