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思涵
介紹之前,不能不先提《公東的教堂》這本書。
去年底,台灣享譽國際的攝影家范毅舜,延續前作《海岸山脈的瑞士人》對白冷會來台一甲子宣教、無悔付出而後落地生根的追尋,更聚焦於公東高工內一座少為人知、建築風格在當時卻與柯比意等大作呼應的教堂,以及神父錫質平(Hilber Jakob)篳路藍縷開創以培養技能學校的故事。
真摯熱切的書寫、多幅光影動人的照片,《公東的教堂》甫出版,立即受到嚴長壽等各界名人大力推薦,進而引發參觀公東高工的風潮,我們也來一窺究竟。
但,若不是有人導覽,這座水泥色的校園建築,實在難引人注意,遑論聯想到大家憧憬的大師柯比意或清水模;甚至,要抬頭才發現牆面有幾個奇怪的鏤空方格,直到看到屋頂有個巨大十字架,才覺得這建築好像不太一樣。
為辦教育 神父募款建校、奉獻自己
公東教堂本名聖堂大樓,一樓為實習工廠與教室,二、三樓為學生宿舍,四樓才是教堂。沿著僅環單面牆壁而築的樓梯,拾階而上,微風穿過水泥建築,幾何留白框住四周的樹木與教室,每一步、每一轉身都是不同的風景。
只是,樓梯一般位於室內,四面環牆,這樓梯怎麼蓋得如此特別呢?「大概是節省建材吧。」校長藍振芳意味深長的答道,而這也是聖堂大樓最迷人的原因。
公東高工創辦於1959年,剛走出戰後與政權交替,除了台北台泥大樓,幾乎沒有多層的現代建築,何況是台東,但來自瑞士白冷會的神父錫質平卻做到了。
若以為教會為了宣教,背後金援豐富,蓋個學校沒什麼,可大錯特錯。公東高工募得籌建的第一筆經費來自瑞士天主教勞工協會,也就是所謂的藍領階級。而且,當時白冷會在東部以興建教堂為主,錫質平卻因為東部的小孩需要一技之長,堅持從瑞士引進技職教育、最好的設備,國外技師為公東高工木工科奠定良好的基礎,孕育現今檯面上不少實業家。
事實上,不只聖堂大樓,公東其他教學大樓,也多是錫質平奔走募款籌建而來;學生下課時間最喜歡的籃球場,更是他在癌症末期把弟弟給他的養病錢,全數捐出所蓋建。而他自己生前只住在聖堂大樓三樓小小偏間,將自己完全融入學生的生活,直到過世前,還爬上四樓,親自帶學生望彌撒。
因此,儘管籌款不易,經費有限,聖堂大樓蓋的一點也不馬虎,甚至在種種結構限制中,創造種種讓人會心一笑的建築邀請。
聖堂大樓的建築師是錫質平特別從瑞士找來、初出茅廬的達興登(Justurs Dahinden)。
光線交錯的空間 替學生留下心靈殿堂
受當時柯比意為首的現代主義影響,達興登採用台灣少見而且困難度高的「板建築」,不但大幅節省材料成本,還增加空間利用,外觀呈現混凝土粗獷的質感,完全沒有裝飾,也可說是現在大家風靡的清水模。
儘管有限制,達興登還挖空心思在承重的剪力牆上留下大大小小不一的幾何長方形,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特殊含意,但趣味十足,光線變化特別好玩。
來到四樓,推開聖堂大門東側天光經過隱藏式的斜屋頂篩落下來;西側的光線,則穿過耶穌苦路圖的彩繪玻璃灑進,而通道盡頭的耶穌,並非一般所見釘在十字架上受苦垂臉的樣貌,而是耶穌雙手高舉賜與、有點原住民南島風格、非常前衛的黑色雕像。
為了在有限的空間內替學生留下冥思心靈的殿堂,整體非對稱又擠縮的空間感,在各種光線活潑交錯下,反而形成一種神聖又不沉重的氛圍。因為不另做屋頂,彩繪玻璃鑲嵌位置較低,一位網友還因此認為,參觀國外教堂,彩繪玻璃永遠是高不可攀,但公東隨手可及的彩繪玻璃,讓他感受到無私的關愛,沒有距離。
921大地震之後,聖堂大樓一度因年代久遠而變成危樓。藍振芳笑說,6、7年前他剛接校長時,正是招生人數最低、學校最困難的時候,他本想拆了算了,沒想到校友黃秋永捐了380萬修復。
范毅舜曾在書中寫道:「一座建築,再怎麼說仍只是一座建築,公東的教堂,為我們保持了一個時代的記憶與感情,就是那份記憶與情感,讓有限的人終不至在虛無的宇宙間無依無靠。」哲人已遠,但留下建築,好好聆聽它的故事,那時代的精神便會一直流傳下去。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5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www.gvm.com.tw】
【遠見v.s博客來粉絲聯合讚http://www.gvm.com.tw/event/2013_booksXgvm/】
【遠見雜誌5月號精采試閱】
- 2013年,日本可望一枝獨秀嗎?
- 安倍新政120天,改變了日本什麼?
- CSR真價值 企業學會照顧自家員工
- 做盒子他是鞋盒大王;蓋房子他改寫豪宅標準
- 建築裡的奉獻〉 台東‧公東教堂
- 不只是一個好節目,更是一種專業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