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衰期:車諾比核災30周年紀實》
台灣首度到達烏克蘭車諾比的紀實團隊
【2016年4月26日,台北】一群在異鄉結識的台灣人,出自於探索真相的好奇心,決定結伴前往烏克蘭車諾比,踏上這塊被陰影覆蓋30年的土地,將第一手現場採訪的資料帶入華文世界──《半衰期:車諾比核災30周年紀實》今舉行新書發表會,苗博雅也特別為本活動擔任主持人,希望這本由台灣人撰寫的車諾比的專書,能讓社會以更多面向思考核能議題,引發更多的關注和討論。
團隊召集人蔣雅郁博士,現為倫敦大學生化工程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從小就熱愛科學,把前往車諾比視為此生夢想之一。聽說車諾比開放觀光客後,蔣雅郁便開始計畫召集一群朋友,共同自費前往車諾比。團隊於二〇一五年五月與九月各去了一次車諾比,帶回十萬字採訪、一千段影片、一萬張照片,除了撰寫紀實專書之外,他們更自費辦了【真相剪影】攝影展,上周六於台北透明公園開幕。
車諾比核電廠,至今仍有超過2500名員工
與一般人想像中的不同,車諾比核電廠至今仍有員工在此工作,甚至就住在車諾比鎮上。
車諾比核電廠共有四個反應爐,當年,四號反應爐爆炸後隨即被水泥與鋼材構成的「石棺」封存、以防止輻射繼續外洩,其他反應爐則繼續運作。二〇〇〇年,第三號機組也停止運轉後,員工數就從四千名慢慢減少到目前的兩千五百名。現在的反應爐控制室已經不再具有實際效用,成了單純的辦公室,讓員工們處理著日常庶務跟後續除役的工作。
舊石棺的使用年限約三十年,一九九二年,烏克蘭政府向全球募資以建立新石棺,並於二〇一二年動工,由二十幾個國家共同出資建造,預計二〇一七年完工。新石棺的正式名稱叫做「新型安全圍阻體」(Chernobyl New Safe Confinement),是全球最大的移動型建築,使用超過兩萬九千噸的鋼材,大得能裝進自由女神像。
拜訪「回歸者」,核災後三十年的生命態度
「這裡沒有輻射。」車諾比首位回歸者羅莎莉亞說:「就算站在曾經被汙染的土地上,曬太陽所曝曬的輻射都比來自土壤的還更多。」
羅莎莉亞是車諾比的首位回歸者,被強制撤離後,她回到故鄉、獨居了三十年。羅莎莉亞沒有家人,烏克蘭政府保障她每天可以去核電廠員工餐廳吃一餐,但大多時候她都是自給自足,也利用閒暇時間寫作。難得有訪客,她開心地介紹起自己的菜園,還摘下一大把薄荷送給團員。(據旅行社發布的消息表示,羅莎莉亞已於2015年12月初離世。)
團隊訪問到的另一組回歸者是伊凡與瑪莉安夫婦。伊凡原本只是一般的農民,災後,許多像伊凡這樣的農民搖身一變,成了一名「清理者」──為了清理爆炸後四散的反應爐殘骸及輻射核種,前蘇聯政府透過派遣、威脅或利誘等手段,招募了數十萬人投入災後整治的工作,包括環境清潔與整理、以及出入管制等所有相關事務。完成任務後,伊凡又回到管制區內的故鄉,至今依然與妻子瑪莉安一起過著平靜的日子。
被「未知」及「恐懼」塑造出的鬼城形象
網路世界中,關於車諾比的各種謠言甚囂塵上,諸如禁區裡遭受核汙染的突變動物、巨大化的蘑菇、散落一地的防毒面具等。出發前,團員們的親友也質疑此行的安全性,甚至連負責行程的旅行社似乎都在助長這股「恐懼」的氛圍。然而,實際走上一遭、並與核電廠的員工及「回歸者」們接觸後,團員們發現這裡並不像傳言中的恐怖,反而是大自然在擺脫人類三十年後重新接管此地,使鎮上充滿了綠意。
值得反思的是,究竟是誰、為了什麼目的製造出這些傳聞?是出於對「未知」的好奇、或是喜歡「恐懼」帶來的刺激?也許在看完這本書後,能夠對找出答案有一點點的幫助。
更多請見《半衰期:車諾比核災30周年紀實》
臉書粉絲專頁【車諾比核災30周年 紀實】
《半衰期:車諾比核災30周年紀實》座談會資訊 4/27(三) 19:30金石堂書店城中店(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19號3樓) 4/28(四) 19:00東海書苑(台中市西區五權西二街104號) 4/29(五) 19:30公共冊所|The Libratory(台北市泰順街24號地下1樓) 4/30(六) 14:00永楽座(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83巷21弄6號) 5/11(三) 19:30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