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小男孩裡都住了一個小英雄,免不了會經驗打人和被打的生命過程。恩典在三歲時初進到新團體,有很長一段時間被其中一位比他年長兩歲的男生欺負,我因而開始尋求身邊父母的建議與想法。有的跟我說,如果不會太危險(如對方手上沒有危險物品),不妨先保持一段距離,讓孩子自己學習去面對衝突與學習反擊;有的父母則建議我去要求對方父母多管教孩子。
其實,孩子三歲後,很多父母都會面臨到孩子在團體生活裡的大小衝突,可能小到單純為了搶玩具,也可能大到被其他孩子以暴力攻擊──在這個階段,小男孩們正開始學習使用各種力量來展現他們對自我的建構。只不過,如何在這個階段的探索中,引導男孩們將力量導向正向、健康的發展,父母與幼稚園老師都必須要有相當程度的覺察與介入。
當孩子打人和有欺負行為時,除了教導孩子這是不對的,並透過引導孩子認錯,協助他釋放犯錯的不安之外,我們更要去瞭解孩子們行為背後要傳遞的是什麼情緒:打人的孩子,是否有很多情緒不知該如何疏通與宣洩?他的爸媽最近是否生活壓力很大?打人的孩子,如果父母狀況都好,那麼,是不是孩子本身的性格使他與其他孩子相處時,碰到了無法處理的挫折與憤怒?
我們要如何去看待孩子間的肢體衝突?孩子們肢體動作所釋出的,不只是我們表面看到的意義。他們年紀還小,無法像大人一樣正確表達出內心的情緒,也還不懂得壓抑情緒,因此,當孩子與孩子之間發生了衝突,我們有必要去理解:這可能是孩子正在表示:「為什麼我不能先玩那個玩具?」而另一個肢體動作可能表示著:「我不想比你弱,我是對的,你聽到我了嗎?」
孩子們的身體動作總是比頭腦快一步。他們的頭腦還相當單純,大都使用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在探索並接觸這個世界的人、事、物。因此,當孩子與孩子之間發生肢體衝突時,非常需要大人們更加細心與耐心地瞭解他們肢體動作背後所表示的意義。
至於恩典被幼稚園同學欺負的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反覆思索,我慢慢釐清了一些狀況,關於習慣欺負恩典的那個男孩,他母親正處於工作與學業都面臨高度壓力而焦慮的狀況,而父親則態度冷酷、不太說話。小男孩或許是接收了媽媽太多的壓力與焦慮,又沒有從父親那邊得到需要的關注與愛,所以才開始出現輕微的暴力傾向。大部分家長都知道,這個孩子不只欺負恩典,也欺負別的男孩。
關於被打這件事,我先生慢慢地教育恩典在被欺負的當下可以做的幾個回應,例如:如何運用身體力量保護自己不被傷害、迅速離開現場、向父母或是幼稚園老師反應等。
德國有許多家長會教育孩子,由於碰到衝突或肢體暴力時,難免會有父母與老師都不在身邊的情形,所以必須學習適度的反擊,立即離開現場。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是很重要的,但同時德國父母也會教育孩子,拳頭只有在非逼不得已的狀況下才揮出,離開衝突現場後必須向老師或父母回報之前的處境,而大人們在協助處理衝突事件的同時,也一定會告誡孩子們:真正的力量不是將拳頭揮向任何一個人,人與人彼此和平相待才是最大的力量。
一年多後,那個男孩欺負其他小孩的次數,終於在媽媽的壓力警報解除後變得愈來愈少,而恩典也因為長了一歲而變得更堅強。現在的他,要是被欺負了,會直接去向對方的媽媽告狀,要媽媽好好管教打人的小朋友囉!
其實,衝突是成長必須經歷的學習過程。我在恩典三歲到四歲這一年間,透過孩子們之間的衝突上了寶貴的一課:恩典除了被別人欺負,也曾多次欺負其他比他年紀小的小朋友。
我家的小傢伙天性樂觀活潑,在某種程度上卻容易情緒衝動。從三歲開始漸漸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後,一旦碰到某些情境不如己意,恩典常會上演哭鬧的戲碼,在遊戲廣場時,偶爾也會與其他孩子發生小衝突。其實,這對許多父母來說都很正常,我們幾個媽媽的處理方式就是:當發現孩子們有小衝突時,先口頭勸告;若碰到無理的動手動腳,就二話不說將孩子帶回家,很直接地讓孩子知道這是不好的行為──藉由不能繼續在遊戲廣場玩耍、睡前的十五分鐘卡通時間取消等等,讓孩子瞭解事情的嚴重性。
帶離孩子離開現場,還可以讓孩子的情緒緩和下來。孩子當然可能因此而哭鬧,這時候,父母要穩住情緒,向孩子解釋為什麼打人不對。教化孩子不是一、兩天的事,面對情緒容易衝動的孩子,我們要花更多心力一而再再而三跟他對談,詢問當他自己面臨別人的惡意對待時感覺如何、是否會喜歡等等。此外,我和先生也會利用週末及假日帶孩子到森林遊賞的輕鬆時光,與恩典聊聊人和人之間彼此尊重的重要性,也跟他分享我們最喜歡的與他人相處模式是什麼。
對於與他人相處的技巧和情緒控制的EQ,小小孩都還在探索中。我和幼稚園的老師們談過,他們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們發生衝突基本上是正常的,兩歲到六歲的孩子們,自我認知開始變強,會以不同的力量經驗什麼是自我,同時也經驗著什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聯與界限。在幼稚園裡,小孩間發生小衝突(雙方沒有任何危險物品攻擊對方)時,老師們不會馬上介入,而是會以某個距離來觀察孩子們:
「孩子們需要學習如何去面對並化解彼此的衝突,如果是隨時隨地大人們都直接插手處理,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學習處理人與人之間衝突的課題。」
不過,若碰到的是激烈衝突,老師們會直接馬上介入處理,與雙方小孩對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當釐清所有過程與細節,犯錯的那一方會在老師的引導下向對方道歉,之後老師也可以選擇以小處罰來讓孩子瞭解動手打人的嚴重性。
─。-。-。-。-。-。-。-。-。-。-。-。-
皮爾斯夫人心教私房話》給孩子多一點抱抱
不管男孩或女孩,碰到孩子在某個階段與其他孩子有較多衝突時,父母可以反問一下自己最近的身心狀態如何,很多時候,孩子外發的衝突行為其實來自承受了父母的生活焦慮與壓力。衝突並沒有不好,發生衝突反而讓我們有機會往內探索孩子的生命。當孩子進入團體生活,也會和大人一樣有焦慮,但他們無法清楚地去表達。這時候,可以好好檢視我們給孩子的生活節奏與次序:孩子穿梭在幼稚園與家庭生活之間是否被塞滿了活動?與父母單純的共處時間是否太少?
此外,如果給予孩子更多充滿愛與溫暖的身體接觸,擁抱、親吻與按摩等等,有助於紓解孩子的焦慮,能間接降低孩子的外顯衝突行為。
─。-。-。-。-。-。-。-。-。-。-。-。-
──摘自《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更多精采介絕請按此
我好愛我的孩子,
但我不是完美的媽媽!
慌張、挫敗、崩潰、自我質疑到醒覺,
從德國親子教養現場的體驗、觀察和省思,
衝撞出充滿血肉的育兒慢養智慧!
每個母親都盡己所能地愛著孩子,卻也因為種種育兒、教養的衝突、迷思,甚或害怕失去自己而糾結、焦慮著,暢銷書《夢想德國》作者皮爾斯夫人,有著吉普賽人的天性、女強人的獨立自主,還有許許多多夢想和興趣,然而,在走入家庭、生了孩子之後,一切有了變化……她必須學習當個母親,還要在德式教養觀點中學習、拉扯和激盪……
►妳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卻仍因為別人家小孩比較乖而感到沒面子?
►孩子時間到了不睡覺,妳就會因為沒辦法做自己的事而崩潰?
►明明很愛孩子,卻在心累、煩躁之下對孩子口不擇言,事後懊悔不已?
睽違三年,終於等到皮爾斯夫人的《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本書不只有對育兒教養的摸索、德國父母的經驗分享,她還親自到幼稚園實習,貼身探索德國適性和全人教育在幼兒教育的做法,同時,皮爾斯夫人也發出當媽後最真誠的告白,並透過與孩子的相處,找到面對和接受不完美自己的勇氣!
不是縱容,也不是教出完美的兒女,
是讓孩子做自己,也有適當的自我控制能力!
世界上有近一半的諾貝爾獎都被德國人包辦,但他們卻鼓勵不要過度開發幼兒的智力?德國獨樹一格的教育方法、觀念、政策,是他們瞬間再起、菁英輩出,並影響全世界的重要功臣之一!《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除了有德國婆婆媽媽的經驗傳承,也有幼稚園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分享,讓我們得以檢視臺灣和德國之間在幼教觀念和制度上的不同,並從中探討我們可以做出什麼樣的調整與融合,讓孩子依循自己的生命藍圖,有個健康、快樂、自由的童年,又能培養他們自我規範、獨立並承擔責任的能力和人格。
►孩子上小學前的唯一任務是「快樂成長」,沒必要從小就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
►德國人相信,在孩子七歲前養成晚上七點上床睡覺的習慣,對大腦發育及免疫力很重要。
►德式教養讓父母學習控制憂懼,放手「允許」孩子去體驗、挑戰這個世界。
►雖然重視孩子的興趣養成和多方位發展機會,但不要逼孩子學才藝或上補習班。
►強迫孩子當「乖小孩」,反而容易讓孩子忽視真實的自己。
►讓孩子學習分擔家務,是讓他們對自己負責──別忘了讓孩子在當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一段融合觀察與省思、掙扎與療癒,
讓父母和孩子看見彼此靈魂約定的教養練習!
德國教育讓許多孩子擁有與全球競爭的實力,然而當中也有得意志民族特有的框架和想法,再加上全球媽媽共有的內心糾結和罣礙,媽媽們的育兒教養路仍然走得不容易,且看皮爾斯夫人從這個過程中,如何找到當中的平衡點及對生命的省思……。
►孩子並不喜歡無頭蒼蠅般做牛做馬的父母──能意識到自我身心需求的父母,才有可能教養出快樂的小孩。
►每位父母都曾盡他們最大的可能愛孩子,但往往也帶著無知、恐懼的信念,挾制著孩子的身心。
►父母無法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很大部分源自父母不願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能接納生命中的失敗、挫折的父母,較不容易極盡所能、無所不用其極地要孩子成為萬能或完美小孩!
皮爾斯夫人反省體制、自我覺察、大膽嘗試與耐心練習,連過程中的慌張、挫敗、痛苦和自我質疑,都毫不掩飾的分享,這些酸甜苦辣能給予許多在教養中摸索的父母不一樣的能量和鼓舞。