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昂城離現今約兩千年前即有文明遺跡,座落在巴黎西北方約一個半小時車程處,經羅馬帝國軍隊進入,獲得發展的機會,在塞納河右岸建立起第一座市鎮,在中世紀時期就已經有相當的發展,從中古世紀起便一直是英、法兩國的折衝區。
西元八百四十一年,諾曼地受到北歐的維京人攻擊,並且簽訂了條約讓渡盧昂城與維京人;之後又經歷了英法百年戰爭等重大戰役,並且在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均是兵家必爭之地,二次世界大戰時曾遭戰火無情的摧殘。
現在的盧昂已嗅不出當日戰爭或宗教迫害的氣息,但沿舊市街漫步,仍能見到昔日木骨架的民房及極具歷史意義的考古遺蹟。
英法百年戰爭中,率領村民抵抗英軍侵略的聖女貞德,曾經在此地被處以殛刑。沿著火車站往舊市街行走,便可見到貞德被囚禁拷打的聖貞德塔;聖母院附近不遠的聖吾恩教堂(l'abbatial Saint-Ouen),則是貞德被宣告處以火刑的地方。穿越舊街市區的人行步道,熱鬧的市集廣場就在眼前了。
這裡有新建的聖貞德教堂和聖貞德博物館,建築風格與其他教堂完全不同。市集廣場的上午繽紛喧嚷但不髒亂,不但販賣鮮花蔬果,有時也有紡織或手工藝品,和廣場四週林立的海鮮餐廳相映成趣。
舊市場廣場的聖貞德教堂與廣場周邊建築的關係。
舊市場廣場(Place du Vieux-Marché),聖女貞德便是在這個市場廣場上被執行死刑。原建築物於二次大戰期間破壞,新建市場建築包含一座原位於原址的聖貞德教堂(左側),於一九七九落成,建築師為阿擂奇(Louis Arretche, 1905-1991),並由當時的總統季斯卡揭幕啟用。建築師雖然於法國高等美術學院完成其建築專業訓練,卻未使用美術學院畢業生慣用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反而靈巧運用鋼筋混凝土與木構造,作為兩座孿生建築的主體結構。聖貞德教堂的彩繪玻璃為十六世紀完成的原作。
王維周
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過去曾長年旅居法國求學、研究,並取得國家建築師的文憑,他還是法國國立高等夏優學院創校一百二十年來,第一位進入該校的臺灣學生。專業領域為:歐洲與東南亞建築史、文化資產保存與建築修護、建築設計、殖民城市史、街區保存等等。
結束學業回臺後,除了擔任教職,也參與許多文化資產維護工作、古蹟研究、各種建築相關調查、臺灣書店產業遺產清查、國家風景區人文資源調查……等工作,亦常受邀演講。
法國絕對是舉世聞名!
臺灣第一本法國舊城區街廓建築保存的探尋,
從巴黎、盧昂、布羅瓦城再見三百年前的法國!
你知道嗎?
而法國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
可以更往前追溯至200多年前的法國大革命嗎?
你知道嗎?
歐盟每年9月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古蹟的「古蹟開放日」,
其實是1984年法國率先開始的嗎?
文化資產的保存,是評斷一個國家文化素質的重要指標,而善於經營文化和城市行銷的經典代表──法國,就被公認以此聞名。不只古蹟景點眾多,法國也對一 般老百姓的生活空間相當重視,許多已有數百年之齡的古建築、舊街道,不只其令人驚豔的外貌彷彿凍結般的被留存下來,至今也依然被使用著。而這些舊城區裡的 每一處風景,不只承載了長久以來百姓的生活面貌與文化,也更加烘托了當中重要歷史紀念物的意義……
當然,進行舊城、傳統文化保存的同時,帶進現代生活的便利性,以提高建築的空間與生活品質,也是相當必要的,在這兩百多年來的磨合當中,政府、建築師、都市計畫員,甚至生活於其中的居民們,組成跨領域的團隊不斷地研究,並付出執行,使得城市保存的成果具備多元面相。
擁有法國建築師文憑的王維周,在書中以巴黎市瑪黑區(第三、四區)、第七區,以及盧昂市、布羅瓦城等舊城的保存區段為例,討論在城市開發之餘,法國在 舊城街廓保存的實務操作,除了法令、制度的規劃,並搭配許多精彩的街城照片,不只讓法國舊城的美麗穿越了時空躍然紙上,也提供臺灣在保存建築文化資產的經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