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部海域11日晚間7時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震央位於花蓮外海,地震深度30.9公里,全台有感,最大震度達5弱。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研判這是一起獨立事件,但提醒民眾未來3天仍須注意規模5至5.5的餘震發生。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這次地震主因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所引起,屬於東部地震帶。由於地震深度相對淺,且震央靠近台灣,導致全台都有明顯震感。根據過往資料顯示,這個區域常發生規模5以上的淺層地震,對東部及鄰近震央地區影響較大,但後續餘震通常不會太多。
這次地震特別之處在於,氣象署首次對連江縣發布國家級警報。吳健富解釋,因初步預估地震規模達6.5以上,依據2024年9月1日新增的國家級警報適用標準,對震度3級以上地區發布警報。警報共發布三次,首波在地震發生後11.4秒對南投縣、嘉義縣、台東縣、花蓮縣發出,第二波在13.4秒時擴及台灣本島大部分地區及澎湖縣,第三波則在29.4秒時發送至連江縣。
從等震度圖數據顯示,花蓮、台東地區震度達4級,其中長濱出現5弱震度約持續1秒,4級地區搖晃約15秒,3級地區則達14秒。吳健富指出,位於彰化市的民眾感受相當強烈,搖晃持續14秒,台中、霧峰等地區民眾,特別是在高樓層或盆地區域的居民,震感都相當明顯。
金門因位處震央362公里外,震度未達預估標準,故未發布警報。這次地震顯示國家級警報系統運作正常,能在地震發生後迅速發布預警,提供民眾應變時間。
延伸閱讀
影/恐怖6.4強震!花蓮玉里電桿疑不敵搖晃遭震歪
影/花蓮6.4地震太驚人!長虹橋「鏡頭君」狂抖 網嚇:搖很大
19:00地震撼全台!北捷一度全線暫停 目前恢復慢速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