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的公民教育,鼓勵學生關心公共事務、尊重民主與人權價值,然而一旦高中生真的加以實踐,往往被「曉以大義」︰學生最重要的本分是把書讀好!莫非公民教育只是為了教學與考試,不需要當真在生活情境中落實?
文/何明修
近幾年,如果你常去臺灣各大城市的沙龍咖啡廳,例如哲學星期五講座,你一定會看到一些剛放學的高中生。學校制服讓他們成為很顯眼的一群聽眾,臺上講 者幾乎不可能不注意到他們的存在。看似稚嫩臉孔展露出積極求知的專注眼神,無論當晚的講題是關於中國的民主化,或是臺灣的公民社會,他們總是認真動手抄筆 記。在活動開始時,他們也許不太敢大大方方的介紹自己,但是等講者開放現場自由提問,這群高中生往往是最勇於發言的那一群。
校園外的參與,比較容易被社會大眾所察覺,但是如果仔細觀察晚近以來的臺灣高中教育之演變,一場無聲無息的革命正在進行。
迎接新世代的心靈解放潮流
從二○○○年以來,在國科會(二○一四年升格更名為科技部)的支持下,「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課程」連續舉辦十六屆。每年暑假,臺灣最傑出的 大學教授,分享他們珍貴的學思歷程,一群來自全國的高中生則獲得了知識啟蒙的契機。從二○一四年開始,教育部也陸續在一些高中開辦「人文社會科學班」,試 圖讓人文素養與批判性思考向下扎根,而不是從大學才開始教授。
倡導人社營與人社班的主事者,意識到這一點:臺灣的教育,或許可以教導出一流的工程師與科學家,卻無法培育出需要濃厚文化底蘊的思想家。我們有很多 優秀的年輕作家,但是他們的文學造詣,卻往往是來自於課堂外自修或是天賦才情,學校教育所能提供的助益十分有限。更多時候,我們的高中生能夠運算艱澀的三 角函數與解析幾何,但是對於一些基本的人文思辨,卻仍停留在非常粗淺的階段。
高中教育的改革者試圖匡正「重理工、輕人文」的弊端,如此一來,也開啟了新世代的心靈解放。人類的心智就如同野生的動物一樣,充滿了活躍而不受束縛 的生命力,一旦嘗到了自由的滋味,就再也回不去原先精心打造的牢籠。心靈上的自由人,不再是那麼容易受矇騙,無論再怎麼巧言美飾,加諸在他們身上的鎖鍊也 不會成為美麗的裝飾。除非禁得起理性的檢證,否則,要求從順從的權威就像是穿新衣的國王,在道德破產之餘,只剩下赤裸裸的暴力。
近幾年,高中生已經成為臺灣新興公民運動的生力軍。在野草莓、反媒體壟斷、反核、太陽花運動中,大學生是明顯的參戰主力部隊,但是在許多場合中,高 中生也參與其中,學習學長學姊的榜樣。在先前的反國光石化運動中,彰化地區的高中生勇於表達自己愛鄉土、反汙染的信念。對於校園內的事務,例如運動服穿 著、校刊編輯,高中生也越來越敢表達他們不同於學校當局的想法。在今年夏天的反課綱運動中,來自全臺各地的高中生,發起一場全國關注的抗議活動。我們才發 現,臺灣的高中生原來如此思路清晰、辯才無礙,甚至讓企圖當面曉喻的教育部官員幾乎下不了臺。
正視高中生對於公共參與的渴望
高中生的公民運動,引發保守人士質疑,最常見的批評不外乎是以下兩點。首先,孫文指出,學生的本分就是念書;因此,搞校外抗議的活動就是不務正業; 其次,學生帶頭造反,就是典型的紅衛兵舉動,帶來文化大革命之浩劫與動盪。我認為,喜歡搬出「國父遺教」與紅衛兵比喻的衛道人士,根本沒有讀懂中國歷史, 這樣隨便貼標籤、戴帽子,其實是誤解了新世代對於公共參與的渴望。
如果沒有留學生的參與,中國的國民革命根本就不會發生。孫文是在香港求學期間,政治立場明顯激進化,他最早的革命同志,也是華人西醫書院的同學。同樣的,同盟會一開始也是由旅日留學生所發起,他們與保皇立憲派爭論中國的前途問題,才使得革命思想越來越普及。
紅衛兵並不是完全出自學生自發的抗爭行動,事實上,他們只是共產黨高層內鬥所利用的一著棋。毛澤東擔心中國出現蘇聯批判史達林的修正主義路線,影響 他的個人權威。毛澤東在幕後煽動學生造反,目的在於打擊政敵劉少奇與鄧小平。在那時,中國學生到處串連搞革命,去北京天安門見毛主席,都不用花錢,車票與 住宿都是政府招待,這看起來比較像免費的校外教學活動。因此等到學生成功打倒了劉少奇與鄧小平,共產黨就派軍隊接管學校,這些鬧了兩年的紅衛兵統統被趕到 鄉下,從此再與文化大革命無關。
相對於此,臺灣高中生不是要搞革命造反,他們只不過開始關切公共事務,無論形式是閱讀課外書籍、參與知識沙龍,或是加入遊行抗議的隊伍。這些現象本 來就是一個民主社會司空見慣的常態,但是在臺灣長期奉行的尊師重道、長幼有序的社會文化下,卻被視為離經叛道的行為。事實上,隨著資訊傳播越來越便利,學 校圍牆越來越不具有阻隔性,不再能排除校園外的社會潮流,高中生的社會參與也就成為世界潮流了。
香港學民思潮發起人黃之鋒今年才十九歲,去年因為雨傘運動才被《時代》雜誌選為封面人物,今年被《財富》雜誌列為全球五十大領袖。去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馬拉拉,當時也才不過十七歲。馬拉拉出生於保守的巴基斯坦,她為了爭取女孩的受教權,被極端分子槍擊。
參與本身就是寶貴的學習經驗
有人認為,公共參與都是單方面付出心血與時間,卻沒有回報,對於正值學習黃金階段的高中生而言,是不明智的選擇,因為機會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其實, 這樣的看法並不完全妥當,因為參與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學習經驗,能夠提升思辨與實作能力。許多公共議題,涉及不同價值的對立選擇,例如經濟成長與環境保 護、行政效率與人權保障之間孰重孰輕,這些問題都需要當事者認真釐清,或在與同儕的爭辯中提出一套能夠說服自己與他人的理據。等到自己的價值觀獲得確立, 如何理性面對反對者的質疑,或是對於漠不關切者進行倡議與說服,這些都是有待學習的公民素養。
目前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中,講授的內容包括了人權、多元文化、媒體識讀、性別關係的尊重與自主、公民不服從等議題。如果這些觀念,只是停留在學測與指考的出題範圍,而不是在具體生活情境中落實與實踐,那麼這是失敗的教育。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曾指出,「教育並不是為了生活做準備,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如果我們仍舊抱持狹義的教育觀念,認為學習只是在教室內發生的事情,而排斥校園內外的公共參與,那麼我們永遠無法培育出現代民主所需要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