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中秋過後天氣漸漸轉涼,來一鍋熱呼呼的火鍋無疑是一大享受,美食當前,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更應小心健康地雷,另外,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玉思也建議若喜歡吃米食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可選購蛋白質含量0.3克/100克的低蛋白米。(低蛋白:0.3克/100克,一般白米:7.5克/100克)
少喝湯、控致份量、不沾醬
慢性腎臟病患者因腎臟功能的衰退,在飲食上有些相關的營養素,例如:蛋白質、脂肪及電解質如:鈉、磷、鉀等,要依患者的病情做調整,提供小撇步,蔡玉思營養師教導大家,吃火鍋如何吃得健康又無負擔:
1) 以白開水當火鍋湯底 /
傳統的大骨湯底會增加腎臟代謝的負擔,另有些火鍋湯底以中藥或多種蔬果熬煮,標榜養生低脂,對於末期腎病患者,會增加高血鉀,增加腎臟及心臟病情的風險,建議將湯底冰過後撈去浮油,後再使用,將可以去掉大部份的脂肪。
2) 避免食用加工火鍋料 /
火鍋中的配料例如各式火鍋餃、丸子等,在加工的過程中添加了不少的脂肪、澱粉、鹽份等,攝取過量會造成鈣磷比重失衡,促使血管鈣化,導致腎臟病惡化,增加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慢性病患者應避免,盡量選用天然食材為主。
3) 沾醬避免含鹽分高的食材 /
醬油、沙茶醬、蛋黃、豆瓣醬等含鹽份及磷值高,建議可食用天然配料,例如蒜泥、辣椒、薑末、白醋、檸檬汁當佐醬,增加佐醬的香氣及風味,同時也可減少青菜中的鉀離子。
4) 食材種類、份量要控制 /
慢性腎臟病友一餐的蛋白質建議量,建議不超過2份的建議量(1份如3片火鍋肉片),在選擇蛋白質類食物時,盡量以低脂、去皮、份量為主,避免增加腎臟負擔。
5) 盡量不喝湯汁 /
為了增加口感,湯頭裡往往會添加鹽、味精、鲣魚粉等來提味,相對地也增加了鹽份的攝取,建議患者還是少喝湯,避免增加腎臟代謝的負擔。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